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三轮专题复习(安徽专用)训练题型十九探究型综合实验题.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题型十九探究型综合实验题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
1.(2013·安庆模拟)草酸(H
2C
2
O
4
)是一种弱酸,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
某同学查
资料得知“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他将菠菜研磨成汁,热水浸泡,经过滤得到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沉淀备用,然后对生成的沉淀进行探究。
(1)草酸盐溶液呈弱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对生成的沉淀进行定性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CaCO
3
;
假设2:既存在CaCO
3,也存在CaC
2
O
4
;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基于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1 mol·L-1 H
2SO
4
、0.1 mol·L-1盐酸、0.01 mol·L-1 KMnO
4
溶液、澄清石灰
水。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沉淀中有CaCO
3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于假设3,另一位同学对生成的沉淀进行定量探究。
用稀盐酸溶解生成的沉淀,并加水配制成100 mL溶液。
每次准确移取25.00 mL该溶液,用0.010 mol·L-1 KMnO
4
标准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 mL。
若菠菜样品的质量为m g,则菠菜中草酸及草酸盐(以C2O2-4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2)结合假设1和2,可确定假设3。
在填写表格时要注意表中已经给出部分结论,要按照题给信息进行分析。
(3)n(MnO-4)=V×10-5mol,25.00 mL
溶液中C
2O2-
4
的物质的量为2.5V×10-5 mol,则100 mL溶液中C2O2-4的物质的
量为V×10-4mol,即该菠菜样品中C2O2-4的总物质的量为V×10-4mol。
菠菜中
C 2O2-
4
的质量为88×V×10-4g,则其质量分数为
8.8×10-3V
m
×100%。
答案(1)C
2O2-
4
能发生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
(2)①只存在CaC
2O 4
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足量0.1 mol·L-1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取步骤1的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洁净
试管中,再滴加几滴0.01 mol·L-1
KMnO
4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沉淀中有
CaC
2
O
4
,结合步骤1,知假设2成立
(3)8.8×10-3V
m
×100%
2.(2013·马鞍山模拟)一位学生对铁与氧化铁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
假设1:产物为FeO;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
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铁的三种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铁最稳定,氧化亚铁最不稳定,常温下极易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铁(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
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
该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铁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请你帮助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按如图装置连接好仪器(暂不装入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称取1 g还原性铁粉和5 g氧化铁粉末,混合均匀后平摊在玻璃管中部。
③松开两个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夹上弹簧夹a,并开始加热药品。
④大约4分钟左右,棕色粉末全部变黑;再夹上弹簧夹b,然后停止加热,等到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倒出黑色粉末。
(4)现提供如下药品,验证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
磁铁、稀盐酸、KSCN 溶液、酸性KMnO
4
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5)实验结论:铁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
检验Fe
3O
4
时,一是要利用它的磁性排除
Fe
2O
3
、FeO的干扰,二是要检验+3价铁离子的存在,排除铁的干扰。
答案(1)产物为Fe
3O 4
(2)Fe与Fe
2O
3
反应的产物为Fe
3
O
4
(表述合理即可)
(3)①夹上弹簧夹a,松开弹簧夹b,微热玻璃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不漏气③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待玻璃管里的空气被排完了
(4)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黑色粉末在空气中不变色,且能被磁铁全部吸引,说明黑色粉末中没有FeO
步骤2: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振荡使粉末溶解,然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有气泡冒出,溶液变红色,说明铁粉过量,生成物为Fe
3
O
4
(5)Fe+4Fe
2O
3
=====
高温
3Fe
3
O
4
3.(2013·成都联考)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
实验Ⅰ: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
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 MgCO3·y 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Ⅱ将实验Ⅰ中收集
到的气体点燃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
火焰
①气体成分为
________
实验Ⅲ②取实验Ⅰ中的③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
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MgCO
3
实验Ⅳ取实验Ⅰ中的澄
清液,向其中加
入少量CaCl
2
稀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溶液中存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Ⅰ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
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
实验后装置A增重1.8 g,装置B增重8.8 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饱和NaHCO
3
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生成H
2
和白色不溶物,白色不溶物
可能是Mg(OH)
2或MgCO
3
或[x MgCO3·y Mg(OH)2]。
(2)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
火焰的是氢气;MgCO
3
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加入氯化钙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O2-
3。
(3)浓硫酸增重说明生成物中有H
2
O,
碱石灰增重说明生成物中有CO
2,且Mg(OH)
2
与MgC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溶液中存在HCO-
3H++CO2-
3
和H
2
O H++OH-,Mg与H+反应生成H
2
和
Mg2+,Mg2+与CO2-
3、OH-反应生成沉淀Mg(OH)
2
·2MgCO
3
,两平衡均正向移动。
答案(1)Mg(OH)
2
(2)①氢气②稀盐酸(合理均可) ③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④CO2-
3
(3)2MgCO
3·Mg(OH)
2
或Mg(OH)
2
·2MgCO
3
或Mg
3
(OH)
2
(CO
3
)
2
(4)NaHCO
3溶液中存在平衡:HCO-
3
H++CO2-
3
、H
2
O H++OH-;Mg和H+反
应生成H
2和Mg2+,Mg2+跟OH-、CO2-
3
反应生成难溶物Mg(OH)
2
·2MgCO
3
,则H+、
OH-、CO2-
3
的浓度均减小,促使上述两平衡均向右移动
4.用纯碱和双氧水混合可制作新型液体洗涤剂(2Na
2CO
3
·3H
2
O
2
),它具有杀菌消
毒去油污的能力且不会污染水源。
(1)检验这种新型洗涤剂中金属阳离子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洗涤剂中的双氧水可以将废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同时生成NH
3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配制洗涤剂的水中含有铁离子,不仅会削弱洗涤剂的去污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杀菌作用。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学习小组为定性探究铁离子对这种新型洗涤剂的不良影响,取该洗
涤剂100 mL,加入25 gFeCl
3
固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用贮气瓶收集气体。
请选用下列试剂和实验用品完成气体成分的探究过程:0.10 mol·L-1
NaOH溶液、8.0 mol·L-1 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0.01 mol·L-1 KMnO
4
溶
液、BaCl
2
稀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小木条、酒精灯、火柴、洗气瓶。
①提出假设:对该气体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气体是O
2
;
假设2: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假设3:气体是CO
2。
②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在下表中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将气体依次通入盛有________、________的
洗气瓶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种新型液体洗涤剂的阳离子为Na+,可用焰色反应进行检验。
(3)铁离子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从而导致过氧化氢分解而失效;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使洗涤剂失去去污能力。
(4)①该无色无味气体或是氧气、或是二氧化碳、或是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最后通过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
答案(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洗涤剂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合理即可)
(2)H
2O
2
+CN-+H
2
O===HCO-
3
+NH
3
(3)2H
2O
2
=====
Fe3+
2H
2
O+O
2
↑,铁离子会加速H
2
O
2
分解,使洗涤剂失去杀菌作用;
2Fe3++3CO2-
3+3H
2
O===2Fe(OH)
3
↓+3CO
2
↑,Fe3+与CO2-
3
水解相互促进,使洗
涤剂失去去污能力
(4)①CO
2和O
2
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澄清石灰水8.0 mol·L-1 NaOH溶液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最后一个洗气瓶的出口处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木条复燃,则假设1成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复燃,则假设2成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不复燃,则假设3成立
5.(2013·合肥模拟)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
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
(CuCl
2·2H
2
O)。
(1)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
2
反应转化为固体I(加热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浓盐酸不能顺利滴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Ⅳ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uCl
2溶液转化为CuCl
2
·2H
2
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
黄色。
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
2O)2+
4
(aq)蓝色+4Cl-(aq)CuCl2-
4
(aq)黄色+4H
2
O(l)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uCl
2溶液得到CuCl
2
·2H
2
O的过程中要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④氯气有毒,必须要进行尾气吸收。
(2)②变为蓝色即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以加水,增大产物的浓度,也可以加AgNO
3
溶液消耗Cl-,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3)Cu2+易发生水解,加热促进水解,同时HCl易挥发,也促进水解,故直接加热最终得不到氯化铜晶体。
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MnO
2+4H++2Cl-=====
△
Mn2++Cl
2
↑+2H
2
O
③分液漏斗的上口瓶塞没有打开(或小孔和凹槽没有对准)
④NaOH溶液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①K=
c(CuCl2-
4
)
c[Cu(H
2
O)2+
4
]·c4(Cl-)
②加水稀释AgNO
3
溶液
(3)抑制铜离子的水解,提高产品的产率(或纯度)
化学驿站:像考试那样完成练习
请老师给你设定一个时间,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问题。
回答问题时,不能查阅书本。
你能完成所有问题吗?通过这样的训练,你是否对时间的运用更有效率了?哪些专题还需要重新复习?将你的测试结果让老师检查一下,请老师对你的回答做一个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