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放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评价指标
根据WHO肿瘤近期效果评判标准对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疗效进行评价[2]。完全缓解:肿瘤消失;部分缓解: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稳定;肿瘤体积缩小低于50%或增长低于25%;进展:肿瘤体积增长超过25%。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资料均选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P<0.05提示两组对比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在59—81岁,平均年龄为71.4±8.2岁。病理类型分为:鳞癌17例;腺癌8例;其他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8例;年龄在61—83岁,平均年龄为72.8±8.5岁。病理类型分为:鳞癌15例;腺癌9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均在临床已经明确诊断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均为首次治疗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比性。
[3]张莉,杨媚.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疗效、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01):17-19.
[4]朱礼,吴荣.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4):32.
2结果
(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例)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临床控制率(%)
观察组27 2 17 6 2 92.6
对照组27 0 9 13 5 81.5
(2)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3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紫杉醇135mg/m2第1、8天静滴;顺铂75mg/m2第1-3天静滴,三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同时给予患者口服5-HT3药物止吐治疗;若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达Ⅲ度以上时,使用G-CSF药物3-5天。
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化疗第2个周期后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CT机上常规定位,照射区外放1.5cm;处方剂量线为95%计划靶区;总量为64Gy;脊髓剂量低于40 Gy;双肺V20低于35%。若患者有锁骨淋巴结转移,加照锁骨上区。2个周期为一个疗程。
本文对单纯化疗与序贯放化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化疗虽然在短期内达到了治疗肿瘤的目的,但从远期结果看,其中位生存率明显降低,而序贯放化疗可以提高治疗强度,有效发挥化疗与放疗协同作用,对缩短总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率均有积极作用[4]。
序贯放化疗患者治疗期间在消化道与骨髓抑制毒性反应方面多数集中于1、2级,临床给予相应处理后均可恢复,没有中断治疗病例,这一结果说明了给予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时,还应给予个体化分析,在权衡利弊情况下,寻求更为合理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表2两组患者1-3年存活情况对比表(%)
组别例数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3年存活率
观察组27 70.4 33.3 11.1
对照组27 40.7 14.8 3.7
3讨论
肺癌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属其中一种类型,患者就诊时,大多已经发展至中、晚期,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其合并有慢性内科疾病,机体难以承受较高强者耐受,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问题。
序贯放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序贯放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3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序贯放化疗方法应用于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治疗效果较明显,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细胞远处转移机率,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序贯放化疗单纯化疗老年患者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186-02
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而非小细胞癌的发生率在肺癌患者中占80%左右[1],患者就诊时,多属晚期,因此化疗与放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本文选取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27例,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综上所述,对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在给予化疗后,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给予精确的放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媚,张莉.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04):125-126.
[2]马洁韬,韩琤波,邹华伟.吉西他滨与放疗同步序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06):82-84.
根据WHO肿瘤近期效果评判标准对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疗效进行评价[2]。完全缓解:肿瘤消失;部分缓解: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稳定;肿瘤体积缩小低于50%或增长低于25%;进展:肿瘤体积增长超过25%。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资料均选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P<0.05提示两组对比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在59—81岁,平均年龄为71.4±8.2岁。病理类型分为:鳞癌17例;腺癌8例;其他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8例;年龄在61—83岁,平均年龄为72.8±8.5岁。病理类型分为:鳞癌15例;腺癌9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均在临床已经明确诊断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均为首次治疗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比性。
[3]张莉,杨媚.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疗效、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01):17-19.
[4]朱礼,吴荣.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4):32.
2结果
(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例)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临床控制率(%)
观察组27 2 17 6 2 92.6
对照组27 0 9 13 5 81.5
(2)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3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紫杉醇135mg/m2第1、8天静滴;顺铂75mg/m2第1-3天静滴,三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同时给予患者口服5-HT3药物止吐治疗;若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达Ⅲ度以上时,使用G-CSF药物3-5天。
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化疗第2个周期后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CT机上常规定位,照射区外放1.5cm;处方剂量线为95%计划靶区;总量为64Gy;脊髓剂量低于40 Gy;双肺V20低于35%。若患者有锁骨淋巴结转移,加照锁骨上区。2个周期为一个疗程。
本文对单纯化疗与序贯放化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化疗虽然在短期内达到了治疗肿瘤的目的,但从远期结果看,其中位生存率明显降低,而序贯放化疗可以提高治疗强度,有效发挥化疗与放疗协同作用,对缩短总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率均有积极作用[4]。
序贯放化疗患者治疗期间在消化道与骨髓抑制毒性反应方面多数集中于1、2级,临床给予相应处理后均可恢复,没有中断治疗病例,这一结果说明了给予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时,还应给予个体化分析,在权衡利弊情况下,寻求更为合理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表2两组患者1-3年存活情况对比表(%)
组别例数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3年存活率
观察组27 70.4 33.3 11.1
对照组27 40.7 14.8 3.7
3讨论
肺癌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属其中一种类型,患者就诊时,大多已经发展至中、晚期,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其合并有慢性内科疾病,机体难以承受较高强者耐受,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问题。
序贯放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序贯放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3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序贯放化疗方法应用于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治疗效果较明显,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细胞远处转移机率,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序贯放化疗单纯化疗老年患者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186-02
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而非小细胞癌的发生率在肺癌患者中占80%左右[1],患者就诊时,多属晚期,因此化疗与放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本文选取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27例,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综上所述,对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在给予化疗后,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给予精确的放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媚,张莉.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04):125-126.
[2]马洁韬,韩琤波,邹华伟.吉西他滨与放疗同步序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