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养护要点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虽然已发展
较为完善,建设流程也在不断优化。

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开裂
问题,必须严格把握施工环境、设备、方法等因素,待混凝土完成浇筑以后,加
强不定期养护,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水利水电工程施
工经验,立足水利工程角度,分析混凝土浇筑施工裂缝产生的成因,探讨优化控
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要点
引言
一般情况下,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裂缝破坏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完整性,导致
结构原有应力状态的改变和建筑物的渗漏、混凝土的冻结、融化和溶解,进一步
加快了碳化和钢材腐蚀的速度。

因此,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缝的形成与外界环境、自然条件、施工作业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诸多不利因素的
共同作用下,裂缝不断扩大。

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导致裂缝的因素可分为材料
特性、施工操作、约束条件和结构尺寸等,包括水泥水化、管理不当、内外约束、温度变化、收缩变形、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据调查,施工管理、建筑材料、工程
设计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分别占80%、15%、5%。

因此,本文从施工管理的角度探讨
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一期水冷控温数据的深入分析,指出了温控措
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裂缝形成的责任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征
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涉及水坝、水库、涵洞和堤防等相关工程项目,由于会受
到汛期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需要充分保证施工安全在冻害和雨水的袭击下进行。

但天气等因素难以预测和把握,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水利水电
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工地之间距离比较大,施工队伍类型也比较大,这也增加
了工程整体施工管理的难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通常为露天作业,隔离措施
不够有效,对现场材料、设备和人员也有一定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
凝土材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混凝土
出现裂缝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具体来说,混凝土裂缝会给水利工程造成严
重损失,不仅会造成渗漏问题,还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进而造成疲劳裂缝,产
生相应的深裂缝,导致水利工程承载力严重削弱。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如果
不能及时处理裂缝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不能充分发挥水利
工程的重要作用。

另外,当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时,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与河流、
大气的接触,会加剧混凝土的老化,造成蓄水渗漏的现象,增加水中的有害因素,持续腐蚀混凝土内部结构,有溃坝的危险,最终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
威胁。

2水利水电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要点
2.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搅拌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
准的要求进行。

当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泵送工作要求时,应选择最小坍落度值,以
控制混凝土收缩过程中的形态变量。

在混凝土搅拌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
格执行确定的配合比值,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的原料用量和水灰比与既定值一致。

混凝土经搅拌机处理后,坍落度需控制在16 ~ 20cm范围内,温度需控制在32℃
以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大体积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控制在3-4小时内,
混凝土从搅拌机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在混凝土施工过程
中不得加水。

混凝土到达工程施工现场后,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抽样分析,以确保
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坍落度符合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

如果坍落度与工程
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可通过添加适当的减水剂来改善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2.2温差裂缝控制
①提高混凝土的振动密度;为了使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更加密实,有必要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快速振动。

二次振动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可以显著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度。

②分层铸造。

截面混凝土;分层浇筑,结合混凝土浇筑能力;根据分段分层结构、综合分层结构、边坡分层结构等
不同施工工艺,科学选择注浆施工方案。

③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加强大体积混
凝土的温度控制。

首先,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混凝土中混凝土
的初始温度,在一、二期水冷时在混凝土中埋设冷管,防止混凝土中混凝土因积
热而凝固、温度开裂。

水利水电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必须及时进行浇水、
降温、覆盖等措施,使其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施工质量。

2.3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相关施工企业需要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工艺,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开
展设计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施工工艺进行相关操作,多注意易出现裂缝的位置,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

施工人员
应多加注意混凝土浇筑施工,并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进行有效分析,监测温度变化,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

由于浇筑后混凝土硬化,水泥和水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明显升高。

由于不能及时散热,最终导致混凝土内外环
境温差较大,产生相关裂缝。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混凝土配置时加入
泥浆渣或高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水化热反应。

在搅拌混凝土时,还可
以加入外加剂,以降低水化热程度。

另外,在实际施工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根
据具体的施工工艺,采用分层、差异化的方式浇筑混凝土,以提高散热效果。


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时,应在混凝土中间设置冷却管,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2.4灌浆填充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对结构本身的安全和承载性能已形成明显
威胁时,应及时采用灌浆充填技术进行妥善处理。

技术方法可仔细分为以下三
种:1)压力灌浆法。

面对相对较小的混凝土裂缝,可以选择这种方法,在实际应
用过程中,首先对混凝土表面及裂缝周围的杂物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将封闭的裂
缝与灌浆喷嘴连接,提前进行渗漏试验并配置适当的浆液,待清洗完成后对混凝
土表面进行灌浆。

2)涂片闭合法。

在面对宽度不超过0.2mm的小裂缝时,可采用
封闭法进行处理,也可用于混凝土表面的防水处理和装饰,从应用效果来看,可
有效抑制混凝土保护层的碳化,减少有害物质对混凝土的腐蚀。

在具体应用中,
首先要沿混凝土裂缝凿出u型槽,严格控制槽的深度和宽度,一般在30-50mm之间,然后在槽的底部和两侧涂上上段处理浆,并在u型槽内注入预制聚合物水泥砂浆。

后续保养不得浸泡或阳光直射。

3)槽填充法。

结合结构的实际情况,在表面适当部位开槽,如果混凝土表面裂缝控制较大,也可以选择这种工艺方法,开槽完成后,涂上截面处理浆液,做好养护工作。

结语
总体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养护方面的质量控制,能够在降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的同时,提高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以及效率。

施工企业需要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置、温度控制三方面入手,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线上。

养护工作则需要相关人员结合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数值的变化,合理调整养护工作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值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陈勇军,吴辰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桥隧工程,2019(07):238-239.
[2]陈强.水工结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处理[J].工程技术,2019(14):214.
[3]郭炜.水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检测[J].水利水电快报,2019,28(19):27-28.
[4]林慧.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J].混凝土,2019(04):102-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