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与调试
PPT学习交流
1
1
第15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5.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15.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15.2.1 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5.2.2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15.2.3 系统设计中的总线驱动 15.2.4 软件设计考虑的问题 15.2.5 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15.3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
(2)优先选用片内带有较大容量Flash存储器的产品。例如,
使用ATMEL公司的AT89S52/AT89S53/ AT89S54/
PPTபைடு நூலகம்习交流
11
11
AT89S55系列产品,PHILIPS公司的89C58(内有32KB的Flash 存储器)等,可省去扩展片外程序存储器的工作,减少芯片数 量,缩小系统的体积。
图15-2为AT89S52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P2口需要 单向驱动,常见的单向总线驱动器为74LS244。
PPT学习交流
18
18
图15-2 AT89S52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
PPT学习交流
19
图15-3为74LS244引脚图和逻辑图。8个三态驱动器分成两 组,分别由1G*和2G*控制。
(3)RAM容量的考虑。大多数单片机片内的RAM单元有限, 当需增强软件数据处理功能时,往往觉得不足,这时可选用片 内具有较大RAM容量的单片机,例如PIC18F452。
(4)对I/O端口留有余地。在用户样机研制出来进行现场试用 时,往往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不能单靠软 件措施来解决的。如有些新的信号需要采集,就必须增加输入 检测端;有些物理量需要控制,就必须增加输出端。如果在
连接传感器与A/D转换器之间的桥梁是信号调理电路,传感 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要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 隔离、量程调整等,变换成适合A/D转换的电压信号。信号放 大通常由单片式仪表放大器承担。仪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 比普通运算放大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何根据不同的传感器
PPT学习交流
16
16
正确地选择仪表放大器来进行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请读者参 阅有关资料和文献。 (3)输出部分
这部分是应用系统“控”的部分,包括数字量、开关量控制信 号的输出和模拟量控制信号(常用于伺服控制)的输出。 15.2.3 系统设计中的总线驱动
一个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有时往往是多芯片系统,如何 实现AT89S52单片机对多片芯片的驱动的问题。
PPT学习交流
6
6
图,这样程序的编写速度就会很快,同时程序流程图还会为 后面的调试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如程序调试中某个模块不正 常,就可以通过流程图来查找问题的原因。软件编写者一定 要克服不绘制流程图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的习惯。
设计者也可以先使用虚拟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来进行单片 机系统的仿真设计。使用Proteus完成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用 户样机在硬件上无任何联系,这是一种完全用软件手段来对 单片机硬件电路和软件来进行设计、开发与仿真调试的开发 工具。如果一个单片机的软硬件系统,先使用软件虚拟仿真 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并仿真调试通过,虽然还不能完全说
PPT学习交流
4
拟定设计方案是根据任务的需求分析,先确定大致方向和准备采 用的手段。注意,在进行设计方案确定的时候,简单的方法往往可 以解决大问题,切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硬件和软件设计阶段
根据拟定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硬件电路。硬件设计的 前提是必须能够完成系统的要求和保证可靠性。在硬件设计时,如 果能够将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结合起来考虑效果会更好。因为 当有些问题在硬件电路中无法完成时,可直接由软件来完成(如某 些软件滤波、校准功能等);当软件编写程序很麻烦的时候,通过 稍稍改动硬件电路(或尽可能不改动)可能会使软件变得十分简单。 另外在一些要求
双向驱动器74LS245的G*接地,保证芯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而输入/输出的方向控制由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的“读”控制
引脚(RD*)和程序存储器的取指控制引脚(PSEN*)通过与
门控制DIR引脚实现。这种连接方法无论是“读”数据存储器
中 数 据 ( RD* 有 效 ) 还 是 从 程 序 存 储 器 中 取 指 令 ( PSEN* 有
PPT学习交流
7
7
明实际系统就完全通过,但至少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系统虚拟仿 真通过后,再进行实际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可大大减少设计上所 走的弯路,软件编写调试可与硬件设计同步进行,可大大提高设计 效率,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开发设计方法。
(3)硬件与软件联合调试阶段
上述的软硬件系统虚拟设计仿真调试通过后,再使用硬件仿真开 发工具(在线仿真器)与用户样机来进行实际调试,具体的调试方 法和过程,将在本章的后面进行介绍。
析,周密而科学的方案论证才能使系统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一 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 (1)明确任务和需求分析以及拟定设计方案阶段
明确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十分重要,它是设计工作的基础, 设计方案正确性的保证。
需求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被测控参数的形式(电量、非电 量、模拟量、数字量等)、被测控参数的范围、性能指标、系 统功能、工作环境、显示、报警、打印要求等。
效),都能保证对P0口的输入驱动;除此以外的时间( RD*
及PSEN*均无效),保证对P0口的输出驱动。对于P2口,因
为只用作单向的地址输出,故74LS244的驱动门控制端1G* 、
2G*接地。
PPT学习交流
23
23
图15-5 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总线驱动扩展电路图
PPT学习交流
24
24
PPT学习交流
10
10
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各种单片机机型,用户可根据任务的需求, 选择合适的机型。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美国 Cygnal公司的C8051F020 8位单片机,片内集成有8通道A/D、 两路D/A、两路电压比较器,内置温度传感器、定时器、可 编程数字交叉开关和64个通用I/O口、电源监测、看门狗、 多种类型的串行总线(两个UART、SPI)等。使用1片 C8051F020 8位单片机,就构成了一个应用系统。再如,如 果系统需要较大的I/O驱动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考 虑选用PIC单片机或AVR单片机。
由于有pc机上强大的仿真开发软件支持可在pc机的其屏幕上观察用户程序的运行情况当按照图156将仿真开发系统与pc机联机后用户可利用pc机上的仿真开发软件在pc机上编辑修改源程序然后通过翻译软件汇编语言编程翻译软件为汇编程序c51语言编程翻译软件为相应的编译程序将其汇编成机器代码传送到在线仿真器中的仿真ram中这时用户可使用在线仿真器采用单步断点跟踪全速等手段3636ppt学习交流调试用户程序并进行修改和查找软硬件故障将系统状态实时地显示在屏幕上
PPT学习交流
20
20
图15-3 单向驱动器74LS244引脚图和逻辑图
PPT学习交流
21
21
图15-4 74LS245的引脚图和逻辑图
PPT学习交流
22
图15-5所示为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总线驱动扩展电路
图。P0口的双向驱动采用74LS245,如图15-5(a)所示;P2
口的单向驱动器采用74LS244,如图15-5(b)所示。P0口的
PPT学习交流
2
2
【内容概要】 本章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应用系统
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应用程序的总体 框架设计。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 开发工具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开发工具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开 发调试。
PPT学习交流
3
15.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要经过深入细致的需求分
PPT学习交流
12
12
硬件设计之初就多设计留有一些I/O端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 而解了。
(5)预留A/D和D/A通道。与上述的I/O端口同样的原因,留 出一些A/D和D/A通道将来可能会解决大问题。 2.以软代硬
原则上,只要软件能做到且能满足性能要求,就不用硬件。 硬件多了不但增加成本,而且系统故障率也会提高。以软件代 硬件的实质,就是以时间换空间,软件执行过程需要消耗时间, 因此这种替代带来的问题是实时性下降。在实时性满足要求的 场合,以软代硬是合算的。
P0口作为数据总线,是双向传输,驱动器应为双向驱动、三 态输出,并由两个控制端来控制数据传送方向。如图15-2所示, 数据输出允许控制端DBEO有效时,数据总线输入为高阻态,输 出为开通状态;数据输入允许控制端DBEI有效时,则状态与上 相反。常见的双向驱动器为74LS245,图15-4为其引脚和逻辑 图。16个三态门中每两个三态门组成一路双向驱动。驱动方向 由G* 、DIR两个控制端控制驱动器有效或高阻态,在控制端有 效(G*=0)时,DIR控制端控制驱动器的驱动方向,DIR=0时 驱动方向为从B至A,DIR=1时则相反。
性能测定及现场试用报告与说明、使用指南、软件资料(流程
图、子程序使用说明、地址分配、程序清单)、硬件资料(电
原理图、元件布置图及接线图、接插件引脚图、线路板图、注
意事项)。文件不仅是设计工作的结果,而且是以后使用、维
修以及进一步再设计的依据。因此,一定要精心编写,描述清
楚,使数据及资料齐全。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3
13
3.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包括机箱、面板、配线、接插件等。必须考虑到 安装、调试、维修的方便。另外,硬件抗干扰措施(将在本章 的后面介绍)也必须在硬件设计时一并考虑进去。
15.2.2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框图如图15-1所示。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基本部分、输入部分 和输出部分组成。
所有的软件和硬件电路全部调试通过,并不意味着单片机系统的设 计成功,还需要通过实际运行来调整系统的运行状
PPT学习交流
8
8
态,例如系统中的A/D转换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是否 要调零和调整基准电压等。
(4)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
当系统全部调试通过后,就进入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
资料与文件包括:任务描述、设计的指导思想及设计方案论证、
15.2.4 软件设计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时,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应统一 考虑,相互结合进行。当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定型后,软件的 任务也就明确了。
一般来说,软件的功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执行软件,它能 完成各种实质性的功能,如测量、计算、显示、打印、输出控 制等;另一类是监控软件,它是专门用来协调各执行模块和操 作者的关系,在系统软件中充当组织调度的角色。设计人员在 进行程序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单片机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由单片机及其扩展的外设及芯片,如键盘、显示
器、打印机、数据存储器、程PP序T学习存交流储器以及数字I/O等组成。14
14
图15-1 单片机典型应用系统框图
PPT学习交流
15
(2)输入部分
这是“测”的部分,被“测”的信号类型有:数字量、模拟 量和开关量。模拟量输入检测的主要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以及 A/D转换器。A/D转换器中都集成了包括多路切换、采样保持、 A/D转换等电路,A/D转换器或者直接集成在单片机片内。
PPT学习交流
5
5
系统实时性强、响应速度快的场合,则往往必须用硬件代替软 件来完成某些功能。所以在硬件电路设计时,最好能够与软件 的设计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地安排软、硬件的比例,使 系统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当硬件电路设计完成后,就可进行硬 件电路板的绘制和焊接工作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软件设计。正确的编程方法就是根据需求 分析,先绘制出软件的流程图,该环节十分重要。流程图的绘 制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的修改。流程图的绘 制可按照由简到繁的方式再逐步细化,先绘制系统大体上需要 执行的程序模块,然后将这些模块按照要求组合在一起,在大 方向没有问题后,再将每个模块进行细化,最后形成软件流程
9
9
15.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本节介绍如何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主要从硬件设 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考虑。
15.2.1 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在硬件设计时,应重点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采用高集成度功能强的芯片
(1)单片机的选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 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许多外围部件都已集成在芯片内,有 许多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样可以省去许多外围部件 的扩展工作,使设计工作大大简化。在第1章中,已经介绍
PPT学习交流
17
17
在AT89S52单片机扩展多片芯片时,要注意AT89S52单片 机4个并行双向口的P0~P3口的驱动能力。下面首先讨论这 个问题。
AT89S52的P0、P2口通常作为总线端口,当系统扩展的芯 片较多时,可能造成负载过重,致使驱动能力不够,系统不 能可靠地工作,所以通常要附加总线驱动器或其他驱动电路。 因此在多芯片应用系统设计中首先要估计总线的负载情况, 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总线的驱动能力进行扩展。
PPT学习交流
1
1
第15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5.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15.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15.2.1 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5.2.2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15.2.3 系统设计中的总线驱动 15.2.4 软件设计考虑的问题 15.2.5 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15.3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
(2)优先选用片内带有较大容量Flash存储器的产品。例如,
使用ATMEL公司的AT89S52/AT89S53/ AT89S54/
PPTபைடு நூலகம்习交流
11
11
AT89S55系列产品,PHILIPS公司的89C58(内有32KB的Flash 存储器)等,可省去扩展片外程序存储器的工作,减少芯片数 量,缩小系统的体积。
图15-2为AT89S52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P2口需要 单向驱动,常见的单向总线驱动器为74LS244。
PPT学习交流
18
18
图15-2 AT89S52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
PPT学习交流
19
图15-3为74LS244引脚图和逻辑图。8个三态驱动器分成两 组,分别由1G*和2G*控制。
(3)RAM容量的考虑。大多数单片机片内的RAM单元有限, 当需增强软件数据处理功能时,往往觉得不足,这时可选用片 内具有较大RAM容量的单片机,例如PIC18F452。
(4)对I/O端口留有余地。在用户样机研制出来进行现场试用 时,往往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不能单靠软 件措施来解决的。如有些新的信号需要采集,就必须增加输入 检测端;有些物理量需要控制,就必须增加输出端。如果在
连接传感器与A/D转换器之间的桥梁是信号调理电路,传感 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要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 隔离、量程调整等,变换成适合A/D转换的电压信号。信号放 大通常由单片式仪表放大器承担。仪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 比普通运算放大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何根据不同的传感器
PPT学习交流
16
16
正确地选择仪表放大器来进行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请读者参 阅有关资料和文献。 (3)输出部分
这部分是应用系统“控”的部分,包括数字量、开关量控制信 号的输出和模拟量控制信号(常用于伺服控制)的输出。 15.2.3 系统设计中的总线驱动
一个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有时往往是多芯片系统,如何 实现AT89S52单片机对多片芯片的驱动的问题。
PPT学习交流
6
6
图,这样程序的编写速度就会很快,同时程序流程图还会为 后面的调试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如程序调试中某个模块不正 常,就可以通过流程图来查找问题的原因。软件编写者一定 要克服不绘制流程图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的习惯。
设计者也可以先使用虚拟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来进行单片 机系统的仿真设计。使用Proteus完成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用 户样机在硬件上无任何联系,这是一种完全用软件手段来对 单片机硬件电路和软件来进行设计、开发与仿真调试的开发 工具。如果一个单片机的软硬件系统,先使用软件虚拟仿真 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并仿真调试通过,虽然还不能完全说
PPT学习交流
4
拟定设计方案是根据任务的需求分析,先确定大致方向和准备采 用的手段。注意,在进行设计方案确定的时候,简单的方法往往可 以解决大问题,切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硬件和软件设计阶段
根据拟定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硬件电路。硬件设计的 前提是必须能够完成系统的要求和保证可靠性。在硬件设计时,如 果能够将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结合起来考虑效果会更好。因为 当有些问题在硬件电路中无法完成时,可直接由软件来完成(如某 些软件滤波、校准功能等);当软件编写程序很麻烦的时候,通过 稍稍改动硬件电路(或尽可能不改动)可能会使软件变得十分简单。 另外在一些要求
双向驱动器74LS245的G*接地,保证芯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而输入/输出的方向控制由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的“读”控制
引脚(RD*)和程序存储器的取指控制引脚(PSEN*)通过与
门控制DIR引脚实现。这种连接方法无论是“读”数据存储器
中 数 据 ( RD* 有 效 ) 还 是 从 程 序 存 储 器 中 取 指 令 ( PSEN* 有
PPT学习交流
7
7
明实际系统就完全通过,但至少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系统虚拟仿 真通过后,再进行实际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可大大减少设计上所 走的弯路,软件编写调试可与硬件设计同步进行,可大大提高设计 效率,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开发设计方法。
(3)硬件与软件联合调试阶段
上述的软硬件系统虚拟设计仿真调试通过后,再使用硬件仿真开 发工具(在线仿真器)与用户样机来进行实际调试,具体的调试方 法和过程,将在本章的后面进行介绍。
析,周密而科学的方案论证才能使系统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一 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 (1)明确任务和需求分析以及拟定设计方案阶段
明确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十分重要,它是设计工作的基础, 设计方案正确性的保证。
需求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被测控参数的形式(电量、非电 量、模拟量、数字量等)、被测控参数的范围、性能指标、系 统功能、工作环境、显示、报警、打印要求等。
效),都能保证对P0口的输入驱动;除此以外的时间( RD*
及PSEN*均无效),保证对P0口的输出驱动。对于P2口,因
为只用作单向的地址输出,故74LS244的驱动门控制端1G* 、
2G*接地。
PPT学习交流
23
23
图15-5 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总线驱动扩展电路图
PPT学习交流
24
24
PPT学习交流
10
10
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各种单片机机型,用户可根据任务的需求, 选择合适的机型。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美国 Cygnal公司的C8051F020 8位单片机,片内集成有8通道A/D、 两路D/A、两路电压比较器,内置温度传感器、定时器、可 编程数字交叉开关和64个通用I/O口、电源监测、看门狗、 多种类型的串行总线(两个UART、SPI)等。使用1片 C8051F020 8位单片机,就构成了一个应用系统。再如,如 果系统需要较大的I/O驱动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考 虑选用PIC单片机或AVR单片机。
由于有pc机上强大的仿真开发软件支持可在pc机的其屏幕上观察用户程序的运行情况当按照图156将仿真开发系统与pc机联机后用户可利用pc机上的仿真开发软件在pc机上编辑修改源程序然后通过翻译软件汇编语言编程翻译软件为汇编程序c51语言编程翻译软件为相应的编译程序将其汇编成机器代码传送到在线仿真器中的仿真ram中这时用户可使用在线仿真器采用单步断点跟踪全速等手段3636ppt学习交流调试用户程序并进行修改和查找软硬件故障将系统状态实时地显示在屏幕上
PPT学习交流
20
20
图15-3 单向驱动器74LS244引脚图和逻辑图
PPT学习交流
21
21
图15-4 74LS245的引脚图和逻辑图
PPT学习交流
22
图15-5所示为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总线驱动扩展电路
图。P0口的双向驱动采用74LS245,如图15-5(a)所示;P2
口的单向驱动器采用74LS244,如图15-5(b)所示。P0口的
PPT学习交流
2
2
【内容概要】 本章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应用系统
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应用程序的总体 框架设计。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 开发工具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开发工具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开 发调试。
PPT学习交流
3
15.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要经过深入细致的需求分
PPT学习交流
12
12
硬件设计之初就多设计留有一些I/O端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 而解了。
(5)预留A/D和D/A通道。与上述的I/O端口同样的原因,留 出一些A/D和D/A通道将来可能会解决大问题。 2.以软代硬
原则上,只要软件能做到且能满足性能要求,就不用硬件。 硬件多了不但增加成本,而且系统故障率也会提高。以软件代 硬件的实质,就是以时间换空间,软件执行过程需要消耗时间, 因此这种替代带来的问题是实时性下降。在实时性满足要求的 场合,以软代硬是合算的。
P0口作为数据总线,是双向传输,驱动器应为双向驱动、三 态输出,并由两个控制端来控制数据传送方向。如图15-2所示, 数据输出允许控制端DBEO有效时,数据总线输入为高阻态,输 出为开通状态;数据输入允许控制端DBEI有效时,则状态与上 相反。常见的双向驱动器为74LS245,图15-4为其引脚和逻辑 图。16个三态门中每两个三态门组成一路双向驱动。驱动方向 由G* 、DIR两个控制端控制驱动器有效或高阻态,在控制端有 效(G*=0)时,DIR控制端控制驱动器的驱动方向,DIR=0时 驱动方向为从B至A,DIR=1时则相反。
性能测定及现场试用报告与说明、使用指南、软件资料(流程
图、子程序使用说明、地址分配、程序清单)、硬件资料(电
原理图、元件布置图及接线图、接插件引脚图、线路板图、注
意事项)。文件不仅是设计工作的结果,而且是以后使用、维
修以及进一步再设计的依据。因此,一定要精心编写,描述清
楚,使数据及资料齐全。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3
13
3.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包括机箱、面板、配线、接插件等。必须考虑到 安装、调试、维修的方便。另外,硬件抗干扰措施(将在本章 的后面介绍)也必须在硬件设计时一并考虑进去。
15.2.2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框图如图15-1所示。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基本部分、输入部分 和输出部分组成。
所有的软件和硬件电路全部调试通过,并不意味着单片机系统的设 计成功,还需要通过实际运行来调整系统的运行状
PPT学习交流
8
8
态,例如系统中的A/D转换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是否 要调零和调整基准电压等。
(4)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
当系统全部调试通过后,就进入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
资料与文件包括:任务描述、设计的指导思想及设计方案论证、
15.2.4 软件设计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时,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应统一 考虑,相互结合进行。当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定型后,软件的 任务也就明确了。
一般来说,软件的功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执行软件,它能 完成各种实质性的功能,如测量、计算、显示、打印、输出控 制等;另一类是监控软件,它是专门用来协调各执行模块和操 作者的关系,在系统软件中充当组织调度的角色。设计人员在 进行程序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单片机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由单片机及其扩展的外设及芯片,如键盘、显示
器、打印机、数据存储器、程PP序T学习存交流储器以及数字I/O等组成。14
14
图15-1 单片机典型应用系统框图
PPT学习交流
15
(2)输入部分
这是“测”的部分,被“测”的信号类型有:数字量、模拟 量和开关量。模拟量输入检测的主要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以及 A/D转换器。A/D转换器中都集成了包括多路切换、采样保持、 A/D转换等电路,A/D转换器或者直接集成在单片机片内。
PPT学习交流
5
5
系统实时性强、响应速度快的场合,则往往必须用硬件代替软 件来完成某些功能。所以在硬件电路设计时,最好能够与软件 的设计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地安排软、硬件的比例,使 系统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当硬件电路设计完成后,就可进行硬 件电路板的绘制和焊接工作了。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软件设计。正确的编程方法就是根据需求 分析,先绘制出软件的流程图,该环节十分重要。流程图的绘 制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的修改。流程图的绘 制可按照由简到繁的方式再逐步细化,先绘制系统大体上需要 执行的程序模块,然后将这些模块按照要求组合在一起,在大 方向没有问题后,再将每个模块进行细化,最后形成软件流程
9
9
15.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本节介绍如何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主要从硬件设 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考虑。
15.2.1 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在硬件设计时,应重点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采用高集成度功能强的芯片
(1)单片机的选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 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许多外围部件都已集成在芯片内,有 许多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样可以省去许多外围部件 的扩展工作,使设计工作大大简化。在第1章中,已经介绍
PPT学习交流
17
17
在AT89S52单片机扩展多片芯片时,要注意AT89S52单片 机4个并行双向口的P0~P3口的驱动能力。下面首先讨论这 个问题。
AT89S52的P0、P2口通常作为总线端口,当系统扩展的芯 片较多时,可能造成负载过重,致使驱动能力不够,系统不 能可靠地工作,所以通常要附加总线驱动器或其他驱动电路。 因此在多芯片应用系统设计中首先要估计总线的负载情况, 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总线的驱动能力进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