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美国兴起新城市主义运动,发展了“密路网,小街区”为特征的规划模式(下图)。波特兰是新城市主义实施效果的绝佳案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波特兰市内有明显的核心区发展边界,核心区路网密、街道宽度较小、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波特兰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的主要目的是
1.根据题意可知,钠元素易淋溶迁移,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古土壤层形成时比较湿润,把古土壤层中的钠元素淋溶迁移,故B选项正确;盐渍化显著,土层中的钠元素含量比较高,故A选项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土的作用,植被发育差,水在地表就会快速汇集流走,钠元素没有充足时间淋溶,土层中钠元素含量高,故C选项错误;风力作用较强,一般水分蒸发快,钠元素留在土层中,含量高,故D选项错误。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咖啡馆对原料产地的选择,主要考虑
A.提高品质,保证新鲜B.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
C.节省种植、养殖投入D.带动区域的农业发展
2.追求品味,以时尚、中高收入人群为对象的连锁咖啡店,在城市中选址时主要
A.入驻高端别墅区B.靠近高速公路出口
C.选择人口密集区D.考虑周边产业类型
【答案】1.A
2.辖区内水域面积较大的地区,因比热容较大,白天升温一般较慢,①错误。甲区、乙区昼夜地表温度都较高,说明植被覆盖度较低,有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建筑白天吸热,存储热量在夜间释放,使得夜间高温中心集中在城市中心,③正确。甲区、乙区有高密度建筑,强化了风阻效应,故空气流动缓慢,地表散热较慢,②错误。甲、乙可能以住宅区和商业区为主,人口多,密度大,人为热源释放的热量高,因而导致白天和夜晚的地表温度都较高,④正确。故B正确。故选B。
【点睛】
与大街区相比,小街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并增大城市资源经济效益。小街区模式带来的城市路网结构的优化,将大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7.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3.锡瓦什湾成为“天险”,说明该海湾有许多不利于苏联红军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于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海湾内地形平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下列关于湿地功能和用途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丙峡谷的形成原因是( )
A.地壳抬升,河流侵蚀加剧B.地壳拉伸,形成断层
C.地壳挤压,形成向斜谷地D.地壳下沉,形成谷地
【答案】1.D
2.C
3.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由图可知,甲区域两侧受地球内力挤压作用,地壳抬升隆起,地势升高,则丙峡谷河流袭夺使通天河与其支流①河段连通;乙区域两侧受地球内力作用张裂,甲乙位于断层两侧,甲处地壳抬升,乙处则地壳断裂下陷。故D选项正确。
3.C
【解析】
【分析】
1.波特兰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是针对“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波特兰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核心区路网密、街道宽度较小、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说明核心区内集约利用土地,可以缓解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A正确。治理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堵、疏解城市人口不是主要目的,BCD错误。故选A。
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答案】1.B
2.D
3.A
【解析】
【分析】
第1题,“沙嘴”是由泥沙淤积形成,主要从泥沙来源、搬运作用、堆积作用(流速变慢)三个角度分析,注意流速越慢时沉积越多。第2题,“臭”的原因主要和淤泥、微生物有关。夏季“尤",即味更浓,原因和水少、风弱,自净能力弱有关。第3题,“天险”也就是通过较难,联系材料所给时间及图像信息,主要从水面宽、水温低、淤泥多、水浅(不利于船只通行)、水"臭”等角度分析。
2.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格局,密路网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居民出行,小街区、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城市核心区布局宽松,方便居民出行,D正确。人口密度没变,城市职能没变,主要作用不是融洽邻里关系,ABC错误。故选D。
3.题目问的是“交通规划”措施,广泛设置立交桥、多建大型停车场、增加汽车行车道占地面积大,会导致城市核心区公共空间减少,ABD错误。完善公交及设施可以减少私家车数量,利于缓解交通拥挤及较少停车场面积、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等,符合波特兰市持续发展理念,C正确。故选C。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湿地功能和用途的了解程度。
【详解】
湿地如果开发为耕地,“地球之肾”就会衰竭,则湿地的功能和用途就得不到充分体现,A错。湿地洪水期可以蓄积洪水,枯水期可以补给径流,对当地的径流调节作用明显,B正确。河流和淡水湖泊湿地是人们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来源地,C错。大量开发湿地用作扩建城区,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的功能和用途就得不到充分体现,D错。
丁区
18.15-31.25
6.15-18.43
1.若仅从植被考虑,从白天地表温度范围可以推测出地表植被覆盖度最大的辖区可能是( )
A.甲区B.乙区
C.丙区D.丁区
2.与丁区相比,甲、乙二辖区昼夜地表温度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①辖区内水域面积较大②空气流动较快
③有高密度建筑④人为热释放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
“阅兵考核系统”确保了国庆70周年阅兵车辆方队的行进偏差不超过1厘米,说明其主要作用是确定位置,需用到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全发的,部队从安全角度考虑,应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分析,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监测。故选D。
2.据图文可知,剖面内有多个土层更替,表明古气候不稳定,故C、D选项错误;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并且黄土层较厚,说明气候干旱期较长,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3.下图虚线方框内是由军校和国内某卫星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阅兵考核系统”,正是它确保了国庆70周年阅兵车辆方队的行进偏差不超过1厘米。该系统借助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是
5.吉林省长春市下辖7区3县,辖区内的地表温度存在差异,下表为长春市部分辖区某时刻白天与夜间地表温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长春市辖区
白天地表温度范围(℃)
夜间地表温度范围(℃)
甲区
26.61-31.73
13.47-18.13
乙区
24.33-31.29
13.57-18.17
丙区
19.0131.41
10.33-18.23
2.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处地层连续完整的自然黄土剖面。黄土位于流水沉积层之上。某研究团队采集样本,检测化学元素组成与含量,发现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层形成时
A.盐渍化显著B.地表湿度大C.植被发育差D.风力作用强
2020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咖啡最适合栽植区位于南北纬25°之间,全球咖啡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是欧洲。在欧洲各国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咖啡馆,它们使用的原料中咖啡豆主要来自世界顶级咖啡豆产地之一的拉丁美洲种植园,鲜奶、果汁等来自城市郊区。
2.入驻高端别墅区,消费群体太小,不能保证咖啡店的利润,A错。靠近高速公路出口,在此停留的人群很少,消费群体太小,不能保证咖啡店的利润,B错。人口密集区虽然人流量大,但是消费水平低,不能满足追求品味,以时尚、中高收入人群为对象的连锁咖啡店消费群体,C错。较高档次的咖啡店,在城市中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产业类型,最好布局在收入较高的产业类型旁,这些人群消费水平较高,喜欢追求品味和时尚,D对。故选D。
2.由图可知,该支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区域挤压隆起抬升,①河段距离甲区域较远,受其影响小,②河段的流向不会发生改变;乙区域地壳断裂下陷,地势降低,③河段流向可能改变,④区域靠近河口,流向不受其影响。故C选项正确。
3.由题意可知,甲区域由于受地壳挤压碰撞抬升,落差加大,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蚀作用加剧,逐步形成连通①河段和通天河的峡谷。故A选项正确。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1.题干限定“仅从植被考虑”,从白天地表温度范围看,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对气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若有大量植被覆盖,会使该地白天最高气温较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低,据表中白天地表温度范围数据可知,与甲、乙、丙三辖区相比,丁区白天地表温度整体气温较低,很有可能是其植被覆盖度最高,故D正确。故选D。
4.下图示意我国通天河及其支流某河段断层活动发生前后的河流流向变化。因丙峡谷河流袭夺使通天河与其支流①河段连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两研究区域地壳运动( )
A.甲、乙均为挤压抬升B.甲、乙均为拉伸陷落
C.甲为拉伸陷落,乙为挤压抬升D.甲为挤压抬升,乙为拉伸陷落
2.图中河段流向可能发生逆转的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 Nhomakorabea的是( )
A.集约利用土地B.治理环境污染
C.缓解交通拥堵D.疏解城市人口
2.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人口密度B.完善城市职能
C.融洽邻里关系D.方便居民出行
3.符合波特兰市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措施是
A.广泛设置立交桥B.多建大型停车场
C.完善公交及设施D.增加汽车行车道
【答案】1.A
2.D
1.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由材料可知,亚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风力强劲,泥沙被搬运到沙嘴以外区域,夏季因风力弱、海流趋缓,泥沙沉积较多,“沙嘴”面积增加快,故B项正确。
2.根据材料,“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由亚速海的经纬度和地理位置可知,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该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于海湾以内的亚速海,对海湾“尤臭”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D
【解析】
【分析】
1.由材料提示,咖啡馆使用的原料中咖啡豆主要来自世界顶级咖啡豆产地之一的拉丁美洲种植园,鲜奶、果汁等来自城市郊区。可知咖啡馆对原料产地的选择,主要考虑为了保证原料新鲜,保证和提高产品品质,A对。在欧洲各国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咖啡馆,因此是满足顾客的大众化需求,B错。咖啡馆主要是注重原料的价格和质量,而对原料种植、养殖投入不关心,C错。也不会考虑如何带动区域的农业发展,D错。故选A。
2.剖面地层分布反应古气候
A.多次变化,干旱期长B.多次变化,湿润期长
C.相对稳定,寒冷干燥D.相对稳定,温暖湿润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据材料可知,剖面内有多个土层更替,说明古时期内气候不稳定,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表明气候较为干燥;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土层形成时比较湿润,地表湿度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波特兰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的主要目的是
1.根据题意可知,钠元素易淋溶迁移,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古土壤层形成时比较湿润,把古土壤层中的钠元素淋溶迁移,故B选项正确;盐渍化显著,土层中的钠元素含量比较高,故A选项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土的作用,植被发育差,水在地表就会快速汇集流走,钠元素没有充足时间淋溶,土层中钠元素含量高,故C选项错误;风力作用较强,一般水分蒸发快,钠元素留在土层中,含量高,故D选项错误。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咖啡馆对原料产地的选择,主要考虑
A.提高品质,保证新鲜B.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
C.节省种植、养殖投入D.带动区域的农业发展
2.追求品味,以时尚、中高收入人群为对象的连锁咖啡店,在城市中选址时主要
A.入驻高端别墅区B.靠近高速公路出口
C.选择人口密集区D.考虑周边产业类型
【答案】1.A
2.辖区内水域面积较大的地区,因比热容较大,白天升温一般较慢,①错误。甲区、乙区昼夜地表温度都较高,说明植被覆盖度较低,有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建筑白天吸热,存储热量在夜间释放,使得夜间高温中心集中在城市中心,③正确。甲区、乙区有高密度建筑,强化了风阻效应,故空气流动缓慢,地表散热较慢,②错误。甲、乙可能以住宅区和商业区为主,人口多,密度大,人为热源释放的热量高,因而导致白天和夜晚的地表温度都较高,④正确。故B正确。故选B。
【点睛】
与大街区相比,小街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并增大城市资源经济效益。小街区模式带来的城市路网结构的优化,将大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7.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3.锡瓦什湾成为“天险”,说明该海湾有许多不利于苏联红军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于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海湾内地形平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下列关于湿地功能和用途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丙峡谷的形成原因是( )
A.地壳抬升,河流侵蚀加剧B.地壳拉伸,形成断层
C.地壳挤压,形成向斜谷地D.地壳下沉,形成谷地
【答案】1.D
2.C
3.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由图可知,甲区域两侧受地球内力挤压作用,地壳抬升隆起,地势升高,则丙峡谷河流袭夺使通天河与其支流①河段连通;乙区域两侧受地球内力作用张裂,甲乙位于断层两侧,甲处地壳抬升,乙处则地壳断裂下陷。故D选项正确。
3.C
【解析】
【分析】
1.波特兰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是针对“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波特兰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核心区路网密、街道宽度较小、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说明核心区内集约利用土地,可以缓解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A正确。治理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堵、疏解城市人口不是主要目的,BCD错误。故选A。
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答案】1.B
2.D
3.A
【解析】
【分析】
第1题,“沙嘴”是由泥沙淤积形成,主要从泥沙来源、搬运作用、堆积作用(流速变慢)三个角度分析,注意流速越慢时沉积越多。第2题,“臭”的原因主要和淤泥、微生物有关。夏季“尤",即味更浓,原因和水少、风弱,自净能力弱有关。第3题,“天险”也就是通过较难,联系材料所给时间及图像信息,主要从水面宽、水温低、淤泥多、水浅(不利于船只通行)、水"臭”等角度分析。
2.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格局,密路网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居民出行,小街区、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城市核心区布局宽松,方便居民出行,D正确。人口密度没变,城市职能没变,主要作用不是融洽邻里关系,ABC错误。故选D。
3.题目问的是“交通规划”措施,广泛设置立交桥、多建大型停车场、增加汽车行车道占地面积大,会导致城市核心区公共空间减少,ABD错误。完善公交及设施可以减少私家车数量,利于缓解交通拥挤及较少停车场面积、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等,符合波特兰市持续发展理念,C正确。故选C。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湿地功能和用途的了解程度。
【详解】
湿地如果开发为耕地,“地球之肾”就会衰竭,则湿地的功能和用途就得不到充分体现,A错。湿地洪水期可以蓄积洪水,枯水期可以补给径流,对当地的径流调节作用明显,B正确。河流和淡水湖泊湿地是人们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来源地,C错。大量开发湿地用作扩建城区,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的功能和用途就得不到充分体现,D错。
丁区
18.15-31.25
6.15-18.43
1.若仅从植被考虑,从白天地表温度范围可以推测出地表植被覆盖度最大的辖区可能是( )
A.甲区B.乙区
C.丙区D.丁区
2.与丁区相比,甲、乙二辖区昼夜地表温度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①辖区内水域面积较大②空气流动较快
③有高密度建筑④人为热释放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
“阅兵考核系统”确保了国庆70周年阅兵车辆方队的行进偏差不超过1厘米,说明其主要作用是确定位置,需用到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全发的,部队从安全角度考虑,应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分析,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监测。故选D。
2.据图文可知,剖面内有多个土层更替,表明古气候不稳定,故C、D选项错误;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并且黄土层较厚,说明气候干旱期较长,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3.下图虚线方框内是由军校和国内某卫星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阅兵考核系统”,正是它确保了国庆70周年阅兵车辆方队的行进偏差不超过1厘米。该系统借助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是
5.吉林省长春市下辖7区3县,辖区内的地表温度存在差异,下表为长春市部分辖区某时刻白天与夜间地表温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长春市辖区
白天地表温度范围(℃)
夜间地表温度范围(℃)
甲区
26.61-31.73
13.47-18.13
乙区
24.33-31.29
13.57-18.17
丙区
19.0131.41
10.33-18.23
2.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处地层连续完整的自然黄土剖面。黄土位于流水沉积层之上。某研究团队采集样本,检测化学元素组成与含量,发现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层形成时
A.盐渍化显著B.地表湿度大C.植被发育差D.风力作用强
2020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咖啡最适合栽植区位于南北纬25°之间,全球咖啡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是欧洲。在欧洲各国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咖啡馆,它们使用的原料中咖啡豆主要来自世界顶级咖啡豆产地之一的拉丁美洲种植园,鲜奶、果汁等来自城市郊区。
2.入驻高端别墅区,消费群体太小,不能保证咖啡店的利润,A错。靠近高速公路出口,在此停留的人群很少,消费群体太小,不能保证咖啡店的利润,B错。人口密集区虽然人流量大,但是消费水平低,不能满足追求品味,以时尚、中高收入人群为对象的连锁咖啡店消费群体,C错。较高档次的咖啡店,在城市中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产业类型,最好布局在收入较高的产业类型旁,这些人群消费水平较高,喜欢追求品味和时尚,D对。故选D。
2.由图可知,该支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区域挤压隆起抬升,①河段距离甲区域较远,受其影响小,②河段的流向不会发生改变;乙区域地壳断裂下陷,地势降低,③河段流向可能改变,④区域靠近河口,流向不受其影响。故C选项正确。
3.由题意可知,甲区域由于受地壳挤压碰撞抬升,落差加大,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蚀作用加剧,逐步形成连通①河段和通天河的峡谷。故A选项正确。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1.题干限定“仅从植被考虑”,从白天地表温度范围看,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对气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若有大量植被覆盖,会使该地白天最高气温较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低,据表中白天地表温度范围数据可知,与甲、乙、丙三辖区相比,丁区白天地表温度整体气温较低,很有可能是其植被覆盖度最高,故D正确。故选D。
4.下图示意我国通天河及其支流某河段断层活动发生前后的河流流向变化。因丙峡谷河流袭夺使通天河与其支流①河段连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两研究区域地壳运动( )
A.甲、乙均为挤压抬升B.甲、乙均为拉伸陷落
C.甲为拉伸陷落,乙为挤压抬升D.甲为挤压抬升,乙为拉伸陷落
2.图中河段流向可能发生逆转的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 Nhomakorabea的是( )
A.集约利用土地B.治理环境污染
C.缓解交通拥堵D.疏解城市人口
2.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人口密度B.完善城市职能
C.融洽邻里关系D.方便居民出行
3.符合波特兰市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措施是
A.广泛设置立交桥B.多建大型停车场
C.完善公交及设施D.增加汽车行车道
【答案】1.A
2.D
1.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由材料可知,亚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风,风力强劲,泥沙被搬运到沙嘴以外区域,夏季因风力弱、海流趋缓,泥沙沉积较多,“沙嘴”面积增加快,故B项正确。
2.根据材料,“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由亚速海的经纬度和地理位置可知,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该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于海湾以内的亚速海,对海湾“尤臭”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D
【解析】
【分析】
1.由材料提示,咖啡馆使用的原料中咖啡豆主要来自世界顶级咖啡豆产地之一的拉丁美洲种植园,鲜奶、果汁等来自城市郊区。可知咖啡馆对原料产地的选择,主要考虑为了保证原料新鲜,保证和提高产品品质,A对。在欧洲各国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咖啡馆,因此是满足顾客的大众化需求,B错。咖啡馆主要是注重原料的价格和质量,而对原料种植、养殖投入不关心,C错。也不会考虑如何带动区域的农业发展,D错。故选A。
2.剖面地层分布反应古气候
A.多次变化,干旱期长B.多次变化,湿润期长
C.相对稳定,寒冷干燥D.相对稳定,温暖湿润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据材料可知,剖面内有多个土层更替,说明古时期内气候不稳定,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表明气候较为干燥;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土层形成时比较湿润,地表湿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