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湄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实小班,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中,“看山恰似走
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3.19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年轻学者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使亚里士多德统治
人们2000多年的理论陷入困难,伽利略的猜想是
A .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B .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C .轻、重两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D .以上
都不是。

4.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哈雷彗星公转时,哈雷彗星不可看作质点
B .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C .用GPS 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位置时,该队员可看作质点
D .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
作质点
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
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
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A .80km/h 是平均速度,150km 是位移
B .80km/h 是瞬时速度,150km 是路程
C .80km/h 是瞬时速度,150km 是位移
D .80km/h 是平均速度,150km 是路程
6.运动质点从原点出发,沿x 轴做直线运动,各时刻的位置和瞬时速度如表所列。

则下列说法
正确是:
A .质点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质点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质点在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 .质点在第2.5s 末的速度是2.5m/s
7. 某质点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4~6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6~14s 内,质点位移是24m
C.在10~14s 内,质点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在t=2s 末,质点的速度为3.5m/s
8.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3
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
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 ,则v 是
A .24 km/h
B .35 km/h
C .36 km/h
D .48 km/h
9.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
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
确的是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
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 3 D.在0~T 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0.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
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
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 .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12.物体静止在水平桌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A .就是物体的重力
B .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D .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13.关于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力必大于分力
B .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它运动方向相反
C .物体受摩擦力时一定受弹力,而且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互垂直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14.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B .物体发生形变,就必然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
用。

C .由胡克定律可得:k=F/x ,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

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15. 如图所示,两物体A 和B 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物体A
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可能绳子拉力的竖直分量跟重力大小相等,则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为 零所以A 受重力、绳子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B.可能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三个力的作用
C.一定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
D.可能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
16.重力为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将重力G 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 2和平行
斜面向下的力F 1,那么
A .F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方向与F 2方向相同
C.F1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
17. 一个人要拉动一辆汽车是很困难的,如果按照下图所示的那样,先用结实的绳子把汽车和
大树连起来,并尽量把绳子拉紧拴牢,然后在绳子中间沿垂直于绳子的方向用力F拉,那么就可以将汽车拉动.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汽车所受绳子的拉力等于F
B.汽车所受绳子的拉力大于树所受绳子的拉力
C.汽车和树受到绳子的拉力远大于F
D.汽车和树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F
18.如图所示,球被一根轻绳系住靠在竖直墙壁上,现拉绳子的另一端,使球沿墙
壁匀速上移,若不计一切摩擦,在上移过程中
A.球对墙壁的压力和对绳子的拉力均增大
B.球对墙壁的压力和对绳子的拉力均减小
C.球对墙壁的压力增大,对绳子的拉力减小
D.球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绳子的拉力增大
19.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2,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B. 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绳子拉力逐渐减小
D. A所受的合力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2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则汽车在刹车后3s末的速度大小为m/s,6s内汽车的位移为m。

22.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85N,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一个人用沿着水平方向的力推原静止的铁块,则:
(a)推力为50N时摩擦力大小为N;(b)推力为100N时摩擦力大小为N。

23. 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两个中央有孔的小球
A和B,A、B间由质量不计的原长为R的细弹簧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
中的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时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
面上,AB与水平线成30°夹角。

已知B球的质量为m,
则A球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24. 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中,打点计时器接50 Hz 的交流电源, 振针每隔
s 打一个点,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B 、C 之间的时间为 s,,用刻度尺测得
S1=7.85cm 、S2=9.85cm 、S3=11.85cm, 则这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m/s 2, 物体运动到C 时的瞬时速度约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5.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中,某同学做此实验时,橡皮条固定在A 点,用两只弹簧秤拉细
绳套,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O 点,如图所示。

此时,一只弹簧秤的读数为
N F 0.51=,方向沿OP 方向,另一只弹簧秤的读数为
N F 0.62=,方向沿OQ 方向。

当用一只弹簧秤拉细绳套,
仍将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了O 点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N F 8.8='。

请你在答卷上按实验要求作出所有必须的力的
图示。

通过研究21.F F 与F '关系,我们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
内,两分力与合力满足 。

三、解答题(12+12+12=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26. 如图所示,在倾角θ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均匀光滑球,
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
(1)球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 (2)球对挡板的压力等于多少?
27. 某型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0m/s 2,飞机速度达到
100 m/s 时离开地面升空。

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
立即使飞机制动,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0m/s 2。

如果要求你为该型飞机设
计一条跑道,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安全制动而不滑出跑道。

(1)画出飞机的v 一t 图象。

(计算出画图象所需要的物理量)
(2)你设计的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
28.一电梯启动后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 2 ,制动后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 m/s 2,楼
高54m。

(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 ,电梯上升到楼顶的时间是多少?
(2)若全程共用时间为16.5s ,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已知: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至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