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教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器》教后记
数学教材第四单元是《计算器》。
组内备课时,几位老师都认为: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对计算器的相关知识可能了解不多,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相关知识,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可放开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熟练。
根据集体备课中的研讨,我先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通过调查:80%以上的孩子认识计算器上的基本键:开关键、数字键、符号键、清除键等。
100%的孩子会用计算器对大数目进行计算。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我把它分成了课上和课下两部分。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计算器上几个基本键的用途和用法,统一认识。
然后出示一组题目:
①57734+7698= ②56÷7= ③2345-39×21=
我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三道题目各有意图:第一题,让学生感受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快捷和优越性。
第二题,明白计算器计算虽然准确、快捷;但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要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像这样简单的题目反而口算更快;第三道题目意在提醒孩子注意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也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必要时可利用计算器上的“记忆加”和“记忆减”键。
这样通过具体题目的计算,让学生了解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也进一步理解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应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以及根据计算结果呢寻找规律,我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然后小组内互相订正,出错时找出错误的原因。
因为孩子们对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致很高,而且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寻找规律,部分孩子是能够发现但不会表达,放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可以相互的取长补短,给每个孩子以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参与学习的过程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必要和快乐。
回顾计算器的教学,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很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我在课堂教学中感觉也比较轻松。
看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孩子的需求,这样教学中才能够让学生学自己想学的,研究自己不会的,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快乐,才能在每节课上有新的收获、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