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前沿: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高度重视其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经济安全,在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利工程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建设中,必须创新更多的管理策略来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利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管理中一般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都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要求。

所谓“安全”就是指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要稳定安全;“适用”则是指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要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经济”就是指水利工程建设所花费的资金投入较少,“美观”是指根据美学的相关要求工程形象一定要过关。

同时,水利工程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能忽视质量问题的存在。

一般的水利工程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不尽合理。

水利工程的立项很少组织相关的可行性论证,导致工程的建设不合理。

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这种工程多以公助民办为主,建设资金大多数情况下比较紧张,所以,因陋就简的意识则相对比较强烈。

特别是国家水利部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等,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并没有付诸实施第二,工程监控措施不够完善。

大多数的基层水利部门根本没有建立起相关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更不用说必要的质量监控措施,尤其是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监控还停留在目测上。

缺乏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

1.2 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目的就是把水利工程建立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我发展的现代化水利企业。

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的原则就是: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以及服从防汛调度。

然而,现在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各种问题。

首先是经营管理思想的落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经营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其次是各级水利管理单位“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经营意识浅薄,致使水利行业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得不到相关落实,最终导致水利单位经费困难,工程不良运行。

最后,水
利工程管理中人员总量过剩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却相对缺乏。

冗员过多机构臃肿,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与水利经营管理的市场需求不匹配。

1.3 我国水利信息化的问题
1)对水利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近年来,虽然对各相关单位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还是缺乏紧迫感,根本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机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使得水利管理的全局建设缺少有序性。

2)水利信息化投入短缺,水利信息化涉及面比较广,投资也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致使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源的开发程度严重不足,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方法普遍比较落后,至今仍未形成覆盖全行业的整体信息网络。

3)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落后。

随着当今世界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日益严峻,需要进行开发的水利信息源则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的要求逐步提高,但是,目前,该行业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则严重滞后,尤其是水利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费用缺乏相应的获得渠道,导致目前在水利信息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逐渐增大。

2、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加强工程管理
众所周知,水利不仅是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同时,水利还在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

所以,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每个水利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水利工程的优质化管理强调各管理单位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利管理机构,尤其是管理房屋、办公设备、规章制度、稳定的管理人员等人。

物资源要一应俱全;其次特别要加强水利单位对财务的监管,水利管理单位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财务机构,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掌握财务主动权。

同时,各级地方水利的行政主管部门还要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核,对那些管理不当,经常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要给予严重处理。

2.2 加强水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指信息以及知识越来越成为水利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
越来越成为整个水利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动对水利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过程。

通俗地讲也即水利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水利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2.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水利工程的经验管理要实行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改革新时代背景下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将原有的旧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完全依赖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要按照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价值规律、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各种先进观念落实到水利工程管理的行动中来。

3、明确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
根据当前本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本地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充分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

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进一步放活小水库、小抽水站、小供水站、小渔池、小灌区、小水电站等“六小”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权,建立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定水价、自还贷款的“五自”运行机制。

明晰所有权,确定管理权,放活经营权,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制等形式,让农民和社会法人把小型水利工程当作企业来经营管理,加强监管力度,盘活水利工程存量资产,促进农村水利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要对大中型、重点小型灌区、供水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按照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规定进行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划分,一律建立法人管理责任制。

对公益性水利工程,按照国家投入,目标考核,动态监管,综合开发,注重效益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财政保证的水利工程公益性补偿机制和以综合开发为主体的国有(或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体系。

对以经济效益为主的非公益性水利工程要按公司制进行管理,建立新的投入产出机制。

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是以县级以上国有水利工程为重点,全面落实乡、村一级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建立国家政策为导向,市场调节为主体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逐步使全市水利工程都能达到“五有”,即有精干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管理制度,有良好的效益和资产监管手段,有鲜明的工程标志和良好的形象,有产业经营项目和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

结语:为更好发挥进化水利工程管理,必须加快创新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思路,重视人才的管理,加强信息化的实施,做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存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伊荣。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休系【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 【2】史洪亮。

论述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J】四川建材.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