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②生活中常用小苏打作发酵粉;③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④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⑤高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⑥工业上常用硅制造光导纤维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
B
2.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参考答案:
答案:D
3.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Y与Z 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Z2T 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五种元
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 Y的单质易与R、T的氢化物反应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
D. 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参考答案:
B
【分析】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结合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知,Z的原子半径最大,X的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均最小,则X为H元素;由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R为第二周期的C元素;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则Z为Na元素,Y为O元素,Z与T形成的Z2T 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T 为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R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T为S 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Y<Z,而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Y>Z,故A错误;
B.Y的单质为氧气,与C的氢化物能够发生燃烧反应,与S的氢化物能够反应生成S和水,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故C错误;
D.由H、C、O、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仅仅为NaHCO3,可能为有机盐且含有羧基,溶液不一定为碱性,可能为酸性,如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答案选B。

4.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金属Al放入NaOH 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
B.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气体变为无色,有液体进入试管: 3NO2 + H2O = 2HNO3 + NO
C.淀粉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溶液变蓝:
2 I-+ H2O2 + 2H+ =2H2O + I2
D.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 Al3+ +2SO42- + 2Ba2+ + 3OH— = 2BaSO4↓ + Al(OH)3↓
参考答案:
D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C.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
D.c(H+)/c(OH-)=1×1014的溶液:Ca2+、AlO2-、I-、NO3-
参考答案:
A

6.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B.
C. D.
参考答案:
B
7.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结论
原溶液中有SO
原溶液中无NH
B

8. 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A.HNO3 B.H2O2 C.KClO3 D.Na2O2
参考答案:
D

9. 把3体积的二氧化氮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饱和NaHCO3②浓硫酸
③Na2O2的装置中,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
A、1体积的NO
B、2体积的NO2和0.5体积的O2
C、2体积的O2
D、0.25体积O2
参考答案:
D
10.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个数为0.4N 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CHO所含的原子总数是0.2N A
C.a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为(a/16)N A
D.3.2 g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是0.1N A
参考答案:
B

11. 航天飞机用高氯酸铵(NH4ClO4)与铝粉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s) = N2(g) + 4H2O(g) + Cl2(g) + 2O2(g)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B.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C.由铝粉引发该反应,所以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答案:C
12.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D.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高温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
参考答案:
答案:D
13. (2008·海南卷)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B.40%
C.50%
D.66%
参考答案:
D
由题意知X和Y是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的,故可取X和Y各1 mol,设X 的转化量为a mol:
X + 2Y 2Z
起始: 1 mol 1 mol 0
转化: a mol 2a mol 2a mol
平衡:(1-a)mol (1-2a)mol 2a mol
到达平衡后,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1-a) mol+(1-2a)mol]∶2a mol=3∶2,解得a=1/3。

则Y的转化率=2a mol/1
mol=2/3,最接近65%。

1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B.H2O2的电子式
C.氨分子的结构式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C

15. 目前人类已发现几千万种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SO2(氧化物)B.碘酒(单质)C.HNO3(含氧酸)D.氯水(混合物)
参考答案:
B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若含有氧元素则为含氧酸,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碘酒是酒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不是单质,故B错误;
C、硝酸属于含氧酸,故C正确;
D、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物质的分类的题目,熟记各种类型的物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
⑵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⑶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⑷本实验装置图中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⑸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
⑹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6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________,1 mol化合物Ⅲ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______mol O2。

(2)化合物IV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写出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并写出由化合物IV反应生成化合物V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化合物Ⅱ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1 mol 化合物Ⅱ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化合物Ⅱ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Ⅱ难溶于水
D.化合物Ⅱ分子间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结构为
(4)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I,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VI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VI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

(5)和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10H10O2 11.5 (2)HOCH2CH2COOH
HOCH2CH2COOH CH2=CHCOOH+H2O (写分子式不给分)
(3)BC (漏选给一半分,错选不给分)
(4)OHCCH2 CH2CHO
(5)取代反应(每空2分)
18. (17分)下图是对一种废旧合金各成分(含有Cu、Fe、Si 三种成分)进行分离、回收再利用的工业流程,通过该流程将各成分转化为常用的单质及化合物。

已知相关溶度积常数:298K时,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1.9×10-13,根据上面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Ⅰ、Ⅱ、Ⅲ指的是。

(2)加入过量FeCl3溶液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化学方程
式:。

(3)过量的还原剂应是,溶液b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4)①向溶液b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用Xmol/LKMnO4溶液处理溶液b,当恰好反应时消耗KMnO4溶液YmL,则最后
所得红棕色固体C的质量为(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5)常温下,若溶液c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浓度相等,向溶液c中逐滴加入KOH溶液,则三种金属阳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填金属阳离子)(6)最后一步电解若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析出固体B的质量为Zg,同时测得阴阳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则阳极生成的最后一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用含Z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过滤(1分)
(2)2FeCl3 +Fe = 3FeCl2(2分), 2FeCl3 + Cu= 2FeCl2 +CuCl2(2分)
(3)Cu粉(1分) Cu2+,Fe2+ (各1分)
(4)①MnO4- + 5Fe2+ + 8H+= Mn2++ 5Fe3++4H2O(3分)②0.4XY克(2分)
(5)Fe3+>Cu2+>Mn2+(2分)(6)22.4Z/64L (2分)
19. (6分)在等闻等容条件下,某气体反应aA(g)+bB(g)gC(g)+hD(g),达平衡。

现考虑达平衡的两条途径Ⅰ和Ⅱ:
Ⅰ: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a摩,b摩
Ⅱ: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2a摩,2b摩
论问,当a+b=g+h时,两条途径最终实现的平衡态是否相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相同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