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业务常用公式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务业务常用公式
一、道岔部分
支距起、终点计算公式:Ai=u×(Lo+h)/Lo yn=S-(K/N)
中间各支距计算公式:Bi=u/Lo×i Ci=h²/2R×i²
u:尖轨跟距 h:横距 k:终端直线段长度 S:轨距 N:岔号i:序号
理论弯折量=尖轨尖至基本轨接头长/尖轨长×(尖轨跟轨距+尖轨跟距-尖轨尖轨距)-(尖轨尖轨距-1435)
实际弯折量=理论弯折量×1.6
辙叉前开口量=辙叉前长/N 辙叉后开口量=辙叉后长/N
警冲标到连接曲线中心距:Wa=40500/R﹢HL/1500
岔后两股钢轨长度差:⊿l=S×L曲/R
二、曲线部分
超高计算公式:H=11.8v²/R
检算公式:未被平衡欠超高Hc=11.8v²/R-H (不大于75mm;v²是最高客车速度)未被平衡欠超高Hg=H -11.8v²/R (不大于30mm;v²是货物列车速度)
曲线正矢计算公式:f=50000/R(弦长20米) f=125000/R(弦长10米)
f平=实量正矢合计/圆曲部分长分段数(缓曲长分段数一半+圆曲部分长分段数)
缓和曲线正矢递增量=f/n
缓和曲线始点附近点正矢=缓和曲线正矢递增量×该点纵距率
缓和曲线终点附近点正矢=圆曲线正矢—缓和曲线正矢递增量×该点纵距率
圆曲线始终点附近测点正矢=圆曲线计划正矢×测点纵距率
曲线中央点=实量正矢倒累合计/实量正矢合计
曲线长=实量正矢合计/f×10
曲线长分段数=实量正矢合计/f
曲线头=曲线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
曲线尾=曲线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
缓和曲线长=9×H×V
缓和曲线长=H×1000
缓和曲线长分段数=H/10
直缓(ZH)=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缓圆(HY)=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圆缓(YH)=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缓直(HZ)=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拨后轨缝影响量=(平均拨道量×拨道地段长)/曲线半径
任一点拨量=实量正矢+拨量—(前点拨量+后点拨量)/2
圆曲线部分的缩短量=1500×圆曲线长/曲线半径
一端缓和曲线的缩短量=1500×一端缓和曲线长/(2曲线半径长)
缓和曲线里股任意点的缩短量=1500×(缓和曲线始点至计算点的长度)²/
2×曲线半径×一端缓和曲线长
整个曲线的缩短量=圆曲线缩短量+两端缓和曲线的缩短量
缩短轨根数的计算=总缩短量/一根缩短轨的缩短量(根) Lo<L(1-S/R)
圆曲线型竖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的切线长:Ⅰ、Ⅱ级线路Tv=5⊿i Ⅲ级铁路Tv=2.5⊿i
竖曲线的曲线长:G≈2Tv⊿i: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
竖曲线的纵距:y=x²/Rv x: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竖曲线始(终)点的距离竖曲线标高:H=Hp±y Hp:计算点坡度标高
抛物线型竖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的切线长:C=(⊿i/r)×20 r:每20米长度的变坡率
竖曲线的曲线长:Tv=C/2 竖曲线的纵距:y=rx²/40000(什么意思不懂)
两股钢轨长度差=SL/R
内股钢轨长度=L-长度差/2
外股钢轨长度=L=长度差/2
三、无缝线路部分
伸缩量⊿l=a×L×⊿t a:膨胀系数(0.0118)
温度力Pt=250×F×⊿t F:轨钢断面积(50轨65.8,60轨77.45)
轨缝公式:ao=a×L(tz—to)+1/2g tz=(T高+T低)/2 g:构造轨缝(18)
四、其它部分
两线间距加宽公式:WA=84500/R+(Hh×4000)/s
轨枕间距公式:过渡间距a=(L-2C)/(n-2) c:接头间距
其余间距b=[L-C-(n-3)a]/2
速度计算:v=3.6×距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