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
社会的对策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运用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综合治理,不断探索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达到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一)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一是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要健全预警机制,及时准确地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的情报信息。

公安、国家安全、通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和信息支持,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形成斗争合力。

要加强对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把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粉碎在预谋阶段。

二是严密防范
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严密防范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窃密活动,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间谍情况活动;严防敌对势力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要加强对重点人的控制,严厉打击敌对分子“以商养政”、非法“组党”结社等活动。

要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制止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要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规范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秩序,依法防范和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要继续加强防范和处理邪教组织工作。

要充分认识同“×××”邪教组织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防止和克服松劲厌战情绪。

重点抓好深挖打击、教育转化、防范非法宣传等工作,防止出现反弹,要继续加大请(登陆政法秘书网)防范和打击其他邪教组织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其非法活动,防止各类邪教组织死灰复燃。

四是要提高应对恐怖事件的能力。

针对国际暴力恐怖活动危害上升的新形势,把防范恐怖破坏活动摆上重要议程,制定和完善反恐怖工作预案,健全反恐怖工作的指挥、协调机制,提高应对恐怖事件的能力。

(二)积极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一是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建议、意见,
增进群众对事关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要认真研究、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减少由这些热点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要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二是要认真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以县级矛盾纠纷排查领导组为中心,辐射带动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组,村级人员调解委员会、各部门以及七个专项工作领导组的相应机构,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

要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政策调整、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庆活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要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基层党、政、群和信访、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等方面力量,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做到问题早知道、工作早到位、矛盾早解决。

三是切实加强信访工作。

坚持和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深入开展党政领导接访和政法部门联合接访活动,认真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对可能严
重影响稳定的重大隐患和上访积案,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妥善处理。

四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要完善工作处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机制。

及时发现和掌握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早采取措施疏导化解,把工作重心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对堵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大规模集体上访等重大群体性事件,要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矛盾激化。

对那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煽动闹事、蓄意制造事端的组织者和幕后操纵者,要坚决依法打击。

(三)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是建立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坚持“稳、准、狠”和宽严相济政策不动摇,建立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秩序不好就重点整治哪里,用什么方式更为有效就采用什么方式”的原则,以打促防。

对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盗窃、抢夺等多发性犯罪予以坚决
打击,做到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审快判。

要因时因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斗争,重点防范和打击偷税漏税、金融诈骗、侵吞国有资产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要在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由综治机构统一协调,以公安部门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社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重点,建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要大力推进公安警务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一区一警,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责任制,健全以“110”报警中心为龙头多警种联动的快速处警机制。

要全面加强特种行业、金融网点、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和有毒有害危险物品的管理,认真搞好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加强对重点人口、刑释解教、散闲人员的管理和帮教,采取“社区矫正”等方法,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要适应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情况,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

三是以创建“平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基层,
打牢基础,筑牢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

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以创建“平安××”活动推动基层基础工作。

要大力加强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配齐人员,落实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要切实加强综治办、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治安巡逻队、警民联系点的防范作用,提高基层的教育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巩固和壮大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自防自治,构筑维护社治安的铜墙铁壁。

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探索建立综治机构开展综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将综治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深入开展以“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平安校园”、“平安大道”为创建对象的基层创平安活动,以“小平安”构筑”大平安”。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法、司法工作
一是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环境。

要强化打击职能,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加大反贪和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重点查办大案要案,有效减少职务犯罪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