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空气清新是个宝教案及反思(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空气清新是个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清新空气是个宝》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绿色小卫士”。

本课时代气息浓厚,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清新空气需要靠大家一起共同遵守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往接触最多的是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卫生、珍惜水资源等话题,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与保护常被忽略。

但近年来,空气污染加重,保护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成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从对学生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更不知道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

教材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清新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唤起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

2.指导学生根据空气质量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基本的自我保健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与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清新空气的重要性,了解霾的危害。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空气质量,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与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猜我是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瞧,它来了。

(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生命世界当个宝,每时每刻少不了。

)知道它是谁吗?在哪儿能找到它?引出学习伙伴——空气宝宝。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空气中,你觉得空气有什么重要性呢?(学生交流)
3.我们来听听空气宝宝是怎么说的吧!(空气宝宝自述)
4.看来,清新空气确实是无价之宝。

(板书课题)
通过猜谜语,引导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为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活动二清新空气是个宝
1.天气好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什么?
学生交流,老师随机展示图片:
学校:做广播操(图4)
跑步拔河课间游戏(图5)
武术跳远(图6)
校外:骑车跳绳放风筝(图7)
登山轮滑郊游(图8)
散步摄影
2.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和空气宝宝一起来做做操吧!(引导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3.引导学生谈感受:欣赏了美景,舒活了筋骨,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啊,真舒服,感觉个儿蹭蹭得往上长呢!
4.那为什么上周有两天我们没有做早操?(霾)
5.过渡:看来清新的空气并不是每时都有的,刚才大家提到的霾,就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音乐律动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清新的空气的好处。

活动三大气污染不得了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霾的初步了解。

2.播放视频,空气宝宝向学生深入介绍霾的危害。

3.霾这么可怕,那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怎么样呢?各小组交流课下的记录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空气质量记录表》。

4.各组出示《空气质量记录表》,师汇总,并针对不同的调查方法予以肯定。

5.根据汇总结果,引导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还不够好。

6.学生分组讨论:霾会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7.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8.过渡:霾的危害这么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了解雾霾的危害,指导学生统计一周的空气质量,从而达到关心身边空气质量的意图。

活动四应对方法我知道
1.小组讨论:面对可怕的霾,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应对。

2.各组将讨论结果写在卡片上,写完后自己贴在黑板上。

3.教师根据学生张贴内容小结,并对学生写的应对方法加以指导。

4.小结:同学们可以把知道的方法编成儿歌,记住它,当雾霾来临时,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5.出示防霾儿歌,读一读。

关闭门窗、戴口罩,减少外出最重要。

室内做操、做游戏,绿色植物快摆好。

到家洗脸、清口鼻,清肺食物不可少。

自我保护很重要,很重要!
通过交流讨论、读儿歌等环节,让学生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五美化环境最重要
总结并完善板书:清新空气是个宝,拥有了它,我们就拥有了健康,拥有了快乐!瞧,太阳晒在我们身上暖暖的,鸟儿在蓝天尽情欢唱,小草茁长成长,花儿竞相开放,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多幸福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课后总结,强调清新空气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清新空气是个宝》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绿色小卫士”。

本课时代气息浓厚,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清新空气需要靠大家一起共同遵守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往接触最多的是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卫生、珍惜水资源等话题,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与保护常被忽略。

但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保护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成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从对学生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更不知道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

教材目标:
1.了解国家有关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唤起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从小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争当绿色小卫士。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清新空气的重要性,也知道了雾霾天该注意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和空气宝宝一起围绕清新空气这个话题开展活动。

(板书课题)
回顾旧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污染原因要明了
过渡:清新空气是个宝,到底是什么污染了这么宝贵的空气呢?
1.学生组内交流,汇总调查结果,并填写《空气污染调查表》。

2.各组依次汇报调查结果,引导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答案进行汇总。

①工厂烟囱②汽车尾气
③建筑工地扬尘④烧树叶
⑤室外烧烤⑥放鞭炮
⑦抽烟⑧沙尘天气
3.播放视频,空气宝宝引导学生了解其它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4.学生谈观看后感受。

5.小结:是啊,有那么多东西都会污染我们的空气!看来,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空气质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常见原因,提高对本地空气质量的关注,发现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唤起自觉保护环境公民意识。

活动三国家治理有妙招
过渡:正因为如此,我国还颁布了很多相关法律呢!
1.出示音频,空气宝宝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

2.为了改善环境,国家不但制定了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呢!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保护空气的措施。

3.图片展示,小组依次汇报讨论结果。

饭店煤改气
洒水车定时洒水
公交车免费乘坐
机动车限行
建筑围挡上安装喷雾
禁止抽烟
多种树、花草
绿化环境、建防风林
4.小结:为了净化空气,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通过观察图片、收听音频,让学生了解到国家层面用法律实施对大气的保护,地方各级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唤起学生自觉保护空气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活动四保护空气善选择
过渡:作为小学生,我们又能为碧水蓝天做些什么呢?
1.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辨析。

图1放鞭炮
①辨析: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禁止在市内燃放鞭炮?
②播放新闻视频,感受小小鞭炮威力大。

③讨论:怎么做才能既有过年气氛,还不污染空气?
④引导学生知道环保监督热线——12369。

图2 乘坐私家车上学
辨析:为什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渗透:你还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只在有必要的时候使用汽车,而且在每次驾车出行的时候尽量多完成些事情,同时慢点开车,也会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图3 室外烧烤
创设情境:如果爸爸提出去吃室外烧烤,你会怎么说?
3.小结:保护空气,就是保护我们的肺。

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空气才能越来越清新,环境才能越来越好,生活才能越来越幸福。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情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自觉保护环境。

活动五我们共同来环保
1.引导学生分组书写《清新空气保护计划》,写完后张贴在黑板上。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净化空气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争当绿色小卫士,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通过写《清新空气保护计划》,让学生将环保的种子根植于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

板式设计:
10《空气清新是个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上这节课,上完以后,我想到了很多。

通过这节课的准备、实施过程,使我对新课程、新教材和课改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学空间,教师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搭配与拓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

1.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

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如何收集有效和可靠地证据就成为本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调查报告,从四个方面让学生展开了对我们生活的地方,其周围空气的质量进行了严密细致的调查,收集有效的证据成了本课的一大亮点。

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周围的空气已被污染,使他们心目中意识到净化空气已迫在眉睫,从而激发他们想办法去净化空气。

2.转换角色,创设氛围,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实现了教师由讲述者向促进者的转变,体现了对学生课堂生命状态的尊重,对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促进,对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等等。

整堂教学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师生互动、问题启发与学生思考;有生生互动,有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等。

学生的参与面很广,兴致很高。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并从中体验到了学习与合作的快乐。

3.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本节课是典型的资料搜集课型。

学生课前调查情况直接影响本节课的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前调查方面多下工夫。

第一,教师必要提前布置学生的调查任务,而且教师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调查。

如本节课我就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给学生的居住地,对学生分配了污染程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调查。

第二,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分组,每组制定好调查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

翔实可行的调查计划会提高学生调查的效率。

第三,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时,要有大人的陪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