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答题时,考生务必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第I卷选择题共18小题,共45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3.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S-32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本题包括18小题,1-9小题,每小题2分;10 -18小题。
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
B.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D.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2.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B.NH4CI受热分解时共价键和离子键均被破坏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
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足离子比台物
3.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B .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可在人体内直接水解成葡萄糖
C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D .棉麻、蚕丝织品可通过灼烧时产生的气味来进行鉴别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均为化学变化
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旧化学键断裂所放出的能量低于新化学键形成所吸收的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5.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催化重整,可从石油中获取环状烃 B .金属铝的冶炼可采取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
C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属于化学变化而煤的液化、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D .煤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馏来获得 6.下列有关硫、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SO 2、NO 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雷雨肥庄稼”与氮的固定有关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 3
D .铜片与稀盐酸不反应,向溶液中通入NO 2后,铜片质量不变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B.Br
H C H
Br ||
--和H
Br C H
Br ||
--
互为同分异构体
C.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D.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乙烯消耗的O 2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2分子的结构式为O=C=0
B .稀土元素151
63Eu 与153
63Eu 互为同素异形体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D.某放射性核素166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
67
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增加C(s)的量速率不变
D.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s)是指该反应在I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5mol/L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ll.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I>C>Si
C.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
D.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锗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
材料
12. 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n(SO2):n(O2):n(SO3) =2:1:2 ②S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变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ISO3,同时生成2nmolO2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13.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B.NH4CI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
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据此可推断该气体为NH3
1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操作如下:①过滤②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③分液④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⑤加四氯化碳并振荡。
该实验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④⑤③③①
B.②④⑤①③
C.⑤④②③① I).②①④⑤③
15.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X<Z
B.简单离子的半径: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D.W与氢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1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锌片上有气体生成,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为正极,发生的反应式为:2H++2e-=H2↑
C.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Cu,再经稀硫酸流回Zn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稀硫酸均参与反应
17.下列有关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1O3
B.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I该有机物,最多可与4moIH2,发生反应
18.下列有关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浓H2SO4具有吸水性,因而可作干燥剂
B.稀硝酸中可大量含有Cu2+、Fe2+、CI-、SO 2
4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铝钝化,故常用铝罐车运输冷的浓硝酸
D.向50mL18.4 mol/LH2S0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2S04,的物质的量小于0.46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9.(8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l)操作1的名称是,进行该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为烧杯、;
(2)上述流程所得粗盐中含有的少量Ca2+、Mg2+、SO12-等杂质离子常用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盐酸来进行除去,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③(填试剂序号);
(3)上述流程所得苦卤中通入CI2后的溶液中溴的浓度极低,所以工业上一般要向该溶液中通入热空气,吹出的溴蒸气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向吸收液中通入氯气得到较高浓度的溴水,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lO分)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1)Y的元素符号为,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写出化合物WZX的电子式;
(3)实验室制取Y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4)W2Z2可作供氧剂,当有O.1moI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1.(12分)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甲、乙、丙为烃,丁为烃的衍生物。
(1)可以鉴别甲和乙的试剂为;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上述物质中有毒、有特殊气味,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是(填名称),将其加入溴水中,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3)以乙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2CH 3CHO+O 2
催化剂2CH 3COOH)
①丁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如图,丁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当观察到b 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试管b 中的溶液是 。
22.(12分)资料显示:锌与浓硫酸共热除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硫可被CuO 氧化。
为验证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及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没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 )。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X →A → →A → → → →D;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第一个装置A 中的品红溶液褪色,实验结束后取适量该溶液于 试管中并加热,现象为 ;
(3)装置C 的作用是 ,C 中的NaOH 溶液不能用下列 代替; a.酸性KMnO 4溶液 b.CaCl 2溶液 c.饱和NaHSO 3溶液 装置D 的作用是 ;
(4)气体X 中可能含有H 2的原因是_ ___。
23.(13分)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H 2 2NH 3为放热反应;: ①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
②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生成1mol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kJ;
③一定温度下,将3molH2和1moIN2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n达到
平衡,测得c(NH3)=0.4mol/L,则O至5min时 (N2)= ,反应开始与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甲甲SO2
向极移动(填“A”或“B”);
4
②四种金属活动。
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④若装置丙中的电极为质量相等的铁棒和铜棒,电池工作一段时问后.取出洗净、干
燥、称量.两电极质量差为6g。
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小题,每小题2分;10-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9.(共8分)
(1)过滤(2分) 玻璃棒、普通漏斗(2分) (2)②①④(2分)
(3)SO 2+Br 2+2H 2O 2HBr+H 2SO 4(2分) 20.(共10分)
(1)N(2分) 第二周期第VI A 族(2分) (2)
Na+[ H]-
(2分)
(3)2NH 4CI+Ca (OH )2 CaCI 2+2NH 3↑+2H 20(2分) (4)0.2N A (2分) 21.(共12分) (1)bd (2分)
(2)苯(2分) 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为无色(2分) (3)①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2分)
②CH 3COOHCH 2CH 3(2分) 饱和Na 2CO 3溶液(2分) 22.(12分) (1)CBEF (2分)
(2)溶液又由无色变为红色(2分)
(3)吸收SO 2(2分) bc (2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F 中(2分) (4)Zn 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逐渐变稀,Zn 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 2(2分) 23.(13分)
(1)①A (1分)②46(2分) ③0.04moI/(L ·min) 5:4(2分) (2)①A (2分) ②D>A>B>C (2分) ③0.1(2分)
Ag
或Cu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