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二章 第2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1.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A)
A.NH4NO3B.NaOH C.H2SO4D.H2O
解析:碱和盐中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酸根之间通过离子键相结合,含氧酸根内有共价键,在我们中学所学的复杂离子中主要有NH+4、H3O+内存在配位键,而配和物都是共价化合物,所以都不含离子键。
2.NH3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CH4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C)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杂化,而CH4是sp3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NH3分子中有3个σ键,而CH4分子中有4个σ键
解析:NH3和CH4的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但NH3分子中有一对孤对电子,CH4分子中没有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NH3分子进一步被“压缩”成三角锥形,甲烷则呈正四面体形。
3.下列组合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B)
A.K[Ag(CN)2]、[Cu(NH3)4]SO4
B.[Ni(NH3)4]Cl2、[Cu(NH3)4]SO4
C.[Ag(NH3)2]Cl、K3[Fe(SCN)6]
D.[Ni(NH3)4]Cl2、[Ag(NH3)2]Cl
解析:A项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分别是+1和+2,配位数分别是2和4;B项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均是+2,配位数均是4;C项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分别是+1,+3,配位数分别是2和6;D项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分别是+2和+1,配位数分别是4和2。
4.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C)
A.BF3为平面三角形分子
B.NH+4的电子式为
C.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的s-pσ键
D.CH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
解析:BF3为平面三角形;NH+4为四面体形;CH4中碳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然后与氢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σ键。
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解析:在PtCl4·2NH3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经强碱处理无NH3放出,说明Cl-、NH3均处于内界,故该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电荷数为4,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A、D错误,C正确;因为配体在中心原子周围配位时采取对称分布以达到能量上的稳定状态,Pt配位数为6,则其空间构型为八面体形,B错误。
6.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 +2COCl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
A.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B.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2杂化
C.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解析:A、甲烷中4个共价键完全相同为正四面体,CHCl3分子的4个共价键不完全相同,所以不是正四面体,故A错误;
B、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中心C原子形成2个单键和1个双键,共3个价层电子对,所以为sp2杂化,故B正确;
C、COCl2分子的结构式,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4+4=8,分子中C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所以7+1=8,分子中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所以6+2=8,分子中O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C正确;
D、氯仿变质,有氯化氢生成,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