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中地理试卷分类汇编极地地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
1.(日照)南极大陆是神奇而神秘的大陆,存在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有关我国在南极洲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B. 6月22日,昆仑站极昼最长
C.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位于东半球
D. 三个考察站都建在南极大陆上
(2)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定居。

不属于主要原因的是()
A. 寒冷干燥
B. 世界“风库”
C. 污染严重
D. 冰雪覆盖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A、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故A错误;B、6月22日,昆仑站极夜最长,故B错误;C、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位于西半球;中山站的经度约为80°E,位于东半球,故C正确;D、长城站建在南极半岛上,昆仑站、中山站在南极大陆上,故D 错误。

依据题意。

故选:C(2)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永久定居,主要是因为气候极其寒冷、南极地区风太大、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故选:C
【点评】(1)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

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站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读南极地区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濒临大西洋
B. 1月至2月去南极考察,此时南极处于暖季,白昼长
C.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气温最低,其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
D. 南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说明这里曾处于较低的纬度
【答案】 A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从图中可知,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濒临印度洋;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

3.【精讲精析】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读两极地区图和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
B. 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C. 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
D. 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向
(2)极地地区是天然的实验室,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①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但是B地区比A地区更冷
②酷寒、干燥、烈风是B地区的气候特征
③由于降水量少,两地区的淡水资源都不丰富
④两地区都有巨大的科考价值,我国在建的罗斯海新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⑤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环绕B地区一圈,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⑥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3)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5)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答案】(1)D
(2)D
(3)D
(4)A
(5)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②是高山高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寒带气候,图中的②③④三地人口稀疏;
(2)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
(3)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西亚的伊拉克是椰枣的主要出产国,其产量居世界首位,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1)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2)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4.读“南极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 66.5ºS,45º E
B. 66.5ºS,45ºW
C. 66.5º N,45ºE
D. 66.5ºN,45ºW (2)①点位于②点的方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答案】(1)B
(2)C
【解析】【解答】(1)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南极地区俯视图;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及图中0°经线的位置,可判定,①点的经度为45°W;依据南极洲的位置范围,可判
定,图中①线为南极圈,其纬度为66.5°S;由此可知,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45°W.依据题意,故选B.(2)读图分析可知,此图为南极地区俯视图,依据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及图中0°经线的位置,从经度看,①位于②的西方;从纬度看,①位于②的北方;由此可知,①点位于②点的西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
【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5.下列特征不是描述南极的是()
A. 世界屋脊
B. 冰雪高原
C. 风库
D. 白色沙漠【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终年严寒,有“冰雪高原”、“风库”、“白色沙漠”之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6.(抚州)我国选建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 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 此时正是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 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 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答案】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

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

故选:C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停地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夹角为66.5°。

因此,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不同位置时,阳光的直射点位置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离太阳直射点较近,出现了极昼。

南极圈内离太阳直射点较远,出现了极夜。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与之相反。

因此极圈以内有特殊的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洲的气候,考查极昼、极夜的时间,题目较容易。

7.(淮安)近日,某旅游公司正策划组织“南极旅游”,计划于今年11月份出发前往南极地区。

该公司选择此时间赴南极地区旅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11月到次年3月事南极地区的暖季
B. 11月份前往南极地区可以看到极夜现象
C. 11月份前往南极地区可以看到成群的北极熊
【答案】A
【解析】【分析】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候较为温和,加上有极昼现现象,便于观察,所以去南极考查选在这个时间。

故选:A
【点评】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

近些年来,去北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也络绎不绝。

考查11月份出发前往南极地区的原因。

8.(保定)如图是“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甲地所属大洲是()
A. 欧洲
B. 亚洲
C. 北美洲
D. 非洲(2)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根据大洲分布及相对位置判定,图中甲是亚洲,根据题意。

故选:B(2)根据题干可知,该地经纬网为北半球,根据北纬向北增大,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
北方;图中经度甲大于乙,位于乙的东面。

由此得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结合选项。

故选:A
【点评】(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解答该题时,一定要观察七大洲的分布,为基础题。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此题考查的是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属于基础题型。

9.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储在两极地区,这说明()
A. 两极地区气候酷寒
B. 两极地区降水丰富
C. 两极地区是降雪最丰富的地区
D. 两极地区都是海拔最高的地区
【答案】 A
【解析】【分析】南北极地区全年严寒,没有什么降水,降雪,故BC错误,南极地区平均海拔最高,而北极不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10.(东营)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

读图,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C. 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答案】D
【解析】【分析】A、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考察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考察站有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北)、中山站、昆仑站;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考察站、动物、淡水资源及其气候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酷寒、烈风,神秘的南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高
B. 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缺乏
C. 为保护南极环境,科学考察人员应把垃圾带回处理
D. 为了经济发展,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故A错;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但南极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故B错误;为保护南极环境,科学考察人员应把垃圾带回处理,故C正确;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为了经济发展,应大力保护,合理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故D错。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两极地区都是大部分位于极圈内,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有面积广阔的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气温最低的大陆,覆盖着两千多米厚的冰雪,有“冰雪大陆”的称号;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极地处的季节相反,所以科学考察的时间也不同,北极地区最佳时间是6-8月,而南极地区最佳时间则是气温最高的12月-次年的2月.
12.(威海)白色(冰雪)是北极地区原有的主色调,白色的外表,蕴藏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科考价值。

读图完成下题。

(1)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地震海啸
B. 全球变暖
C. 板块的运动
D. 注入的河水大增
(2)当黄河站的科考队员进入一年中考察最忙的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非中小学正放暑假
B. 威海迎来旅游旺季
C.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D. 北极熊正在休眠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蓝色海洋面积扩大。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
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故选:B(2)黄河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在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短暂的暖季,并且处于极昼,便于科学考察。

又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A、南非位于非洲南端,属于南半球,当北半球为夏季时,南非是冬季,因此中小学应放寒假,故A不正确;
B、威海市为山东省港口城市,位于北半球,是夏季,受海洋影响气温较低,因此是避暑胜地,故B正确;
C、北半球为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C不正确;
D、北极熊休眠的季节是冬季,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1)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

13.(淮安)关于南北两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都以陆地为主
B. 都以海洋为主
C. 代表性的动物都是企鹅
D. 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答案】D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

近些年来,去北极地区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也络绎不绝。

故选:D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特点和意义。

14.(昭通)下列关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极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
B. 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一致
C. 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D.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洲,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
【答案】C
【解析】【分析】A、极地地区降水稀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极地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出现的时间相反,故不符合题意;C、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5.(赤峰)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C. 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D. 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7月~9月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A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故B叙述正确;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C叙述正确;
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6.(郴州)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
B. 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
C. 大量捕杀企鹅,享用企鹅美食
D. 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答案】 A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一南极洲,因此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保护南极环境,故选A。

17.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2018年1月,我国宣布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2月,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在南极洲罗斯海难言岛上正式选址莫基。

读“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左图)和“南极洲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
B. 该路线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C. 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D. 该路线因为路程短,可以全年通航
(2)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B. 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
C. 两极的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
D. 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D
(2)D
【解析】【分析】南北两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中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沿途先后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因为经过北极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有大面积的结冰,不能通航,故该项说法符合题意。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故A错误;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故B错误;南极的科学考察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是南极的暖季,适合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