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械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1】 转变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
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有
()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培育农村
文明新风尚 ②提高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③提
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建成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2)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 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1.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分析: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不能说科技创新是现代化 建设的中心任务。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因为
()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D.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解析:“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
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答案:B
3.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对 7 个大城市居民的调查统计表明,在我国, 7 成以上的城市居民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只有 1/3 的人准备改变生活方式。材料表明,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必须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 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 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 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 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 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B.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C.大力开发新能源 D.增加能源进口
()
解析:人们已经认识到“能源危机”,但却没有“改变生 活方式”的打算,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急需改变。抓住题 干内容,不难选出 B 项。 答案:B
4.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下列属于统筹区域
发展具体措施的是
问题导入 (1)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经济意义。 (2)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探究导学
1.地位。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必要性。 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具体要求。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 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配套齐全、科技含量高且有旅游休闲功能和城镇化乡村综合载体。 目前琼海正在打造 3 个片区近 15 万亩的农业公园,涉及农村
人口 15 万人。
问题导入 (1)琼海市创建农业公园,坚持了怎样的发展观?
(2)农业公园的四位一体规划建设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
探究导学 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
④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降耗增效,保护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科技创新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 农业产品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变,降耗增效,保护环境。本题选 B 项。①②不符合题意,故 排除。
答案:B
2.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分析:经济增长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 调的是“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强调 科学发展,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解析:本题考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钢铁是制造汽车的 重要原料,钢铁产业是汽车产业的上游;购买汽车后需要购买各 种保险,保险业是汽车产业的下游,故 B 项构成了产业链上下游 协同发展关系,A、C、D 三项均不构成这种关系。
答案:B
问题提示 (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 科学发展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 ,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科技创新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 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核心位置 。
3.推进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 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 质量 和 效益 上来。
海南省琼海市结合国家农业公园的创建,将农村城镇化、农
业产业化、乡村休闲游以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用四位一体
综合规划建设,不仅改善和美化了农村面貌,还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农旅融合发展。
在农业公园里,农业是产业主导,打造“田园生活”是主题,
目的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多元化、高效化,建设一个环境优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 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内涵。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 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 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发展力 ④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发展“颠覆性技术”,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 升级,故选 B 项。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的,故不选①。③与发展颠覆性技术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
()
①人才强国战略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抓住关键词“统筹区域发展”“具体措施”,②④符合
题意。 答案:D
5.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中国制造”的阶段,中国出口到外国的产
①地位: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期基本国 策,放在突出地位上。 ②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 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由“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1)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 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强 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 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 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据此回答 1~2 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全面协内容可知答案为
D 项。 答案:D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例 2】 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
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
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
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 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 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 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例 1】 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 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这样做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①地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道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 取放活的方针。 ④关系: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 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源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解决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 _一__体__化__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坚持节约资源 和 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 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 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情境链接
探究点 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三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政府: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好 宏观调控 ,促进我国 _经__济__平__稳__、__健___康__发__展__。 (2)企业:转变企业 发展方式,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自觉维 护 消费者 、 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 (3)公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促进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第二框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地位。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 思想 武器,是我国必须长期 坚持的指导思想。 2.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主攻方向。具体分为以下几项转变:
①②发发展展立依足靠点点::提更高多质依量靠和内效需益拉。动、科技进步、劳动 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③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④区域发展战略:西部—优先推进;东北—全面振 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例 2】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信息、制造、
生物、新材料、能源等领域部署发展“颠覆性技术”,将带来“创
造性”的破坏,重新配置价值体系,并引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由此可见,发展“颠覆性技术”有利于
()
①科学发展,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的主线 ②推动经济结构
调整,赢得产业竞争优势 ③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 ①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关注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有利于
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片面追求 GDP ④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 中心的及时转移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等表明了我们发 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关注民生的表现,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加上“地区创新指数”“社会和谐指数”等 内容,正是彻底改变片面追求 GDP 错误做法的表现,有利于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故①②③正确。④观点错误,科学发展观的 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党和国家现阶段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探究点 2 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情境链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 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 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 与过去 30 多年 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答案:A
问题提示 (1)科学发展观。 (2)①“改善和美化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旅融合发
展”,体现了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农民增收 且有旅游休闲功能”体现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③“农业 产业化、多元化、高效化且环境优美”体现了把全面协调可持续 作为基本要求。④“四位一体,综合规划建设农业是产业主导, 打造田园生活是主题,并明确目的”体现了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