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大田高产栽培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蹄是贵港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以其个大、体形扁圆、色紫红、皮薄蒂平、肉嫩渣少、松脆爽口、汁多清甜而久负盛名。
可作水果、蔬菜,也可加工罐头或制作马蹄粉,生食或熟食均可,营养丰富,具有清凉解毒之效,因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1]。
一般产量63750kg/hm 2,最高达76635kg/hm 2,创产值逾18万元/hm 2,纯收入逾15万元/hm 2,
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
1选种和培育壮秧1.1选用良种
贵港市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广西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组培而成的桂蹄1号,生育期130~140d ,株高100~130cm ,该品种具有植株生长势强、种苗不带病毒、抗逆性好、大果率高、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2]。
1.2秧田准备
组培苗幼苗较弱、矮小,不能直接用于大田生产,必须
经过二段育苗移植,培育多分蘖的壮苗才能移到大田[3]。
秧田选择水源丰富、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前茬种植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田块,每1hm 2大田秧苗需一段秧田22.5m 2、二段秧田900m 2。
育苗前15d 撒施生石灰225kg/hm 2消毒,再灌水沤田。
种植前一天,把田水放浅,撒施硫酸钾复合肥作基肥,一段秧田用量750kg/hm 2,二段秧田用量900kg/hm 2,再耙匀整平待用。
1.3育苗
组培苗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育苗,每种植1hm 2大田需要组培小苗约3000株。
一段育苗:插前起畦,畦面宽100cm 、高10cm ,从培养袋取出组培苗后,按每蔸5~7株苗,规格为20cm×20cm 直接插植到一段秧田里。
插植后及时插竹
片搭小拱棚盖无色薄膜和灌浅水层,若遇低温阴雨天气过后,气温突然回升,要揭两头膜以通气,防止死苗。
当秧苗生长成活后7~10d ,方可拆去小拱棚,以锻炼幼苗。
插植后以灌浅水为主,有利于组培苗发根。
秧田追肥:施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 2,每隔10~15d 施肥1次,连施2~3次。
二段育苗:当秧苗长到40~50d ,苗高70cm 时,带土移苗到二段田,种植规格为30cm×30cm ,尽量浅插,插稳即可。
二段秧苗分蘖时以保持浅水2~3cm 为宜,以后随着秧苗生长加快,逐步回水3~4cm 。
追施秧苗肥,一般追施3次:第1次栽后10d ,施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 2
;第2次隔10~15d
施硫酸钾复合肥375kg/hm 2+硫酸钾75kg/hm 2;第3次再隔10~15d 施硫酸钾复合肥450kg/hm 2+硫酸钾75kg/hm 2,以促进早生快发,移栽前10d 停止施肥炼苗。
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病虫害,可在移植1周前喷送嫁药1次,用戊唑醇
300mL/hm 2+丙环唑300mL/hm 2+90%多菌灵300mL/hm 2+98%磷酸二氢钾750g/hm 2混合对水1125kg/hm 2喷施。
2大田栽培2.1大田准备
马蹄田宜选择避风向阳、耕层较浅、质地疏松、肥力中上、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灰泥田或肥沃的黄泥田种植。
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一犁两耙,使田土耙匀耙平即可。
最后一次耙田时,基施腐熟鸡粪22.5t/hm 2+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 2+硼锌铁镁肥75kg/hm 2,混合撒施,耙后使土松软
平整。
2.2起苗
起苗前,若秧苗过高,将末梢头割去,留叶状茎高40~50cm ,防止栽后风吹摇动植株,影响扎根或被风吹倒伏[4]。
并将剪下的末梢全部拿到田埂上烧毁,防止病菌在大田间传播蔓延。
将马蹄苗带土拔起,要求细拔轻放,以防止叶茎折断和破裂。
如果主根过长,应剪去主根茎较长部分,留根约2cm ,防止插时根系浮在田面,不利于结荠。
起苗选择在阴天
或晴天的下午进行,要当天起苗当天种植。
2.3定植
定植的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定植原则为早栽,田肥宜稀;迟栽,田瘦宜密。
插植的密度和深浅根据定植的时间和土壤肥力决定。
若定植早,田土肥,应稀植,株行距为40cm×43cm ,栽植6万株/hm 2,入土8~10cm ;反之,则应密植浅插,株行距为40cm×40cm ,栽植6.3万株/hm 2,入土6~8cm 。
插植时,要顺手将根旁泥土抹平,插完后回1层定根浅水促进成活。
2.4田间管理
2.4.1追肥。
平衡施肥应掌握“前稳、中控、后攻”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进行施肥[5]。
①返青肥。
定植后7~10d ,施硫酸钾复合肥(15-15-15)750kg/hm 2。
②分蘖肥。
于8月中下旬施肥,结合除草施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 2。
③壮苗肥。
9月上旬施肥,施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 2+硫酸钾75kg/hm 2。
④结荠肥。
9月下旬施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 2+地王150kg/hm 2+硫酸钾75kg/hm 2。
⑤球茎膨大肥。
10月中旬,施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 2+地王150kg/hm 2+硫酸钾150
kg/hm 2。
⑥球茎膨大后期肥。
在球茎膨大肥施后15~20d ,为
摘要总结了马蹄大田高产栽培新技术,包括选种、育苗、大田栽培、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贵港市的马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马蹄;高产;大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6-0139-02
马蹄大田高产栽培新技术
曾桂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贵港537100)
作者简介
曾桂宁(1965-),女,广西贵港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2-21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6期139
. All Rights Reserved.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6期
(上接第137页)
后,应减少通风量,以利于辣椒的开花和果实膨大。
当夜间棚温低于10℃时,棚周围可围草苫,当最低温在5℃以下时,要及时采摘上市。
2.5.2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缓苗水1次,缓苗后中耕2~3次。
开花后每10~15d浇水1次,后期间隔时间更长,每次随水冲施硝酸磷钾肥、尿素150kg/hm2,追施速效磷、钾肥。
2.5.3植株调整。
对生长势弱的植株,可摘门椒花蕾,并去枝,促进结果多且集中。
初霜后,每株坐果约10个。
秋延迟栽培,进入开花期后,喷10~20mg/kg多效唑2次,间隔15d 左右,也可喷100~300mg/kg助壮素,以促进开花坐果。
生长势强、植株高大的应用支架防倒伏,也可用吊绳代替支架。
及时抹掉门椒以下的侧枝,结果期打掉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
甜(辣)椒易落花落果,除防止高低温、控制湿度外,可选用激素处理,如用40~50mg/kg番茄灵喷、浸花,或用50mg/kg萘乙酸喷花[7]。
2.6采收
要早摘门椒以防坠秧,结果前期要适时早摘以增加收入,中后期要在果实成熟(果实不再增大、果皮发亮、手感度硬)时采收,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3参考文献
[1]赵俊云,李贺锋,姚培清.露地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J].麦类文摘(种
业导报),2006(4):39.
[2]雷石富.浅谈西瓜的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2):23-24.
[3]戴照义.优质西瓜高产栽培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4]孟司.冬辣椒的栽培管理[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1(10):12.
[5]陈霞,陈月桂.彩色甜椒日光温室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 (20):142.
[6]李道锐.露地辣椒无公害高产培栽技术[J].致富天地,2011(10):44-45.
[7]刘立志.温室辣椒播种前后的注意事项[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1 (10):84.
(上接第138页)
加匍匐茎的数量,而且能增加畦面的土壤拉力,防止干旱裂畦,防止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以提高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7]。
7强化水分管理
11月至次年2月为冬干期,实行间歇性沟灌,吸湿后排干,见白再灌,保持垄畦湿润状态。
3月进入春雨季,注重清沟排水,防避渍害和湿害。
8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趁播种前后沟灌土壤吸湿之际,用乙草胺,或丁草胺1500mL/hm2对水750kg/hm2喷洒垄畦表面,杀灭刚刚萌动的杂草幼芽。
马铃薯苗期注重防治小地老虎和蚜虫,中后期注重防治晚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
抓住天气晴朗的时机,及时喷洒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农残的农药,进行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
9参考文献
[1]苏章标,梁智伟,陈福.中山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3):41-43.
[2]邓铁军,王凯学,覃贵亮,等.广西冬种马铃薯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对
策[J].中国马铃薯,2008,22(4):253-255.
[3]黄浩清.冬种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5): 25-26.
[4]李性勤,张荣发,刘元杰,等.脱毒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
南农业科学,2001(3):30.
[5]贾普选,常高正.马铃薯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 (1):37.
[6]崔杏春,靳福,郭翠玲,等.豫马铃薯1号及其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
科学,1999(9):30.
[7]邹婉晴,李文根,曹正强.冬季稻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
科技,2011(2):134-136.
防止早衰,施尿素187.5~225.0kg/hm2。
施肥应结合灌水进行,沙泥田应多次少施,大土泥田可多施。
2.4.2科学管水。
蹄的灌水应按不同生长期掌握水层深度。
移栽时田间灌浅水层稳苗,以利荠苗返青;分蘖分株期灌浅水3~5cm,促进分蘖;结荠膨大及施肥应灌深水5~10cm,减少养分的消耗,利于提早结球,促进养分向球茎转运。
结荠后期田间水层逐渐下落,保持干干湿湿,抑制过旺生长。
可在采收前2周排干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以便采收。
3病虫害防治
3.1杆枯病
该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早,蔓延快,危害性大。
发病初期用戉唑醇300mL/hm2+丙环醇300mL/hm2+ 9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mL/hm2+98%磷酸二氢钾750 g/hm2混合对水1125kg/hm2喷施,隔10d再喷1次,用三菌合1875g/hm2+吻菌脂300mL/hm2+98%磷酸二氢钾750g/hm2混合对水1125kg/hm2喷施。
3.2枯萎病
该病容易与杆枯病伴随而生,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缺钾的田块容易发生,发病初期用戉唑醇300mL/hm2+丙环醇300mL/hm2+90%多菌灵300mL/hm2+98%磷酸二氢钾750g/hm2混合对水1125kg/hm2喷施,隔7d喷1次,连喷2次。
3.3白螟
以幼虫钻柱茎杆基部危害,大田一般在插后前期发生,在插后7d及时用8000U苏立金杆菌2250~3000g/hm2对水750kg/hm2喷施防治。
注意不能施用井冈霉素,或含有井冈霉素的复配药肥,否则会引起花心。
4适时收获
当球茎成熟后,地上部枯死,从霜降至来年2月,随时可以采收。
这时的马蹄皮呈鲜红色,肉质白嫩,含糖量最高,味甜汁多,品质最好。
5参考文献
[1]兰海滨.荸荠的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5):41-42.
[2]杭玲.马蹄(荸荠)组培苗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2): 161-162.
[3]何小兰.荔浦县马蹄组培苗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9(4): 43-44.
[4]周佩璋.开公县马蹄荸荠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21(1):6-7.
[5]荸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EB/OL].(2003-07-05)[2011-12-26].http:// /keji/syis/22/guaguo/f56652d8-c6bb-11dc-a222-9fd04195leaf.htmL.
14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