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页,共26页。
(2)昼夜更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地 球自转这一运动产生的,因光源是太阳,所以 昼夜更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也会产生昼夜更替, 只不过昼夜更替的时间较长,为一年。 (3)昼夜长短的变化是除赤道以外,其他(qítā) 纬度地区随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形 成原因是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
春分 (chūnfēn)
第七页,共26页。
昼越长
第八页,共26页。
春分(chūnfēn)
昼越短
第九页,共26页。
图表解读 教材P17图1-3-9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 (1)何时全球昼夜平分(píngfēn)? (2)北半球何时昼最长,夜最短?何时昼最短,夜最 长? 答案:(1)9月23日或3月21日左右。 (2)6月22日。12月22日。
第十六页,共26页。
(3)通常同一纬线上各点昼长相同;南北半球 纬度数相同的纬线昼夜长短相反,如40°N的 昼长是15小时,则40°S的夜长为15小时。 (4)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小时和0小 时。赤道地区(dìqū)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
第十七页,共26页。
特别提醒昼夜、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者间的区别 昼夜、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地球 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suīrán)都涉及到 昼夜状况,但在成因上是不同的: (1)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 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 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且全 年太阳高度都很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 少,所以把其划为寒带。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 (dìqū),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所获得热量介于二者之间,所以把其确定为 温带。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课时 昼夜长短(chángduǎn)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1.理解昼夜长短(chángduǎn) 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1.昼夜长短(chángduǎn)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短(chángduǎn)
第五页,共26页。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昼夜(zhòuyè)长短的变化 1.昼夜(zhòuyè)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短 (1)昼弧和夜弧的界线:__晨__昏____线。
(chénh ūn)
第六页,共26页。
(2)
2.变化规律 (1)赤道(chìdào)上:终年昼夜平分。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北半球夏半年(_______日至秋分日)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解析】 这是一幅比较简单易辨的光照图,根 据(gēnjù)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是北半球的 夏至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纬度 越高,白昼越长,迎来白昼的是晨线。 【答案】 (1)夏至 6月22日 23°26′N (2)南极 圈及其以南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B D (4)AB (5)6时 12时
第二页,共26页。
第三页,共26页。
【思考】 你能解答(jiědá)甲同学的问题吗? 【提示】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南移,北半 球各地区昼渐短,夜渐长,早晨太阳升起来的 时间逐渐逐延后。
第四页,共26页。
目标定位 1.理解昼夜长短(chángduǎn)的季节变化和纬 度变化。 2.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3.了解五带的划分。
第十二页,共26页。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zhòuyè)长短的纬度
2.北半球昼夜长短(chángduǎn)的季节变化
第十五页,共26页。
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fāngfǎ) (1)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 计算。方法(fāngfǎ)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 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 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2)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方法(fāngfǎ)是:昼长=2×(12-日出时间)或 昼长=2×(日落时间-12)或昼长=(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No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答案:(1)9月23日或3月21日左右。方法是在日照
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南北半 球纬度数相同的纬线昼夜长短(chángduǎn)相反,如40°N的昼长是15小时,则40°S的夜长 为15小时。少,所以把其划为寒带
第十页,共26页。
昼夜(zhòuyè) 长短
第十一页,共26页。
2.纬度差异
(1)全年(quán nián)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
:低纬度地区(dìqū) _______________。
(2)全年(quán nián)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
是: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dìqū)
(3)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昼夜(zhòuyè)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 更替
第一页,共26页。
新课学前导航(dǎoháng)
情景导入 2011年11月7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早上赶到学校打扫卫生的淄博某甲同学向乙同 学说:“前些日子来校时太阳都升起来(qǐ lái) 了,今天来时发现太阳还没升起来(qǐ lái),为 什么?”
第二十二页,共26页。
活动点拨•教材透析
一、教材P18活动 1.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图中的四个地 点(dìdiǎn)也不例外。 2.C位于南半球。C地在北半球冬至日时昼长 夜短,夏至日时昼短夜长。 3.C、B(赤道)D、A(夏至时极昼,冬至时极 夜)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二、教材P19活动 1.在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中,要注意(zhù yì) 观察:正午太阳高 度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晨昏线的移动造成昼 夜长短的变化,这两者决定了四季的更替。 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的机会,且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不大,地面上 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所以是热带。
Image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十九页,共26页。
例 读图,完成下列(xiàliè)问题。
第二十页,共26页。
(1)该图表示的节气为________,日期是 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 (2)此日,出现极夜现象(xiànxiàng)的范围是 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 范围是___。 (3)图中B、D、E三点,昼长最长的是 ________,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 (4)图中表示昏线的是________。 (5)图中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E点的地方时 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