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效率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
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效率的提升
★ 苏云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巧妙应用课
堂提问,引领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高效完成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数学课堂的提问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形式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在数学情境中积极感受、结合情境内容建立数学问题探究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实施教育引导,带领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观察和问题探究中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实施请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实现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情境中的提问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
在情境中,学生将不自觉地投入其中,结合教师的情境引导建立数学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接着,教师可以尝试在情境中进行提问,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投入到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中。
经过情境提问的参与,学生将减少数学问题探究的畏难情绪、积极结合自己的知识掌握效率参与到提问分析中。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形式请学生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讲授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之后,就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验:小红帮助爸爸购买一只螺丝刀。
现在已经知道一盒螺丝刀里一共有8只,总价是40元,请大家帮助小红计算一下购买一只螺丝刀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被情境深深吸引,且带入了自己在购买物品时的经历、主动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进行笔算参与,凭借自己的知识认知和应用完成了情境问题的解决、帮助小红计算出一只螺丝刀的价格。
经过情境中提问的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有效调动、学生将主动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容投入到数学课堂的情境提问探究中。
最终,学生凭借数学课堂上的情境参与建立了提问探究的积极性,也在提问的分析中应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达成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笔算技巧的全面掌握。
二、媒体中的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实施课堂播放,鼓励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观察中建立学习兴趣。
当学生借助兴趣主动投入到多媒体资源观看中时,教师可以顺势借助多媒体资源实施提问引导——学生将结合自己看到的、自己理解的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提问,且能够凭借自己对提问问题的探究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加法运算定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资源展示进行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一个数学微课,微课以动画的趣味形式展示了数学运算中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微课中,几个代表字母的动画人物通过变换位置的形式展示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展示过程。
接着,教师可以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结合视频动画的观察过程分析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学生在提问的引领下积极回想自己在视频观看中了解的关于字母变换位置的过程,且能够凭借自己的数学探究能力积极尝试使用字母表示数学加法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最终,借助教师在多媒体视频资源播放完成后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探究,尝试将自己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与视频中的内容加以结合,总结出使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可见,通过多媒体资源播放而实施提问,教师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帮助学生将多媒体资源中得来的启发和知识应用在提问的探究和分析中,然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
三、合作中的提问
当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的知识学习当中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实施请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参与提问的分析。
学生将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合作探究,认真结合数学提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终,学生将在互助合作中积极交流数学问题的探究方向与技巧、高效完成数学问题的突破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个无盖正方体,且在其中标明了正方体的基本信息。
接着,教师结合学生的合作进行提问: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尝试求得多媒体屏幕上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在小组中积极投入到了自主分析和计算中,然后在计算完毕后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订正计算答案。
通过对比,有的学生发现自己与他人的计算成果不同。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公式应用错误、有的学生多计算了一个上底面、还有的学生在计算中因为粗心应用错了基础条件……每一位学生都在合作中积极结合自己的提问探究成果进行比对,且在小组合作中订正自己的计算成果、找出自己的计算问题、纠正自己的计算错误。
最终,每一位学生都在合作中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掌握、实现了合作意识和计算能力的强化。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借助课堂提问的实施引领学生参与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将被不同形式的提问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课堂参与主动性,积极凭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投入到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分析中。
经过丰富的提问参与,学生将高效完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效率。
最终,学生不仅能够凭借数学提问活动的参与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将在数学提问的探究中强化数学学习自信、实现数学学科素养的完善。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梅雨镇娃儿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