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9: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选择题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气体及浮悬其中的液态和固态杂质所组成。
据此完成1~2题。
1.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 )
A.氧气、氮气和干洁空气B.二氧化碳、水汽和杂质
C.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D.氮气、水汽和干洁空气
2.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表现在( ) A.臭氧增多B.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水汽增多D.氧气增多
读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回答3~5题。
3.该大气成分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
C.臭氧D.水汽
4.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D.外层大气
5.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该大气成分的浓度降低。
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大气透明度提高B.大气透明度降低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D.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7.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D.Ⅲ层
8.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 ℃~20 ℃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9~10题。
9.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
1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B.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C.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D.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读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某种气体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回答11~12题。
11.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臭氧
C.氮D.氧
12.造成该大气成分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①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②过度砍伐森林③大量使用煤等矿物燃料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3.读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大气成分是:A________,B________。
其中B的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主要成分分布在__________层。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
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使得干洁空气中的________含量增多;由于________工业的发展,释放到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破坏了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________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14.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层是________层,为什么说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__________。
该层因__________________而有利于高空飞行。
(2)A层是________层,该层的热量直接来自__________,其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原因是________,该层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
(3)C层是________层,该层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活动导致其成分增加或减少的是________层和________层。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2.『答案』 B
『解析』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如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再如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不断增加,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其含量不断减少。
3~5『答案』 3.C 4.B 5.C
『解析』读图可知,该大气成分在20~30千米高度范围内浓度最高,该高度范围是平流层,该大气成分最可能是臭氧;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减少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6.『答案』 B
『解析』①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排除①;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排除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②曲线正确。
7.『答案』 D
『解析』Ⅲ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若干电离层(在80~500千米高空),其带电粒子会反射无线电波。
8.『答案』 C
『解析』“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其最低气温约-80 ℃。
9.『答案』 D
『解析』对流层上冷下热,对流旺盛,有利于成云致雨,A、C两项不符合题意;对流层大气中,水汽、杂质含量多,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B项不符合题意;云雨的产生与二氧化碳含量无关,D项符合题意。
10.『答案』 A
『解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11.『答案』 A
『解析』据图中纵坐标的含义可知,该气体浓度很低,说明该气体属于大气中的微量成分,故排除C、D两项;工业革命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臭氧含量减少,故A项正确,B项错误。
12.『答案』 B
『解析』过度砍伐森林、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13.『答案』(1)氮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2)CO2O3平流
(3)CO2制冷氟氯烃紫外线
『解析』可根据干洁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
14.『答案』(1)平流臭氧含量多,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2)对流地面对流上冷下热复杂多变
(3)高层大气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
(4)对流平流
『解析』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该层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得以向上输送,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中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不仅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而且使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该层下冷上热,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加上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有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其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故而能反射无线电波;目前,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随着制冷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氟氯烃,破坏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