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原理》统设课期末复习(朱明zhubob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间关系。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4
1、工厂照明试验 • 结论:照明度与生产率无直接关系 2、继电器装配试验 • 结论:督导方法改变,员工态度改善,产量提高 3、谈话研究 • 结论:员工业绩与环境、本人和群体有关 4、观察试验 • 结论:存在“非正式组织”并影响组织的效率 • 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
• 学历:本科、MBA, • 专业:汽车维修与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 职业资格与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 管理科 学研究院特约讲师、 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讲师。客座 任教:大学、 技师学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评及企 业内部职业培训。Q号657555589
《现代管理原理》期末复习
主讲:朱明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管理学基础 2006足常乐,历经兵农工商学。 • 历经:兵团开车,地方修车,企业管理:技术、运营、
物流、安全、保卫,
• 职任:客运站长、 公司经理, 集团技术总监, 总经理 及法人代表。 ((本人教学资料搜索:朱明zhubob(需要资料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 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 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众多的学派。 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相互பைடு நூலகம்响和相互 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作 “管理理论的丛林”。其中的主要学派有:管理过程 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 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6
第三章 计划
一、计划的含义 • 计划职能是最基本职能 •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
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7
二、计划工作的性质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经济、非经济的利益或损耗) 5、灵活性 6、创造性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4
案例分析题
•
通常,案例分析有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式和问
答题式。
• 前一种,要求根据案情选择正确选项;
• 后一种,要求结合案情给出分析说明,没有标准答 案,自圆其说即可。对于后者分析思路如下:
• 一、分析案例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
• 二、简述与案例相关的主要概念,及具体要点。
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 因素的影响。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5
六、企业再造
• 1993年,迈克尔·海默与杰姆斯·钱皮合著了 《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 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阐述了生产流程、组织 流程在企业决胜于市场竞争中的决定作用,提出 了应对市场变化的新方法——企业流程再造。
考试题型
说明: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方式
• 一、单项选择 (20分) • 二、多项选择 (10分) • 三、判断正误 (10分) • 四、案例分析 (60分) • 案例分析要点如下: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3
案例分析要点
• 1、管理者与管理技能(第1章) • 2、沟通与人事制度(第14章) • 3、企业文化建设(第2章) • 4、控制方法与控制措施(第12章) • 5、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应用(第13章) • 6、领导风格与授权(第9章)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2
四、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 士气。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3
• 五、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 霍桑试验(于1924年开始)在美国西方电
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 • 目的:研究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率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1
三、企业文化理论及功能
•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伯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 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 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2)制度文化 (3)物质文化
• 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 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 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幅射作用。
• 三、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已的观点,紧靠 案例内容和相关实例展开分析。
• 只要你把案例中涉及的管理原理提出来就能得分。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5
目录
• 本课程共五篇,13章。 • 第一篇 总论【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 第二篇 计划【 计划、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决策】 • 第三篇 组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 • 第四篇 领导【领导、激励、沟通】 • 第五篇 控制【控制基础、控制系统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6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 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7
二、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9
(三)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 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 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 实行职能工长制 6、 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0
二、现代管理理论(即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4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1、《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贡献:管理从经验变成科学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 替传统的管理。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4
1、工厂照明试验 • 结论:照明度与生产率无直接关系 2、继电器装配试验 • 结论:督导方法改变,员工态度改善,产量提高 3、谈话研究 • 结论:员工业绩与环境、本人和群体有关 4、观察试验 • 结论:存在“非正式组织”并影响组织的效率 • 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
• 学历:本科、MBA, • 专业:汽车维修与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 职业资格与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 管理科 学研究院特约讲师、 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讲师。客座 任教:大学、 技师学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评及企 业内部职业培训。Q号657555589
《现代管理原理》期末复习
主讲:朱明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管理学基础 2006足常乐,历经兵农工商学。 • 历经:兵团开车,地方修车,企业管理:技术、运营、
物流、安全、保卫,
• 职任:客运站长、 公司经理, 集团技术总监, 总经理 及法人代表。 ((本人教学资料搜索:朱明zhubob(需要资料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 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 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众多的学派。 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相互பைடு நூலகம்响和相互 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作 “管理理论的丛林”。其中的主要学派有:管理过程 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 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6
第三章 计划
一、计划的含义 • 计划职能是最基本职能 •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
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7
二、计划工作的性质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经济、非经济的利益或损耗) 5、灵活性 6、创造性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4
案例分析题
•
通常,案例分析有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式和问
答题式。
• 前一种,要求根据案情选择正确选项;
• 后一种,要求结合案情给出分析说明,没有标准答 案,自圆其说即可。对于后者分析思路如下:
• 一、分析案例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
• 二、简述与案例相关的主要概念,及具体要点。
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 因素的影响。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5
六、企业再造
• 1993年,迈克尔·海默与杰姆斯·钱皮合著了 《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 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阐述了生产流程、组织 流程在企业决胜于市场竞争中的决定作用,提出 了应对市场变化的新方法——企业流程再造。
考试题型
说明: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方式
• 一、单项选择 (20分) • 二、多项选择 (10分) • 三、判断正误 (10分) • 四、案例分析 (60分) • 案例分析要点如下: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3
案例分析要点
• 1、管理者与管理技能(第1章) • 2、沟通与人事制度(第14章) • 3、企业文化建设(第2章) • 4、控制方法与控制措施(第12章) • 5、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应用(第13章) • 6、领导风格与授权(第9章)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2
四、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 士气。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3
• 五、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 霍桑试验(于1924年开始)在美国西方电
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 • 目的:研究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率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1
三、企业文化理论及功能
•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伯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 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 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2)制度文化 (3)物质文化
• 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 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 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幅射作用。
• 三、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已的观点,紧靠 案例内容和相关实例展开分析。
• 只要你把案例中涉及的管理原理提出来就能得分。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5
目录
• 本课程共五篇,13章。 • 第一篇 总论【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 第二篇 计划【 计划、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决策】 • 第三篇 组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 • 第四篇 领导【领导、激励、沟通】 • 第五篇 控制【控制基础、控制系统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6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 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7
二、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9
(三)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 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 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 实行职能工长制 6、 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10
二、现代管理理论(即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学基础 2006年8月-12月】
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4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1、《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贡献:管理从经验变成科学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 替传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