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首采面(机巷A16点及风巷B11点到停采线)防突专项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一、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为1301采面2号切眼往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

二.评价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
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
3.《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 1037-2007);
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二.评价过程简述
1、项目可行性分析
根据已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经抽放后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可进行评价。

2、成立评价组
王家营青利煤矿成立评价组对1301首采工作面进行评价。

组长:总工程师(马建华)主管矿长(王学理)
成员:安全矿长(尹晓书)生产矿长(卢新国)机电矿长(胡敏杰)
生产技术科(李宝魁)通风科(张杰)安监科(李恒瑞)
防突工区(张耿)调度室(赵清团)机电科(罗忠义)
采煤队(李文久)
3.项目分工
生产技术科李宝魁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通风科张杰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采煤队李文久负责措施落实及贯彻,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局部防突措施的实施;防突工区张耿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区域防突措施的实施;安监科李恒瑞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总工程师马建华负责报告的审核。

三.评价结论
本回采工作面所在区域为矿井北翼+1555.1~+1596.8m水平之间。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采面采用ZZ4000/9/21型支撑掩护式支架支护。

回采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方式,具有独立可靠的系统。

1301采面在运输顺槽作钻场向上打顺层抽放钻孔、在回风顺槽向下打顺层抽放钻孔预抽煤层瓦斯。

评价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58.1%、残余瓦斯含量为6.7623m3/t、瓦斯压力为0.160MPa。

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已消除突出危险。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1301采面位于矿井一采区北翼+1555.1~+1596.8m水平之间。

1301切眼于2012年9月11日开始掘进,2012年9月24日与1301回风巷贯通形成1301采面。

根据1301首采工作面钻场打钻资料以及1301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的资料分析,该首采工作面中段有3条小断层,落差在1~5m。

一、工作面位置及与临近工作面关系
该采面位于王家营青利煤矿一采区,在1301首采工作面的南翼有12瓦斯抽采进、回风巷,12机轨合一运输石门正在掘进过程中
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根据1:2000井上下对照图,该采面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地表标高为+1650~+1900m。

工作面回风顺槽标高+1596.8~+1591.9m,运输顺槽标高+1555.1~+1561m;该工作面与地表最大高差为350m,最小高差为50m。

三、煤层及瓦斯情况
1301采面开采层为3#煤层,该采面煤层赋存基本稳定,从已掘露的1301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煤层情况分析,该首采工作面中段有3条小断层,落差在1~5m。

煤层倾角15°。

该采面倾斜长度137m,煤层平均厚度1.55m,容重1.47t/m3。

煤层不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

在王家营青利煤矿一采区的标高+1457m,埋深:472m,瓦斯含量9.59 m3/t,瓦斯压力0.85MPa,瓦斯含量梯度0.064 m3/t.m。

该参数来源于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提供的《纳雍县王家营青利煤矿安全设施设计》报告。

数据真实有效,以此为计算基础。

得出1301采面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9.59m3/t;瓦斯压力为0.85MPa。

首采按625m的走向计算,煤层储量为195097吨,瓦斯储量为2151627 m3。

采煤工作面的回采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采面采用ZZ4000/9/21型支撑掩护式支架支护。

四、工作面通风情况
1301采面采用上行通风,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风量为1000~1200m3/min。

第二节瓦斯情况
一.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的规定标准要求,贵州源远地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纳雍县王家营青利煤矿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报告》王家营青利煤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详见历年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见下表。

王家营青利煤矿历年瓦斯涌出量鉴定等级汇总表
二.工作面瓦斯赋存
区域抽放防突措施控制范围内瓦斯赋存量计算
1、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1301首采工作面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9.59m3/t。

2、煤层储量:
煤层储量按下式计算
V=S·h·d
V—储量,单位:万t。

S—面积,单位:m2。

H—煤厚,单位。

D—视相对密度(容重):单位t/m3取1.47。

则: V=(137×625)×1.55×1.47
=195097t
根据地质煤炭储量,结合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得出各块段煤炭储量后,得出各煤层资源储量。

煤层资源储量乘上该煤层的煤层气含量系数,即得出该煤层的煤层气资源储量:Q
=Q煤×W×K

式中Q气—煤层气资源量(m3)
Q
—煤层资源储量(t)

W—煤层气含量(m3/t)
k—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取1.15。

则Q气=195097×9.59×1.15
=2151627m3
计算出煤层为19.51万吨,瓦斯储量215.16万m3。

第三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对该采面的预抽,利用地面抽放系统, 抽放泵型号为2BEA–353–0型。

瓦斯抽放泵额定参数:极限真空33kPa,最大抽速75m3/min,电机功率132Kw,转速560rpm。

泵站实际抽放负压为0.024MPa,流量52.5m3/min(纯量为4.2m3/min),平均浓度为16.4%。

抽放主管管径为DN325mm,干管管径为DN273mm,支管管径为DN219mm,抽放管路敷设由瓦斯抽放站至专用回风巷口DN325mm约350m、专用回风巷口至1301运输顺槽口DN273mm约300m、1301运输顺槽DN219mm约600m,1301回风顺槽DN219mm约600m。

1301运输顺槽的抽放负压为9~18KPa,抽放浓度为0.2~14.2%,抽放纯流量为0.04~0.56m3/min。

1301回风顺槽的抽放负压为9.2~18KPa,抽放浓度为0.3~16.4%,抽放纯流量为0.05~0.86m3/min。

第四节其它
一、防突机构
王家营青利煤矿成立防突部门作为专职的防突机构,共31人。

其中防突工区管理人员4人,钻探工20人、电钳工1人;防突工6人。

业计划同时制定防突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在回采前严格执行考察批采制度,王家营青利煤矿采用综合指标法进行防突考察。

具体操作方法为:
1、考察方法
1)、考察孔的布置
考察孔从切眼每隔10米往煤壁开始布置,每10米打一个考察孔,若两个考察孔之间的距离大于15米时,则在两个孔之间再加打一个考察孔。

详见(1301采面考察孔设计图)。

2)、考察孔的深度
考察孔的深度为10米,以最浅孔位置在水平上的投影保留4m的超前距离,进行批采。

3)、考察的三项指标及其临界值
⑴、三项指标
①、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
(mL/g·min1/2 ), 每第二米起测定;
1
②、钻屑量 Sa (kg/m),每第一米起测定;
③、钻屑温差△T (℃),每第一米起测定;
⑵、临界值
=0.5 mL/g·min1/2, Sa =6kg/m △T=4℃
K
1
4)、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⑴、尽量把考察孔布置在软分层内。

⑵、若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遇地质构造等原因,考察孔参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⑶、考察时防突考察工负责布置考察钻孔,收集各项参数并做好记录;采煤工负责施工钻孔;现场必须有安检员和瓦斯员监督整个考察的全过程。

考察结束后所有参与考察及监督人员必须在考察原始记录上签字并对所测参数负责。

三.防突培训
防突部门管理人员、钻探工、防突考察工和电钳工均由矿组织到培训中心培训。

防突考察工的培训内容包括防突考察操作技能、防突基本知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章制度、突出的危害及规律、区域和局部防突措施及突出预兆等。

现有防突考察工4人,均经过培训中心的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

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王家营青利煤矿已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编制2013年度《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应急预案》,本预案符合有关规定,适用于本工作面。

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第一节区域防突预测
王家营青利煤矿属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

自2008年建井以来,没有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提供的《纳雍县王家营青利煤矿安全设施设计》报告计算。

1301首采工作面的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为9.59m3/t;瓦斯压力为0.85MPa。

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
一、开采保护层
王家营青利煤矿属近距离复合煤层开采,无保护层。

二.预抽回采工作面瓦斯情况
1、顺层预抽设计
在1301运输顺槽采用向上打顺层抽放钻孔及在1301回风顺槽采用向下打顺层抽放钻孔对回采工作面瓦斯进行抽放,抽放钻孔孔间距为3m,抽放钻孔抽放半径为1.5m,1301首采工作面共布置顺层抽放钻孔418个,开孔位置距顶板0.8m,钻孔采用直径为φ75mm钻头进行施工。

详见(1301采面顺层抽放钻孔设计图)
2、顺层预抽实施情况
为保证工作面在回采前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在工作面回采前,采取布置在1301运输顺槽采用向上打顺层抽放钻孔及在1301回风顺槽采用向下打顺层抽放钻孔对回采工作面瓦斯进行抽放,工作面本煤层预抽钻孔在回采前进行施工,工作面回采前共施工抽放钻孔383个,钻孔进尺为28455.7m,钻孔孔深最大为96m,平均为74.3m。

其中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共施工本煤层顺层抽放钻孔共383个,抽放半径为1.5m,截至2013年7月6日共抽出瓦斯纯量为86.34万m3。

1301运输顺槽共施工钻孔193个,于2012年10月31日开始接抽,截至2013年7月1日共抽出瓦斯纯量为44.94万m3
1301回风顺槽共施工钻孔190个,于2012年10月19日开始接抽,截至2013年7月6日共抽出瓦斯纯量为41.39万 m3;
详见1301采面顺层抽放钻孔竣工图及瓦斯抽放量统计表
1301运输顺槽顺层瓦斯抽放情况统计表
1301回风顺槽顺层瓦斯抽放情况统计表
钻孔由防突队的钻工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由瓦斯检查员和安全检查员现场验收钻孔,所施工的钻孔真实可靠。

1301首采工作面评价范围内共抽放瓦斯86.34万m3。

瓦斯抽放量根据实际测定所得,并建立观测报表,该数据真实有效。

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回采期间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进行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
采用煤层瓦斯预抽率、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进行区域验证。

一、煤层瓦斯预抽率
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经采取抽放措施后煤层瓦斯预率按下式计算。

ηm=Qmc/(Qmc+Qmf)×100%
式中:ηm—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Qmc—工作面月平均瓦斯抽采量,2.457m3/min。

Qmf ─当月工作面风排瓦斯量,1.773m3/min。

N=Qc÷W×100%
式中:N——煤层瓦斯预抽率,%
W——煤层瓦斯储量, m3
Qc——已抽放瓦斯量,m3
则: N=2.457/(2.457+1.773)×100%
=58.1%
煤层瓦斯预抽率为58.1%,大于《煤矿安全规程》第190条第2款“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4.2条的规定。

WCY=W0-Q/G
式中:
WcY——评价单元煤层残余瓦斯含量,m3/t;
WO——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
Q——评价单元煤层抽排瓦斯量,m3;
G ——评价单元煤层储量,t;
则:WCY=W0-Q/G=9.59-863383/195097=5.1646m3/t
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残余瓦斯含量为5.1646m3/t。

②抽放后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于2013年7月25日至10月28日对1301首采工作面进行取样。

测得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6.7623m3/t,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

(见王家营青利煤矿实验测试报告单)三、残余瓦斯压力
经实测得残余瓦斯压力为0MPa,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得出残存瓦斯压力为0.160MPa。

均小于《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

(见王家营青利煤矿实验测试报告单)
第三章评价过程及依据
一、评价过程
1、煤层瓦斯预抽率
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经采取抽放措施后回采前。

瓦斯抽放率达58.1%。

大于《煤矿安全规程》第190条第2项“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4.2条的规定,为减少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量,在采面回采期间,本煤层预抽钻孔在回采线前方5m以外继续保持抽放,则本煤层瓦斯的抽放率将高于58.1%,达到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目的。

2、残余瓦斯压力测定
在评价单元内共布置12个测压钻孔,其中:
1301回风顺槽布置6个,B1号测压孔位于1301回风顺槽B9点前78.7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B2号测压孔位于1301回风顺槽B7点前49.2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B3号测压孔位于1301回风顺槽B6点前18.7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B4号测压孔位于1301回风顺槽B4点前22.3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

,B5号测压孔位于1301回风顺槽B3点前0.5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

,B6号测压孔位于1301回风顺槽B1点前13.5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

1301运输顺槽布置6个,A1号测压孔位于1301运输顺槽A15点前27.4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A2号测压孔位于1301运输顺槽A13点前17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A3号测压孔位于1301运输顺槽A10点前58.7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A4号测压孔位于1301运输顺槽A9点前11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

A5号测压孔位于1301运输顺槽A7点前26.1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

A6号测压孔位于1301运输顺槽A5点前15.3m处,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MPa。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情况见下表。

1301首采工作面测压成果表(A6号)
根据测压成果,1301首采工作面所测最大瓦斯压力为0.00MPa。

根据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1301首采工作面评价单元内的残余瓦斯含量时得出残余瓦斯压力为0.160MPa。

以上所得的瓦斯压力值均小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53条的规定(小于0.74Mpa),因此工作面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可靠。

3、残余瓦斯含量的计算及测定
① 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
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残余瓦斯含量为5.1646m3/t。

②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
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1301首采工作面评价单元内的残余瓦斯含量。

在评价单元内共布置12个瓦斯含量检测孔,在实验过程严格按DGC型瓦斯含量
直接测定装置的规定进行操作,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详见(王家营青利煤矿实验测试报告单)
二、评价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
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第四章评价结论
综合各评价结果,评价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58.1%、残余瓦斯压力0.160MPa、残余瓦斯含量6.7623m3/t。

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4.1条、4.2条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1301采面2号切眼玩外值停采线625米(1301运输顺槽A16点到A2点前17m,1301回风顺槽B11点到A2–3点前4m)段。

已消除突出危险。

第五章问题及建议
1、1301首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防突办要加强该工作面瓦斯抽放工作的管理,定时对本煤层顺层抽放钻孔进行观测及检查,加强对回采工作面本煤层瓦斯进行抽放。

2、1301首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严禁超批超采,同时,认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

若考察任何一项指标超限,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打排放钻孔)详见(1301首采工作面排放钻孔设计图)
3、根据1301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已揭露出的综合地质资料分析,该首采工作面中段有2条小断层,落差在1~5m,回采到该区域时必须认真执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同时,认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

4、在1301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所实施的测定瓦斯残余压力过程均为人工操作,所测出的数据有一定的误差。

附件:王家营青利煤矿实验测试报告单
附图:1、1301首采考察孔设计图;
2、1301首采顺层抽放钻孔设计图;
3、1301首采顺层抽放钻孔竣工图;
4、1301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测压、瓦斯含量测定钻孔竣工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