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语文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语文试卷分析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装载(zǎi)收束(shù)踅摸(xué)缔约(dì)B.敕造(chì)粗糙(cāo)辞呈(chéng)渣滓(zǐ)
C.逡巡(qūn)愤懑(mèn)混沌(dùn)莞尔(wǎn)D.逮捕(dài)咀嚼(jué)睥睨(pì)积攒(zǎn)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传媒琐碎生杀予夺绝口不提
B.芯片喝彩秘而不宣变本加厉
C.灼热日晷别出心裁欢度春节
D.苛求梦魇生死攸关难于启齿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形成覆盖中心城区,方便市民出行的主要旅游路网,本市将______胜利路、中山路、广东路等9条道路综合整治工程。

②《动物世界》这本书,不但印刷精美,而且把动物______得富于灵性,栩栩如生。

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必质重视出口工作,在______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A.启动临摹培育
B.开启描摹培育
C.开启描摹培植
D.开启临摹培植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质量不过关,耗费巨资刚刚建成的大楼发生坍塌,造成严重损失,真是祸起萧墙。

B.北京奥运村是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设计的,因此在硬件上和以往的奥运村平分秋色。

C.灾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产一定鼎力相助。

D.一些老师但心,如果学生只满足于在网上搜集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下午,市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大学高新区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训、成果转化展开全方位合作。

B.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要求,对天津当前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C.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举世瞩目的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D.在地震中,蒋敏一共有10位亲人遇难,但她仍然强忍巨大悲痛,坚守工作
岗位,多次昏倒在抢险救援现场。

【答案】A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②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冰山露出了一角。

③其实,多媒体技术并不神秘,兴许您已经见过她的芳踪了。

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A.反问排比比喻夸张
B.反问比喻拟人对偶
C.设问比喻拟人对偶
D.设问排比比喻对偶
【答案】B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B.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

C.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D.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答案】A
8.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吴老,今奉上大作一篇,请您斧正。

B.我校全体师生热烈欢迎教委各位莅临指导工作。

C.几位送来1000元慰问金,可说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D.李老师,我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明天上午10点我在家等您,请准时来。

【答案】B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地记下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________ A.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因为他舍不得丢失,这是他自己的。

B.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境遇也许很平凡,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

C.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这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

D.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境遇也许很平凡,然而他舍不得丢失,这是他自己的。

【答案】C
10.下列篇名、体裁、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士塔》——散文——余秋雨——王道士
B.《雷雨》——戏剧——曹禹——周朴园
C.《林黛玉进贾府》——小说——曹雪芹——王熙凤
D.《信陵君窃符救赵》——小说——司马迁——侯嬴
【答案】C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恬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远谋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
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答案】D
12.下列句子加下划线字的用法,与“序八州而朝同列”中的“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C.故远人不报,则修文德以来之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答案】A
1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自然和以前相同
B.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不如九国的谋士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一个匹夫起来选择就毁掉了天子七庙
D.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什么原因?是因为不施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答案】D
14.本段是按照下面哪个顺序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对比的?
A.兵器地位指挥水平部队素质
B.兵器地位部队素质指挥水平
C.地位兵器部队素质指挥水平
D.地位兵器指挥水平部队素质
【答案】C
1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夺取天下。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通过对比充分说明秦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施行仁政。

【答案】B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

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训练。

简而言之,幸福就是没的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

没有人预报幸福。

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

你需要静静地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

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

幸福的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16.《提醒幸福》的作者是
A.杨绛
B.史铁生
C.毕淑敏
D.梁衡
【答案】C
17.下列各项中,与“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B.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C.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D.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答案】B
18.作者认为幸福是需要提醒的,下面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

B.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C.人们在拥有幸福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D.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意。

【答案】D
19.对文中幸福的征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B.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是长久的,但它常常乔装打扮而来。

C.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亲切温暖地包裹着人们。

D.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答案】B
20.对以上文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常常蕴含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B.幸福出现的频率并不少,但人们往往忽略它,不珍惜它。

C.文段核心在于提醒人们感受幸福,享受幸福,珍惜幸福。

D.指出幸福的形式与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幸福的内容往往寓于美好的形式。

【答案】D
四、本大题共计6小题,第22、23题各2分,第21、24、25题各4分,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6题。

莫高窟(节选)
余秋雨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像的将来,还只能是这样。

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

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

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

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旅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

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

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里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

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

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
代修建、代代拓伸。

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

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

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这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不会是纯粹的遗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

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因此,我不能不在这暮色压顶的时刻,在山脚前来回徘徊,一点点地找回自己的感觉。

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

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

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

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

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

那个年代故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

这里流荡着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

这时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

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

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
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

敦煌的工匠们也随之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

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一种壮丽。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

这里边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这里的每一个场面,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

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

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

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

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

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

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

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的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看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

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

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地僵持,遮得有点阴沉;
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

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
21.作者为什么说“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有历史的层累性”?(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不是修建、兴盛于一时,便永久地保存下来,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代代修建,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的。

(意思相近即可)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喜爱莫高窟是因为莫高窟“远藏”于深山之中,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

B.“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由于不懂中文,无法欣赏莫高窟艺术。

C.“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是因为它不是修建一时,兴盛于一时。

D.作者感到“颇觉劳累”,是因为连日跋涉,对六十华里的路程感到疲惫。

【答案】C
23.作者分析莫高窟各个历史阶段的雕塑和绘画特点时,选择的着眼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色流
24.请根据文章的描述,指出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概括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特点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色彩;②线条;③形象;④场面
25.如何理解“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一句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唐代洞窟艺术充分表现了人的活力,具有震撼性,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

(意思相近即可)
26.综观全文,对“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看莫高窟,仿佛看到了中国历史的战乱频仍、苦难多艰。

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

D.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

E.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

【答案】AD
五、本大题共4小题,第27、29题各3分,第28、30题各2分,共10分。

27.按课文原句填空(只选三句)(3分)
(1)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___,与子偕行!(《诗经·无衣》)
(2)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3)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4)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_______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案】⑴修我甲兵;⑵虚室有余闲;⑶又欲肆其西封;⑷终不以盗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8—30题。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贫,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8.解释中文加点的字(2分)
(1)走:________(2)羞:________
【答案】⑴逃跑;⑵以……为羞,认为……羞
29.把中文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起初,我困顿不得意时,曾经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利润的时候给自己多分,(可是)鲍叔不认为我贪婪,(因为他)知道我生活贫困。

30.请用自己的话加答,为什么管仲多次被国君贬斥而鲍叔并不认为他“不肖”。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鲍叔知道管仲被贬斥不是因为不肖,而是因为生不逢时。

(意思相近即可)。

六、作文(60分)
31.(60分)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把自己约束在礼乐中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多交有德行有才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

骄纵放肆为快乐,以纵情游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根据上述材料,任选角度,结合生活实际,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