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并总结
合理的干预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每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照组按照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干预,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变化。
结果: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担心药物毒副作用因素构成比最高,其次为吸入困难,两种因素与其
他因素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干预前,观
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
差异显著p<0.05。
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干预期间,观察组住院次数、急性
发作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者对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的较差,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治疗
依从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治疗;气雾剂;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
01-0362-02
COPD家庭治疗以气雾剂吸入治疗为主,但是患者受自身、经济等因素影响,治疗依从性较差,多数患者很难完全按医嘱用药,直接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1]。
为此,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家庭干预,使患者真正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COPD急性发作。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2每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患者依从性较差的原因,并制定
了对应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每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
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胸部平片检查均符合《中国 COPD 诊治指南标准》
(2007版),确诊为COPD[2]。
两组患者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记录诊疗、随访
信息。
对照组,男19例,女 16例,年龄 59~75,平均年龄(66.24±10.23)岁,病程3~11 年,平均病程(7.69±4.23)年,文化程度:中专以下11例,中专及中
专以上24例;观察组,男20例,女 15例,年龄 59~76,平均年龄
(65.39±11.39)岁,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7.84±4.42)年,文化程度:中专
以下12例,中专及中专以上23例。
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
自愿放弃体验研究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在年龄、文
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认为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随访方式,每月1次随访,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生活方
式指导等,不作详述。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心理干预
利用电话随访、每月复查时机进行心理干预,必要上门回访并进行心理疏导。
此外,定期组织COPD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活动,使病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总结
治疗经验,进而相互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并养成良好的治疗习惯。
1.2.2 吸入装置使用干预
患者离院前,统一培训患者气雾剂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可利用吸入模拟器
进行训练,直到患者完全掌握使用技巧。
肺活量下降者往往达不到需要的吸入深度,易引发咽喉部不适,可适当增加储雾罐使用[3]。
1.2.3健康教育干预
每月组织2次健康教育,以讲座和咨询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安排:COPD 定义、COPD疾病进程、COPD诊断与分级、一般性治疗措施、气雾剂吸入治疗重
要性、各种吸入剂的适宜对象及使用方法、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
每次健康教
育活动中,都为患者发放指导手册、宣传折页、光盘等材料,便于患者回家学习。
同时,开设小组讨论和自由提问环节,促进患者交流,及时回答患者的困惑。
1.3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期1年(患者离院之日至次年当日),干预前,本院自制家
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表,统计:担心药物毒副作用、吸入困难、曾按医嘱服用,但认为无效、经济因素、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心动过速等)等
五种主要因素的构成比,并作统计学分析。
干预前、后,采用本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评分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依从性。
调查表分为规律治疗、规范治疗、吸入方式正确、治疗后处理正确共四项内容,
各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证明患者依从性越好。
共发放7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调查表70份,然后作统计学分析[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70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担心药物毒副作用因素构成
比最高,其次为吸入困难,两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认
为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
曾按医嘱服用,但认为无效因素构成比也较高,详情见表1.
2.3 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急性发作(3.25±1.36)次,住院(2.01±1.24)次,对
照组患者急性发作(8.35±2.36)次,住院(6.25±3.24)次;观察组住院次数、急
性发作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OPD以进行性进展为特征,药物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因而患者需要长期
用药,以控制和减轻症状。
同时,COPD 病程也是不可逆转的,但是规律、规范
用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最大程度减轻COPD对患者正常生活的
影响。
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干预,显著提高患者的
依从性,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各项目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发作及住院
次数也显著减少,由此可知该干预模式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气雾剂吸入给药是国内外较为推崇的治疗方式,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实其疗
效确切,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肖欢等所作相关研究发现:在家庭实际气雾
剂吸入治疗中,患者存在较多顾虑,如药物副作用、操作麻烦、经济因素等,无
法规范用药,造成了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反而加重了疾病的治疗难度,本次研究
也发现上述因素影响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因而要通过必要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正
确认识和对待气雾剂吸入治疗[5]。
COPD患者多存在焦虑、挫败感、失落等不良情绪,应定期给予其心理疏导[6]。
应告知患者COPD坚持气雾剂吸入治疗的良好效果和重要意义,分析按医嘱
治疗的经济优势和防复发效果,使患者正确认识COPD气雾剂吸入治疗[7]。
患者
需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力度、吸入深度等,协调性较差者,应耐心进行指导,使其完全掌握技巧和必要的协调性。
同时,鼓励患者就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询问相
关干预人员,干预人员要耐心解答其问题。
综上所述,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对家庭气雾剂吸入治疗依从性的较差,
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患者疾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柳涛,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 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2008[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强凤芬.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
学,2013,02:110-112.
[4]张铁锋,修清玉,黄海,等.小剂量舒利迭治疗中度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试验[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400-1402.
[5]肖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D].中
南大学,2010:41-42.
[6]蔡燕. 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J].
护理学报,2012,7(23):61-63.
[7]何权瀛,周新,谢灿茂,等.中国部分城市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况断面调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4):354-357.
作者简介:
唐景凤,1977.12.24,女,籍贯:江苏淮安,主管护师,学士学位,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1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