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冬春季节生猪常发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控冬春季节生猪常发病
冬春季节,对于养猪场户来说,病毒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是生猪的常发病,要有效地控制生猪的常发病发生,各养殖场户必须从消除病原、改善环境、提高生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控制冬春季节生猪常发病的发生。

1、猪舍内的环境调控冬春季节养殖生猪,其区别于其他季节的管理要求主要是猪舍内保温和通风的矛盾问题。

因此,各养猪场户应高度重视生猪养殖的硬件建设和设施投入,在保障猪舍内温度的条件下,在气温下降的天气,可采用暖气炉或热火炉供温,同时还要有局部的保温设施,如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等,以防止仔猪扎堆,诱发仔猪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同时还应在保证猪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应建立有适合于冬春季节使用的排风系统,以利于及时排除猪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尿,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减少温差造成生猪的应激反应,同时应按时消毒灭源,降低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粉尘的密度,以减少猪群的感染机会。

2、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做好生猪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防止疾病传入,加强消毒灭源,减少
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争取养猪做到全进全出制度;为猪群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尤其是乳猪在断奶前后给予高营养水平、适口性好的饲料,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生猪的发病率。

同时应减少去势、断奶、转群、换料、疫苗注射等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

3、坚持自繁自养养猪场户在冬春季节要防范生猪常发病的发生,最基本的一条是要坚持自繁自养,严防病原的传入。

如养猪场户确实需要从外地或外场引种时,应事先做好引种地的生猪疫情调查,同时做好生猪引种前后的检疫和隔离饲养措施,防止购进病猪和隐性感染病猪带入病原,生猪引种到场后,应隔离饲养半月以上,并按程序对购进的生猪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性投药,让其产生适应于本养殖场微生物群的抗体,确定无疫病后方可与原有生猪混群饲养。

4、做好免疫预防接种养猪场户应结合自身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免疫程序,做好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

在冬季到来之前,对种猪群,应做好口蹄疫、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的预防接种,并及时给予驱虫;对母猪群,产前应按计划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伪狂犬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水平。

对仔猪群,建议在15日龄用蓝耳病弱毒苗免疫接种。

5、实施药物预防的保健体系养猪场户通过建立完善、
合理、科学的预防用药的保健方案,实施预防性用药,在冬春季节可有效地控制猪群常发病的发生。

因此,特建议药物预防的保健方案如下:
哺乳仔猪在3日龄、7日龄、21日龄各注射一次龙米先或氟乐欣0.5毫升、0.5毫升、1毫升,对预防仔猪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仔猪在断奶前后和转群前后1周左右,在饲料中添加超氟粉、米奇(替米考星)或阿莫西林+支原净+强力霉素,可帮助仔猪增强抵抗各种细菌性肠道病,如仔猪黄白痢、胃肠炎等;预防喘气病、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萎缩性鼻炎等;预防断奶仔猪拉痢,保证仔猪良好的增重率;预防仔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高热性疾病;预防因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引起的二次感染;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生长猪在5~18周龄,可根据情况选择莫维欣、妙立素、维安、中威氟特等交替配合使用。

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在饲料中添加保健预防药物,一方面可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另一方面可减少病原菌的母仔传播。

母猪分娩前后,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妙立素125克+莫维欣800克+银翘散1千克,或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妙立素125克+威普健800克+银翘散1千克,连续饲喂7天。

保育猪转群前后1周左右,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妙立素125克+维安800克+银翘散1千克,连续饲喂
7天。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441104夏道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