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二册第5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肌肉细胞可接受来自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信号Ach并引起肌肉收缩(如图所示)但该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如毒扁豆碱可使突触间隙中的Ach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Ach释放箭毒可与Ach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A. 仅毒扁豆碱
B. 毒扁豆碱和箭毒
C. 肉毒杆菌毒素和箭毒
D. 三者均可
【答案】C
【解析】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分解、灭活如果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会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不能发挥作用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
2.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 乙酰胆碱酯酶、溶菌酶和消化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A.图中外界环境和内环境之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内环境和细胞内液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换 A正确
B.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错误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C正确D.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确
故选B
3.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可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敏原再次刺激人体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B. 组织胺、白三烯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C. 临床上可通过药物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D. 过敏原引发的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答案】A
【解析】解 A.过敏原再次刺激人体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浆细胞分泌抗体 A错误
B.组织胺、白三烯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B正确
C.由示意图可知临床上可通过药物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正确
D.过敏原引发的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正确
故选 A
4.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 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 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答案】B
【解析】
解 A.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A错误
B.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微小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B正确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 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 D错误故选 B
5.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的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而明确感染状况又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列有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只侵入T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检测HIV抗体判断是否感染HIV
B. 人体初感染HIV后 T细胞和B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
C. HIV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但不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
D. 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特异性地识别HIV 但只有前者能发挥免疫效应
【答案】B
【解析】A、HIV感染初期机体会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因此可通过检测HIV抗体判断是否感染HIV A错误
B、人体初感染HIV后 T细胞和B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 B正确
C、HIV侵入人体后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因此对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均有影响 C错误
D、浆细胞没有特异性的识别作用 D错误
6.植物根尖能分泌生长素和激素X 生长素的分泌部位是分生区现对某植物根尖进行如图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激素X的分泌部位是根冠
B. 激素X与生长素对根生长有协同作用
C. 激素X具有极性运输特点
D. 云母片能够阻断激素X向伸长区运输
【答案】B
【解析】解图示两根尖伸长区左右两侧生长素浓度均相等说明其弯曲生长与云母片阻断有关可判断激素X由根冠分泌云母片阻断了激素X向伸长区运输激素X浓度高的一侧长得慢说明激素X与低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相反因此这两种激素对根生长有拮抗作用同时也说明激素X能从根冠向伸长区运输即能进行极性运输综上所述 B
错误
故选 B
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B. 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 光照、温度对生命活动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答案】C
【解析】解 A.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乙烯合成进而抑制植物生长 A正确
B.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从而提高芹菜产量 B正确
C.光照、温度不仅仅是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也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植物生命活动 C错误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D正确
故选 C
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B.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C.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 \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答案】A
【解析】解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 A错误
B.每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都有许多的末梢每一个末梢都会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形成突触 B正确
C.肌肉细胞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其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能接受神经元传来的刺激C正确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 Na^+的内流有关所以说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D正确
故选 A
9.下图表示当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型递质乙酰胆碱(Ach)传到神经末梢时 Ach与Ach 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兴奋传导到①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B. 正常情况下释放到内环境的Ach可以持续作用于肌肉细胞
C. 若某抗体能与Ach受体结合则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肌无力
D. 某药物可以抑制分解Ach酶的活性故此药应慎服或禁用
【答案】B
【解析】A项当兴奋传到①时兴奋部位 Na^+内流膜两侧的电位是内正外负 A正确
B项正常情况下释放到内环境的Ach在作用于肌肉细胞后被相应的酶分解 B错误
C项若某抗体能与Ach受体结合使得Ach无法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则会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肌无力 C正确
D项某种药物可以抑制分解Ach的酶的活性服用此药物后 Ach不会被分解导致Ach持续作用于肌肉细胞因此此药应慎服或禁用 D正确
故选B
10.下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
B. 用NAA(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
C. 施用青鲜素促进马铃薯发芽
D. 用赤霉素类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不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答案】C
【解析】
解 A.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 A正确
B.用NAA(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 B正确
C.施用青鲜素抑制马铃薯发芽 C错误
D.用赤霉素类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不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D正确
故选 C
11.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 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提供较为可靠的浓度探究范围
B. 实验选用生长素类似物是因为其比生长素不易被分解
C. 实验中的蒸馏水只用于设置空白对照
D. 实验用的插枝可带少量的叶和芽
【答案】C
【解析】解 A.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提供较为可靠的浓度探究范围也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A正确
B.实验选用生长素类似物是因为其比生长素不易被分解 B正确
C实验中的蒸馏水用于设置空白对照和稀释生长素类似物以获得不同浓度的溶液 C错误
D.实验用的插枝可带少量的叶和芽 D正确
故选 C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 西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得到无子西瓜
B. 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生长可使细胞体积增大
C. 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小麦田中稗草(一种单子叶杂草)的生长
D.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植株明显增高得到好品质的造纸纤维【答案】D
【解析】解 A.西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的脱落要得到无子西瓜应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A错误
B.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错误
C.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C错误
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D正确
故选 D
13.夏威夷发现两例超级淋病患者其传染性可能超过艾滋病超级淋病菌属于引起淋病的一种球菌下列有关超级淋病菌和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超级淋病菌和艾滋病病毒有着相似的结构
C. 超级淋病菌和HIV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D. 为了获得大量HIV 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
【答案】A
【解析】A项 HIV无独立代谢体系必须再活细胞内增殖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病系统——细胞 A正确
B项超级淋病菌是球菌有细胞结构而HIV无细胞结构 B错误
C项 HIV只含有RNA一种核酸 C错误
D项 HIV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不可在体外培养基培养 D错误
故选A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所吃食物过咸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增多
B.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调节
C.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
D. 当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时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答案】C
【解析】
解 A.当所吃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应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A正确
B.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一方面胰岛A细胞能直接感受到血糖降低及时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升高血糖另一方面有关神经把相关兴奋传给下丘脑下丘脑会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因此这个过程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 B正确
C.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它就会反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会减少 C错误
D.体温调节的过程就是通过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最终让体温维持恒定 D正确
故选 C
15.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 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 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D
【解析】解 A.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A正确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B正确
C.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故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C正确
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 D错误
故选 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6.(1)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6.(3)电刺激①处腓肠肌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16.(4)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解(1)腓肠肌是效应器附带的神经纤维是传出神经
【答案】(2)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2)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说明传递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所以在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3)双向性
【解析】(3)电刺激①处腓肠肌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答案】(4)肌肉松弛(肌肉不能收缩或肌无力)
【解析】(4)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可导致肌肉松弛
17.(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________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称为________ 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
17.(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________ 通过促进________ 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17.(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4)如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 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________和________
17.(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________区域受损引起________缺乏所致
【答案】(1)神经, 反射弧, 单向
【解析】解(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答案】(2)肾上腺素, 肝糖原分解, 产热和散热
【解析】(2)肾上腺素属于应激性激素小白鼠在逃避过程中体内肾上腺素明显增加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
恢复正常这是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答案】(3)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解析】(3)由题意可知小白鼠的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测小白鼠反应减弱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所致
【答案】(4)钠离子, 钾离子
【解析】(4)钾离子主要位于细胞内钠离子主要位于细胞外所以神经元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明显低于膜外依据表中的信息可知 a、b分别代表钠离子和钾离子
【答案】(5)下丘脑或垂体, 抗利尿激素
【解析】(5)调节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故由小白鼠表现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这一病理性症状可推知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脑内下丘脑或垂体受损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所致
18.(1)当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 ________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并解释病原体 ________可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
__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
18.(2)图中激素乙的名称是________ 其分泌量会受到图中________(激素)的直接影响
18.(3)据图可知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调节
【答案】效应T, 抗体, 繁殖
【解析】当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进行要进行细胞免疫该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并解释病原体抗体可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
【答案】促甲状腺激素, 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根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可知其分泌量会受到图中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直接影响
【答案】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据图可知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9.(1)用 1\% H_2SO_4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观察发现能完成屈腿反射洗去
H_2SO_4 再用 1\% H_2SO_4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测量发现该刺激与屈腿不同时发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当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左右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见表据表分析反射弧中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19.(3)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用电刺激坐骨神经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四若在a点左侧刺激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 (填序号)
19.(4)屈腿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__ 若在图二c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是否属于反射?________
19.(5)图三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存在于突
触小体中突触小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兴奋的传导与传递需要时间
【解析】解(1)从刺激到发出反应需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
以刺激与屈腿不能同时发生
【答案】D
【解析】(2)根据题意破坏反射弧左后肢某结构刺激左后肢右后肢收缩说明是左后
肢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正常而左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结构是左后肢的传
出神经或效应器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有反应左后肢没有反应进一步说明是左后肢的传
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答案】(3)②-①-③-①
【解析】(3)当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膜的两侧发生电位变化兴奋沿刺激点向神经
纤维的两侧传导在a点左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然后a、b两点依次兴奋
见图中②、③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因此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②-①-③-①
【答案】(4)脊髓, 不属于
【解析】(4)去除牛蛙的脑后仍能完成该反射说明其神经中枢为脊髓 c处施加刺激引
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5)高尔基体, 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杯状结构
【解析】(5)图三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存在
于突触小体中突触小体是指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杯状结构
20.(1)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相比 2,4—D的优点有________
20.(2)该小组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A、B、C、D
第二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喷洒A、B、C3组芹菜幼苗用________喷洒D组
芹菜幼苗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0.(3)从表中信息可知 a、b、c三个浓度都属于低浓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所做实验还不
能确定a、b、c三个浓度的大小关系于是他们分别将a、b、c三种2,4—D溶液浓度稍
微稀释成 a_1、 b_1、 c_1 重复上述实验所得结果是 a_1浓度对应的平均株高为18cm
b_1浓度对应的平均株高为30cm c_1浓度对应的平均株高为34cm 由此可得出a、b、
c三个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解析】解(1)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
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答案】(2)浓度分别为a、b、c的2,4—D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解析】(2)从表中信息可知A、B、C3组芹菜幼苗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 D组芹菜幼苗用等量的蒸馏水喷洒
【答案】(3)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是促进作用而低浓
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bgt cgt a
【解析】(3)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处理的芹菜幼苗的株高都比对照组的高
即这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具
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a、b、c三种浓度都属于低浓度 a和c这两个生长素类似物浓
度稍微稀释对应的平均株高均降低说明a和c浓度均比最适浓度低且 c\gt a b浓度稍微稀释对应的平均株高升高说明b浓度比最适浓度高综上分析 a、b、c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b\gt c\g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