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读后感600字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世奇人》读后感600字7篇《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俗世奇人》读后感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书名叫作《俗世奇人》。
这本书是由一篇篇的小故事组成的,读起来妙趣横生、不舍放手!现在,我就把我读了之后的感受写下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冯骥才先生,他是通过边回忆,边记录的方式写下这本有关各种天津奇人故事的一本书。
他把这本书里所有人物的性格、动作写得惟妙惟肖,比如在“酒婆”这一章节,他把酒婆的外貌特征写得十分生动: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
还有她喝酒后那种洒脱的动作”上摇下摆、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看看,冯骥才先生的语句是多么的具有表现力、将人物的神态是描写得多么的生动啊!这个人物立刻就像活了一样站在我面前。
我最喜欢的故事还是得数“狗不理”那一章了,他把狗不理包子写得好像真的就摆在你眼前一样,咬一口,喷香流油,写得我口水直流了三千尺,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要买一个来尝尝了。
“狗不理”包子除了包子有名,还有“狗不理”这个店名也很有名。
据说,当时“狗不理”包子店并没有店名,但是包子做得好,生意也好,狗子—就是这个包子店的老板,他每天都太忙了,在做生意的时候忙得没有时间理人,
久而久之别人就有了“狗子卖包子不理人”的说法,于是就得了这个店名—“狗不理”。
又因为这个名字是骂名,很稀奇,便有了更多的生意上门。
直到现在,“狗不理”包子的名气一直没有下降,好吃的包子流传至今。
这本书里的奇人个个都有有趣的故事,还有冯骥才老先生亲手绘出的画,通俗易懂。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天津市井民间的小故事,还学习了作者描写人物时的细致生动,值得一读!
《俗世奇人》读后感2 《俗世奇人》讲述了在天津当地的各类奇异人物,比如: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张大力无边的力气,还有大回拥有精湛的钓鱼技术……他们都各自怀揣着自己独特的能力,在这一所大都市中生存。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这一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绰号为“张大力”的人。
他的原名叫张金壁,身强力壮,力大无边,于是百姓们都称他为“大力”。
在他的身上流传着一个故事:一家石材店的门口放着一把青石大锁,锁上刻着“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但因为这家店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自然没有人能够举起。
有一次,张大力路过看到了这把锁,竟单手就把铁锁轻松举起,可当张大力举起之后,他竟看到锁底下还有一行字“唯张大力举起不算”,旁人见到了这行字都大笑——原来是店家在称赞张大力呢!于是,张大力便没有去索要那百两白银,扔了锁笑着扬长而去。
你瞧!他的力气多不寻常呀!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只有不同于常人的手艺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奇人吗?其实不然,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无论有没有寻常的技能,只要你有颗敢去挑战,敢去创新的心,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奇人!
就像在伦敦跑完最后一场比赛的刘翔,他明知道自己的脚受了伤,已经不能去争取夺奖牌。
可是,他却不言放弃,依旧像个冠军一般踏上了起点。
当他踏上那起点的一霎那,他就已经夺得了中国人们心中唯一的冠军了。
虽然他没有跑完全程,但那超越常人的毅力同样使他成为了一位奇人。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
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就会成为如同书中一样的奇人,即使没有他们的技术,但我们在俗世中的心永远不会变的平淡!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同样是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读后感3 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在冯骥才的笔下,俗世奇人们个个显得独一无二,都有拿手的绝活,使原本平淡的生活更多了份乐趣。
他们那娴熟的技法不禁令我目瞪口呆。
《俗世奇人》记录了许多空前绝后的奇人们。
他们都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如:刷子李、苏七块、泥人张……他们做的事令人匪夷所思。
有刷墙不掉浆的刷子李、虽然立了规矩但还是拿出七银元的苏七块、专拍马屁的贺道台。
冯骥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惟妙惟肖,生动有趣的人物,令我爱不释手。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苏七块。
看他那“手指一触,里头
怎么回事,顿时心明眼亮,忽然。
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擦咔擦’,不等病人觉痛,断骨头就接上了”。
这是需要多么熟练的手法啊!而这只是他的本领高,我更欣赏的是他的品格。
虽然苏七块立下了规矩,可他还是待人宽容,给了华大夫七银元。
我打心里敬佩苏七块。
这些人生来就有这些绝技吗?不,这是他们勤学苦练的结果。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他们生下来也和一般人差不多,可他们却付出了比平常人更多的汗水,所以收获的也多。
我坚信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有所作为。
没有之前的风吹雨淋,怎会有现在的彩虹?我参加绘画比赛。
比赛前一周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每天一有空我就冲进房间,奋笔作画,将近三个小时,我有点头昏眼花,我手里还握着笔。
难道要放弃吗?不,我会坚持到最后,俗话说的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表演前的努力,你怎么在舞台上表现出最好的一面?于是,我又拿起笔,在那儿画着……
俗世奇人们用他们活灵活现的绝技把生活演绎得有滋有味。
他们凭着一手好本领就让人们叹为观止,以至于现在人们还在歌颂他们的美德。
不论怎样,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技之长,在生活的跑道上奋力地向前跑,不要气馁,不要懈怠,成功离我们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