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12月月考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12月月考题
满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1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雕塑(sù) 诡谲(yù) 竹匾(biǎn) 雷霆(tíng)
B.鞠躬(gōng) 收揽(lǎn) 闪耀(yào) 幌子(huǎng)
C.犀利(xī) 旷远(kuàng) 算卦(guà) 国殇(tāng)
D.稽首(jī) 馋鬼(chán) 罪孽(niè) 沮丧(sà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驱遣渲染聪颖身临其镜
B.蛾眉苟安统筹吹毛求此
C.顶盛阎罗惆怅胸有成竹
D.寂寥附丽姑且信手拈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
接骨、看红伤。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
B.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C.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才能引起美感。
D.我正跟米特利·米特利奇谈木柴的事,忽然间,这个坏东西不明所以把我的手指头咬一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 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 140.8%左右。
C.《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简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
呵成,也不倒嗓子。
C.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美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在嚷?”
D.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师表》作者三国时期的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海燕》的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C. 卞之琳,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之歌。
是舒婷写的一首表达对祖国深情的爱。
二、古诗文积累(共7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7分,每小题1分)
(1),半竿斜日旧关城。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忽如一夜春风来,。
(4),八年风味徒思浙。
(5),人道是,清光更多。
(6)竹杖芒鞋轻声马,谁怕?。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三、名著阅读(6分)
不同的讽刺笔法,让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请结合具体语段说说《儒林外史》讽刺手法的运用。
语段一:
“……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
语段二:
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箸来,范进又不肯举。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语段三:
牛玉圃道:“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也有送斗方来的,也有送扇子来的,也有送册页来的,都要我写字、做诗;还有那分了题,限了韵来要求教的。
昼日昼夜,打发不清。
才打发清了,国公府里徐二公子,不知怎么就知道小弟到了,一回两回打发管家来请。
——他那管家都是锦衣卫指挥,五品的前程……”
8. 《儒林外史》中正面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典型,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者朱熹提出大胆挑战的是。
(2分)
9.任选一语段,结合内容分析讽刺效果。
(4分)
四、综合性学习 (6分)
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六号航
天员乘组入驻“天宫”,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
为此,你所在的新华中学开展一系列活
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0.任务一:【航天对联我来拟](2分)
为庆祝会师成功,神舟十五号乘组准备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十五圆梦凯歌还
下联: 。
11.任务二:【航天英雄我采访](4分)
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出行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集体亮相,并回答记者提问。
假如你作为学生记者代表采访指令长景海鹏,你会对他说什么
五、古诗词赏析(8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2.下列对《仲春郊外》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B.颔联从空间角度写春光无处不在,“连”“绝”二字精练而准确。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13.有人评价“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5分)
六、文言文对比阅读(共22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其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4.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8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2)故患有所不辟也( )
(3)贼既至( ) (4)不忍委之()
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2分)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16.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7.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找出甲乙两文原句,并分析。
(4分)
七、课内现代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18.(1)“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
(2)“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已怎样的心态
19.掌柜说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八、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让阅读为青春增色
徐川
①最是书香能致远。
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案》,切实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
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夯实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②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
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
选一本好书入门,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
唤醒阅读活力,让青少年愿意读、喜欢读、坚持读。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阅读兴趣激发到阅读习惯养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一阵”到“学一生”,青少年才能在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
③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
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阅读既要学会“厚”,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也要学会读“薄”,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
“学如弓弩,才如
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
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阅历感悟,以阅读升华精神、濯净心灵。
④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在祖国大地上躬身践行,
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更要向
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
在读的深度上,不能把读书学习狭义地理解为学习知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担当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⑤“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加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创建,从阅览室到图书馆、文化馆,从黑板报、
宣传栏到文化墙……把读书的环境搭建起来,让读书的氛围浓郁起来,凝聚家、校、社会
的强大合力,就能激发广大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热情,以阅读丰盈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
养,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0日第5版)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分)
21.文章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分)
22.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②段或第④段,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讲述理由。
(4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水乡寻梦
申琳
①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眼前是一卷水墨,耳边是摇橹咿呀,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点恍惚,自己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吗这不正是梦里水乡的美丽图景吗
②随着春风吹绿杨柳,同里、木渎……江南的水乡古镇总是游客盈门,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
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我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踏入水乡的画框,我知道,自己和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样,是来寻梦。
③可是,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课本里的这两句古诗,让多少人梦到这样的水乡:小楼、深巷、杏花、春雨……这是美,这是一个清秀的、风姿绰约的江南。
自从读到这美好的诗句,水乡的杏花春雨,便时时打湿少年斑斓的梦。
⑤水乡的诗意,在水乡深处的粉墙黛瓦间,在高高的马头墙上,在一
处处隔出来的幽静空间里。
一树桂花,几株老梅,数块湖石……庭院也罢,天井也罢,水乡人家的院落无论大小,多有几处寄情自然的所在,抬眼处便有几许生机。
至于其中寄寓的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
⑥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
木渎古镇的虹饮山房,一墙之隔就是游人如织的山塘街,跨入院内,那纷杂的市声仿佛一下子被过滤掉了,连推开一扇窗户的“吱呀”声都听得格外分明。
习惯了市井喧嚣的都市人,一脚跨进水乡小院,心头会突然一静,有一种回到少年时的故乡老屋,趴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做作业的沉静。
白天,一束阳光明亮地射进门里;晚上,一盏煤油灯照亮眼前的方桌,门外是白云悠悠,月光如水。
在水乡的梦里,有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身影,有多少人夜深思念的故乡……
⑦小河蜿蜒,一条青砖铺地的小街,就傍在河边,小吃店、文具店、杂货店沿街依次排开。
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在清晨的薄雾中醒来,一块块门板拆下来,烧饼、馄饨的香味飘开去,街上开始晃动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
太阳一点点升高,街上行人多起来,人们走走停停,向熟人打个招呼,在店前驻足观看。
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
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⑧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
上学的路,是那爬满青草的乡间小路,是那洒落一串自行车铃声的林荫道;放学
后,是小伙伴一路追逐着奔跑过的田野,是远远看到的村庄林梢飘起的袅袅炊烟,是一路有着各种色彩、香味、声响的长长的街道。
那是遥远而温馨的记忆。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从容地看看身边的风景,陪孩子慢慢长大,伴父母慢慢变老。
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常人为何要来水乡寻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3.第④段引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有何作用 (3分)
24.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3分)
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
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25.为什么这么多寻常人要来水乡寻梦请结合全文分析。
(3分)
九、写作(5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一朵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我轻声喊着它们的名字/黄蒿、野菊、小飞蓬...../还有许多我实在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它们都是野花,装扮山野
最后我轻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我也是它们中的一朵/在天空下,在山坡上尽情开着......请以“喊出的名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3)不少于600 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12月月考题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C
6.B
7.一抹晚烟荒戍垒五十弦翻塞外声千树万树梨花开四面歌残终破楚
斫去桂婆娑一蓑烟雨任平生将军白发征夫泪
8.杜少卿
9.语段一描写匡超人的语言,通过匡超人吹嘘自己、贻笑大方的言行,表现作者对他的讽刺。
语段二中范进两次不举箸却在暗中拣大虾元子吃,形成鲜明对比,把范进迂腐虚伪、“尽礼尽孝”的伪君子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体现了《儒林外史》善于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自相矛盾来表现讽刺意义的讽刺手法。
语段三描写牛玉圃的语言,通过生玉圃吹嘘自己名气太大,在京城求他写字、作诗的人很多的言行讽刺他的欺世盗名。
这两个语段表现了《儒林外史》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的讽刺手法。
10.示例:十六飞天旌旗展
评分说明:字数相同,符合题意即可得2分。
11.示例:景叔叔,你好!我是**中学的学生记者代表,请问再次出征,
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评分说明:(2分)称呼 0.5分;自我介绍 0.5 分内容1分。
内容合理即可
12.B
13.两中的动词都十分精妙:“飞”“戏”“争“啄”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里鸟飞鱼戏、莺闹燕忙的勃勃生机,都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
参考译文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乌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14.(1)胜过,超过(2)同“避”,躲避(3)已经(4)放弃,丢下
15.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16.(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2)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分析合理即可
18.(1)秀才本来是考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鄙视和嘲笑的口吻。
(2)“笼”字则揭示出3L乙己的自尊心
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
19. 孔乙己的命运,掌柜漠不关心,唯一使他记起和遗憾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作者让这句话反复出现,充分表现了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贪婪,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国民的麻木愚昧、冷酷无情。
20.示例一:让阅读为青春增色
示例二:广大青少年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21.比喻论证或喻证法、道理论证或引证法
22.第②段。
此论据讲述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与第②段的分论点一致。
23. 这两句古诗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引发了人们对水乡的想象与憧憬,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
24.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闲暇时人们在河边发呆、入神的情态,表现了人们此时闲适的心情和对水乡慢生活的喜爱。
25.水乡的美景,能令人如痴如醉;水乡的诗意,能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生机与情致;水乡的宁静,能过滤市井的喧嚣,令人内心沉静水乡的慢节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亲切与悠然,徜祥水乡会勾起遥远而温馨的记忆,让人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