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讲座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峁九年制学校法制教育讲座稿
(2013—2014年度)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给大家上一堂法制课,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在学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帮助。

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同时更是抛砖引玉。

由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所限,加上时间有限,准备不足,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学法、懂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3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其中来自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以腐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灰色”污染和以暴力团伙犯罪为主的“黑色”污染对青少年犯罪影响尤甚。

黄色污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的黄赌毒现象再度滋生蔓延,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如果追寻每位劣迹青少年的犯罪历史和初始不良行为的形成,几乎都受到过社会不良风气和黄赌毒现象的感染。

这虽构不成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但却是重要动因。

一方面是社会上大量黄色文
化的客观存在。

如一些不法经营者贪图眼前利益,借助开办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电话信息台等形式,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养成不良习性;另一方面是正面宣传教育形式的枯燥乏味。

现实中传统的教育体制仍然把应试教育放在主导地位,使许多未成年人对一些必备的法律常识知之甚少,甚至几近法盲。

这样,心理、生理尚未完成成熟、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便会被黄色文化所吸引,以致对社会的认知产生严重偏差,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区分界限日渐模糊。

在黄色文化垃圾毒害下的青少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他们产生了一种魔性力量,在他们的头脑中迅速形成一种严重扭曲的金钱观、畸形的消费观、颓废的享乐观,耻辱感、罪恶感下降,因而为满足私欲而大肆进行侵财类犯罪以及寻求感观刺激、渲泄颓废情绪的黄赌毒类犯罪活动。

正如一位中学校长所发出的感叹:“课堂教育一个钟头,不顶录像厅里一个镜头;老师苦口婆心讲一天,抵不上学生书摊转一圈。


灰色污染
应当看到,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腐败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拥有党政、经济等权力的腐败家长,由于自身的原因,对子女的违法犯罪行为表现出包庇、纵容的态度。

有的家长嗜毒、嗜赌成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成为子女沦为性犯罪、毒品犯罪和赌博犯罪分子的重要诱因。

二是社会腐败的影响。

少数腐
败官员热衷于公款消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在日常消费中与一般人相比往往形成强烈反差。

这种反差现象,对辨别力、抵抗力相对缺乏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是来自司法行政部门腐败的影响。

如今一些信奉“权比法大”的执法者处心积虑地规避法律,在侵犯国家、人民利益的同时,又利用其熟知法律、密织关系网的办法逃避惩治,这一现象的存在极易使青少年产生亵渎法律的心理。

有的青少年触犯法律后,不是认罪服法,而是千方百计找门子、拉关系,想方设法贿赂司法官员,信奉“金钱万能”、“破财免灾”的信条,导致其在违法犯罪后得不到有效的教育改造,也使得这其中的不稳定分子进一步受到负面影响,并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黑色污染
首先,社会上有的传播媒介为吸引公众,对黑社会性质、恶势力团伙犯罪信息进行大量传播,对犯罪动机、作案过程进行过分详细的描述。

这种宣传模式在教育受众的同时,也造成了未成年人犯罪潜意识的上升,使一些有劣迹的青少年感到社会整体的强制能力和抑制犯罪的影响力较弱。

其结果不仅直接教会了他们作案手段,而且教会了他们反侦查、反审讯的伎俩。

更为严重的是,给青少年团伙犯罪提供了行为模式和直接仿效的条件,使他们在作案中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精,最终成为犯罪的“高手”。

其次,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江湖义气的大肆渲染,使青少年产生了封建帮派意识和宗教意识,导致其团伙犯罪日益突出,犯罪行为不断升级,加剧了青少年犯罪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思想,使青少年把勇敢、英雄和亡命之徒混为一谈,以致公然藐视一切正常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

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他们仿效封建帮会,跪拜结盟,定帮名、选帮主、立帮规,“为朋友两肋插刀”,胡作非为。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属团伙、帮派犯罪的占了51%。

其中,有的属于一般结伙性犯罪,但许多犯罪团伙、帮派有向黑恶犯罪集团发展的趋向。

团伙犯罪不仅有名称、有头目,而且有纪律,实施犯罪时有计划、有分工。

面对“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团伙犯罪带来的严重
影响,笔者认为,应采取综合整治的办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将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清理、纯洁文化市场;二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真正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以影响和促进青少年学法、用法,做守法公民;三是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法自觉性和积极性;另外,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要把面向青少年传播法律知识当做应尽职责,杜绝宣扬暴力、**等格调低下的文章和栏目在媒体上出现,使新闻
因此,我奉劝青少年学生远离网吧,远离三色,关起门窗,读一点圣贤书,努力学习,争做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