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是否放置引流对盆腔淋巴囊肿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是否放置引流
对盆腔淋巴囊肿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是否放置引流对盆腔淋巴
囊肿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
3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按照盆腔是否放置引流管分为未引
流组和引流组,观察两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情况。
结果引流组患者的囊肿发生率明显低
于未引流组,且囊肿直径明显小于未引流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放置盆腔引流管可有效降低盆腔淋巴
囊肿的发生率,且形成囊肿较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引流;盆腔淋巴囊肿
目前临床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加,多数患者采用根治性宫颈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
治疗,随着越来越多的的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囊肿的患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
为研究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有效方法,我院选取收治的子宫颈
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按照盆腔是
否放置引流管分为未引流组和引流组,观察两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3.2±2.6)岁,疾病类型:其中宫颈癌27例,子宫内膜癌3例,按照盆腔是
否放置引流管分为未引流组和引流组,每组各15例,两组在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
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缘上切口,刺入气腹针注入CO2,保持压力约13mmHg,经穿刺点刺入套管针置入腹
腔镜,腹腔探查,在腹腔镜下麦氏点以及“反麦氏点”部位作穿刺孔,置入套管,建立操作通道;然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打开后腹膜,暴露生殖股神经以及闭孔神经,按照顺序依次清
除髂总、髂外、腹股沟深、髂内以及闭孔淋巴结;使用超声刀凝切圆韧带、剪开阔韧带前叶、高位结扎骨盆漏斗韧带、电凝及切断子宫动脉,游离输尿管,打开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分离
直肠至宫颈外口;在宫颈外口边缘3cm处切开阴道壁,取出子宫,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
放置引流管,其中15例患者放置引流管,其余15例患者未放置引流管。
检查膀胱后壁无损
伤及创面无渗血后,缝合盆底腹膜、穿刺孔,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术后7天后
行B超检查判断淋巴囊肿形成的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引流组患者的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引流组,且囊肿直径明显小于未引流组,两组对比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淋巴囊肿形成情况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逐渐在临床普及,临床评价腹腔镜下治疗恶性肿瘤的根治效果主要包括两大要素,一是手术切除范围是否足够,二是淋巴结是否彻底清除[2]。
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膀胱以及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治疗,且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以及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异[3]。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术中术野清晰,利于精准定位,器械精细操作,可有效减少损伤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第二,腹腔镜下手术可先止血再分离,可大大降低出血量;第三,术中对盆腹腔的脏器干扰较小,利于预防患者术后发生盆腔脏器粘连;第四,腹腔镜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可早期就下床活动,利于恢复术后膀胱以及直肠功能[4]。
由于女性的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等生殖器官均富含丰富的淋巴管,腹膜后容易留下死腔,行盆腔淋巴清扫术,造成原有的淋巴循环紊乱,淋巴液回流发生障碍,下肢回流的淋巴液由淋巴管切缘流出,滞留在盆腔局部形成淋巴囊肿[5]。
术中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方法主要包括3种,第一,术中结扎髂外淋巴组织以及闭孔窝淋巴组织断端;第二,开腹腹膜,将腹腔与腹膜外间隙联通,使回流淋巴液参与腹腔液循环,减少淋巴液聚集;第三,术后双侧盆髂区充分引流,放置引流管引出淋巴液,可有效降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
确诊淋巴囊肿后,小于4cm的囊肿无需特别治疗,可外敷中药自行吸收,若囊肿较大,则需要行手术穿刺引流,并给予抗感染治疗[6]。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的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且囊肿直径明显小于未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充分肯定了放置引流管对于预防形成临床囊肿的临床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囊肿多数在术后5-8天左右形成,适当延长引流的时间,利于将汇集在盆腔当中的淋巴液完全引出[7]。
综上所述,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放置盆腔引流管可降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且形成的囊肿较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敏.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79-80.
[2]Beksac Alp Tuna,Ahlering Thomas E,Paulucci David J,etc.Lymph node yield dur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does not impact rate of biochemical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seminal vesicle invasion and node-negative disease[J].Urologic oncology,2018,36(6):164-170.
[3]冯晔.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宫颈癌的疗效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4):685-686.
[4]李永川,祁青玲,宋文萍,等. 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开放盆腹膜以及延长盆腔引流时间对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8):18-19.
[5]罗少连.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伴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3):177-178.
[6] FernandezCarlos M,LevineElliot M,DiniMorteza,etc.Predictive 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Sonography for Staging of Endometrial Neoplasia[J].Journal of Diagnostic Medical Sonography,2018,34(6):496-500.
[7]刘玲辉,刘晓岚,陈志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宫颈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