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简述理由] 中华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听名师——细解考点
1.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1)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内涵 团结统一
侧重
适用于处理国家内部兄弟民族之间或各民族成员
A
B C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 心(管子)
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D
团结统一
解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自强不息,A 项符合题 意;B 项古语的涵义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 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的精神内涵,不 选;C 项古语的涵义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 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没有体现勤劳勇敢,不选;D 项古语指向 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体现团结统一,不符合题意。
之间的关系
爱好和平 适用于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
勤劳勇敢 不惧艰难的精神 自强不息 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爱国主义 言行所体现出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2.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
地位 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 个方面 作用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 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回顾点二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中国珠算成功申遗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简述理由]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植
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标 志,非对民族精神时代内涵的丰富。
5.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简述理由]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基点一线串
考点四层研
题点三维练
基点一线串
构建知识体系 串记主干知识
考点四层研
考点各个击破 认知步步高升
考 点
1
中华民族精神
辨易错——学前启动
回顾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 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简述理由]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而非全部内涵。
2.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简述理由]
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
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3.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简述理由]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 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 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的理想信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时代性
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先进性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 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研高考——寻根觅源
1. (2015· 安徽高考)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 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
答案:A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
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的考查。
2.(2015· 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 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 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 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 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
特点 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 体内涵 要求与 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 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特征
特征 民族性
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 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 然” 。家书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①排除;英雄家书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能够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当选; 同时凝聚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③符合题意;英雄家书根源于社会实践,④排除。
答案:C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爱国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
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 传统文化之中”的考查。
3.(2015·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 民克服经济力、 军力、 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 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 戴安澜等爱国将领, “狼牙山五壮士” “八百壮士”等英雄 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 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 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 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 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 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的关系。
[简述理由] 中华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听名师——细解考点
1.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1)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内涵 团结统一
侧重
适用于处理国家内部兄弟民族之间或各民族成员
A
B C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 心(管子)
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D
团结统一
解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自强不息,A 项符合题 意;B 项古语的涵义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 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的精神内涵,不 选;C 项古语的涵义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 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没有体现勤劳勇敢,不选;D 项古语指向 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体现团结统一,不符合题意。
之间的关系
爱好和平 适用于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
勤劳勇敢 不惧艰难的精神 自强不息 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爱国主义 言行所体现出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2.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
地位 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 个方面 作用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 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回顾点二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中国珠算成功申遗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简述理由]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植
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标 志,非对民族精神时代内涵的丰富。
5.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简述理由]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基点一线串
考点四层研
题点三维练
基点一线串
构建知识体系 串记主干知识
考点四层研
考点各个击破 认知步步高升
考 点
1
中华民族精神
辨易错——学前启动
回顾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 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简述理由]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而非全部内涵。
2.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简述理由]
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
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3.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简述理由]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 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 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的理想信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时代性
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先进性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 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研高考——寻根觅源
1. (2015· 安徽高考)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 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
答案:A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
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的考查。
2.(2015· 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 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 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 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 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
特点 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 体内涵 要求与 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 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特征
特征 民族性
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 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 然” 。家书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①排除;英雄家书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能够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当选; 同时凝聚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③符合题意;英雄家书根源于社会实践,④排除。
答案:C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爱国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
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 传统文化之中”的考查。
3.(2015·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 民克服经济力、 军力、 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 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 戴安澜等爱国将领, “狼牙山五壮士” “八百壮士”等英雄 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 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 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 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 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 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