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湖北)训练语文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33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三十三[语文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匙.(chí)窨.井(yīn)
黝.黑(yǒu) 恬.不知耻(ti n)
B.撒.娇(sā) 觍.颜(tiǎn)
脂.肪(zhǐ) 日渐.月染(jiān)
C.怏.然(y ng) 扺.掌(zhǐ)
辎.重(zī) 不着.边际(zh o)
D.阆.苑(l ng) 挑.唆(tiǎo)
狡黠.(xi) 披露.心迹(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缅怀军需编缉礼尚往来
B.平添箴默官邸委曲求全
C.急躁赝品脉膊出类拔萃
D.诬赖效尤晕眩老羞成怒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______、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②农村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了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
③新春伊始,欧洲人心头添堵。
牛肉变马肉的丑闻闹得______,眼下已经席卷爱尔兰、英、法、德和瑞典等16个国家。
A.悠远缓和满城风雨
B.幽远缓解沸沸扬扬
C.悠远缓和沸沸扬扬
D.幽远缓解满城风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样品进行了禽流感专项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B.有些地方的公款吃喝现象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官员们只是变得更加小心,将“阵地”从社会酒店转移到内部食堂、私人会所。
C.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充满愤懑的歌女形象。
B.《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是一个善良、温和、有教养、对爱情忠贞不渝、为爱而死的
青年形象。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扶危济困、侠肝义胆、心地善良、忍辱负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随遇而安、最终走向反抗的英雄形象。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是一个封闭、保守、怀旧、胆小、孤僻、中规中矩、多疑、可笑、可憎、可悲、可怜的专制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形象。
二、名篇名句默写(共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
(1)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兰亭集序》)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__________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①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②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
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
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③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
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
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
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
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
”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措。
④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
”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
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⑤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
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
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
他在笔记《张
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⑥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
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
”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
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
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
慈禧太后过生日,他
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⑦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辜鸿铭既是一个博学多才,言辞敏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的、了不起的人,也是一个顽固守旧、行为狂放的怪老头。
B.文中多处引用辜鸿铭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和思想,第④自然段中他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蕴含着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
C.面对西方人的嘲笑与无礼,辜鸿铭总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毫不留情,这令西方人对辜鸿铭很反感。
D.文章第⑤段承上启下,既揭示了上文人物言行反映的深刻思想,也阐明了下文人物狂放态度的根源,使文章内容收放自如。
E.辜鸿铭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却在国内屡遭自己同胞和学生的嘲笑和误解。
8.从文章后五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什么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子,试分析辜鸿铭生活的时代对他有什么影响。
你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三十三
1.D [解析] A.窨yìn;B.脂zhī;C.着zhuó。
2.D [解析] A.缉—辑;B.箴—缄;C.膊—搏。
3.C [解析] 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
幽远:是幽深的意思。
缓和:平和舒缓,不紧张不激烈。
缓解:剧烈、紧张的程度有所减轻,变缓和。
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秋天的景象,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
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在此作“闹”的补语。
4.A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停止”和“现象”不搭配,应改为“消失”;C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去掉“与否”;D项多重否定不当,删去“不”。
5.B [解析] B项说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
6.(1)悟言一室之内(2)猿猱欲度愁攀援(3)竹杖芒鞋轻胜马(4)既窈窕以寻壑(5)是故无贵无贱(6)又闻子规啼夜月(7)云归而岩穴暝(8)燕然未勒归无计7.DB [解析] A.“顽固守旧”错,文中虽有穿旧服、留辫子之行为,但这是为了反映人物热爱东方文化、维护民族自尊的品性。
C.“很反感”于文中无据。
E.从本文看,并没有体现“屡遭”。
8.“了不起”表现在:①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
②讥笑西方人,传播、捍卫中国文化。
③慈禧生日,“贺诗”讥讽。
④袁世凯丧日,大开堂会,热闹三天。
⑤在傲慢的西方人面前保持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怪”表现在:留辫子、穿旧服等行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欣赏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的能力。
要做此题,需要从原文中找出介绍和描写辜鸿铭的语句,再根据关键词“了不起”和“怪”进行梳理,就可以得出答案。
9.语言深刻、辛辣,“有形”和“无形”的对比,使语意鲜明;其中,留辫子是他的偏执行为,他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遭遗弃的痛心,而头上无辫子、心中却存有诸多守旧思想的人的虚伪也令他不齿。
观点一针见血,直击对方要害,表现了人物的灵敏、睿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句子的含义,要从手法入手,分析效果,结合感情和主旨进行。
这句话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一针见血地、有力地回击了别人对他的攻击,表现了人物的睿智。
10.第一问:辜鸿铭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此时西方入侵,国内混乱,内忧外患使他内心痛苦,绝望挣扎,他用狂放的行为维护民族尊严。
(4分)
第二问: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带给我们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挑战。
我们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此问开放性强,观点明确、内容健康、言之成理即可)(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第一问是理解句子的含义。
回答第一问,需要从原文找到关键句,“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
”作者的评价指出了辜鸿铭的心理状态。
第二问是个探究性题目。
回答时,要联系文本和自身的经历,谈出自己的看法,要言之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