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戴香囊香囊的样子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戴香囊香囊的样子作文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戴香囊香囊的样子作文1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主要习
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喝雄黄酒等……我听爸爸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他是楚国人,在国家危亡之时,他悲愤
忧郁,最后投江而死,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就包了许多美味的粽子,丢进江里。
这习俗一直沿续到现在。
端午节这天我的家乡德昌街上可热闹啦,街上人来人往,许多老乡从山上挖来了许多的草药,草药摆满了整个
新华街。
我和妈妈买了一些草药,有苦参、苦蒿、三角枫……妈妈说,这些草药是用来洗澡的,洗了澡之后身上就不长痱子,不长疮,蚊虫
也不叮咬。
买完草药,我和妈妈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许
多人都在家门口挂了菖蒲、艾叶,菖蒲和艾叶可以驱蚊虫,还可以驱邪。
有的人还要喝雄黄酒呢,妈妈说,喝雄黄酒可以治病,把雄黄酒
洒在门口,虫、蛇就进不去了。
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块包粽子,我跑前跑后的为他
们拿粽叶、绳子,别提有多开心。
我觉得端午节可真有趣。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戴香囊香囊的样子作文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
每逢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喷喷的粽子,还能观看激动人心的龙舟赛。
听闻有的地方还会有挂艾草的习俗呢!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
奶奶先拿出粽叶,并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再往里面放糯米,咸蛋黄,五花肉,最后用绳子将其绑紧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写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后便盖上粽叶,用绳子圈了几圈打了一个结。
我开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杰作,但是不一会的功夫,粽子里的料纷纷跑出来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伤心。
这时一旁的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没关系的,第一次包,难免会有失误,可能是没绑紧呢,我们要从中总结经验,不要放弃,慢慢来。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完好无损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奶奶也满意地笑了。
这时厨房里传来的爸爸的声音,爸爸说:“看来,以后包粽子有小帮手啦!哈哈!”我们开心地笑了起来,似乎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欢乐。
我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这样我不仅可以和家人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包粽子,还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戴香囊香囊的样子作文3
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因而庆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端午节有的说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有的说祭屈原的,有的说祭伍子胥的,也有的说祭龙的,还有的说辟
邪的。
家乡人的说法是祭屈原。
家乡的人以祭屈原为由。
家乡的人是
这样过端午节的:当端午节到来时,家乡的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
上插上柳枝和艾叶意在避邪,妇女们和面洗菜忙着蒸包子,这时她们
早已为孩子做好香包。
端午节的’这天,小朋友们胸前挂着形状各异的香包,早早的来
到草地上,一起游戏,载歌载舞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
端午节第二天,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以及艾叶
插在屋内,以此达到人们消除毒气、驱恶辟邪、预防疾病的朴实愿望。
家乡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虽然家乡并不产雄黄酒,但是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用青稞酒代替雄黄酒涂抹孩子的额头、口鼻等习惯,希望
孩子们平平安安。
有的人们在端午节当天,拌凉面、做凉粉,带着吃
食走到大自然中,尽情地唱着青海花儿、喝着醇香的青稞酒。
你跳我唱,尽情欢乐。
家乡的端午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不亚于家乡的春节。
和春节一
样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戴香囊香囊的样子作文4
除了春节,我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因为粽子是我最爱的食
物之一。
听说别的地方端午节都有赛龙舟的,可我的家乡却没有。
也许是
有的只是我没见过罢了。
不过吃粽子还是有的。
一大早起来,就见外婆在准备食材,妈妈在洗粽叶。
我过去帮妈
妈洗粽叶,我边洗边问妈妈:“妈妈,粽叶用的是那种叶子呢?”
"有的是用箬叶,还有的是用苇叶。
”妈妈回答
“哦!”虽然我嘴上说“哦”,但是不知道箬叶和苇叶是哪种叶子。
说着说着粽叶就洗好了同时,外婆也把食材准备好了。
食材有糯米、红豆、香姑、肉等等。
所有准备本工作都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
首先把粽卷成一个有盖子的三角体,放入
食材,不要多也不要少,盖上盖子,最后再裹一层粽叶,用绳子捆着,蒸一蒸,接着就是等待了。
午饭时间,粽子蒸好了,我顾不上烫,挑了一个最大的粽子,大
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个吃完再来一个,百吃不腻,要不是吃得肚子
像个皮球,我还要接着吃。
这一天的食物几乎是粽子,因为粽子想既可当主食,又可当甜点,这就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吃粽子。
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5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
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
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
有小
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
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
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
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
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
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
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月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月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
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
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月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
所以,
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月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
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
早饭时,这些鸡蛋月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
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
同了。
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
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
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
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
一个香囊,手月脚月脖子月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
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
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
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
色线。
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
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
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
走在村子里,袅绕
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
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
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
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
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
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
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
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