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五位一体”教学管理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学目的及“五位一体”教学的理解,采用合理的方法,
构建中职院校以专业教研组长为核心,融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和企业兼
职教师组成“五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在构建过程中,分析新模式的功能及其重
要性,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使中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得以充分的运用,
推动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构建
1、引言
中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
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场所。

如何构建新模式提
高中职院校的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社会中各企业培养出能适应操作岗位的
高技能人才是院校在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教学专业的完善中需考虑的问题。

创新中
职学校基层教学组织模式, 创建以专业教研组长为核心,融合辅导员、班主任、
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中职学校“五位一体”的新型专业教研组组织模式并
进行应用及推广,对提升教学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中职院校的专业
特点和教学目的,将院校与企业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对中职院校实现其教育目
的具有较好的作用。

2、中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功能及其重要性
中职院校在构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中,要创新中职学校基层教学组织模式, 创建以专业教研组长为核心,融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中
职学校“五位一体”的新型专业教研组组织模式,发挥新型专业教研组作为基层教
学组织的重要作用,要求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充分理解专
业教研组长的专业建设思路,使新型专业教研组成员在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学
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学、学生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和推荐就业等工作中
形成强大合力,有效推动专业建设,以增强专业吸引力和凝聚力,最终实现有效
提高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1 教学新模式的功能
目前,中职院校在教学模式的构建大多数也是按专业和教研室为模式,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进行分类形成的教学基层组织模式。

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进
行创新以专业教研组长为核心,融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
组成中职学校“五位一体”的新型专业教研组组织模式,其主要功能就是完成教学
规划的课程内容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任务;同时开展专业教学研究、相关的科学
研究以及组织学生学术活动等;根据院校实际教学情况实时地对教师团队的培养、补充、调整等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其他方面合理分配工作
任务;对专业教研组的其他基础设施,例如必要的实验室、资料室等进行基本得
维护和建设。

2.2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性
以专业教研组长为核心,融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中
职学校“五位一体”的新型专业教研组新模式是社会及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
院校在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必须创新推进的。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协调解决中职院校的发展紧随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
快速更新,导致中职院校面对的外部环境在急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
是各行业发展迅速,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就需要对从事一线生产的技能
型人才培养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
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水平、对行业发展
的把握度、新技术的掌握等是关键。

二是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转化为实
际生产运用的速度在增加,这种快速的要求使企业对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
要求也在提高。

三是近几年新型产业在不断的剔除传统产业发展迅速,这就对人
才技能转型、技能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

所以,中职院校面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急
剧发展和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生存压力必须要提出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并
在不断优化和实践中来迎接挑战。

中职院校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能力体现
就是能否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以专业教研组长为核心,融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中职学校“五位一体”的新型专业教研组新模式的构
建凝聚了综合的师资力量、提升了团队能力,能有效推动中职院校紧跟发展的步伐,高校地与外界环境对接。

第二是解决中职院校内部发展问题。

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对
中职院校内部发展也能发挥其重要性。

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学组织、教学模式,就
会使整个院校的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使整个体系、管理过程、文化发展都出现较
多的问题。

所以,在中职院校内部,教学模式的组建对院校管理层有更高的要求,也是教学基层在院校内部管理较敏感的组织,是维持和推动中职院校内部有效运
作的重要载体。

3、中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实践措施
构建中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教
学中,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提升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1 优化教学环节
中职院校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色要建立适合教学的实训场地,教研组在课程设置
中要转变将课堂到现场的思想。

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实用性人才
为目的,合理组织教学,以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知识模块化、教学模块任务化
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根据专业教学任务的不同,制定出合理的、具体的教学强
化训练项目,满足学生针对专业特点的个性化能力训练目标和需求。

3.2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研组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性质制定教学任务书,通过任务目标的完成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针对任务书提前进行理论
的预习、讨论,让学生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充分的准备和理解。

教师根据任务的
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组编制,学生也可以结合实际自行分组,分组后小组之间可以
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特长、取长补短,针对目标的完成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方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凝聚力。

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
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了理论结合实
践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3 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实践过程中,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基础保障条件。

在教学
过程中是否能合理公平公正地评价能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在评价操作中,一定要摒弃单一的理论考核为依据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过于单一化、片面化,不能有效地、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技能水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考核与评价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在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全体性考核评价,要将评价贯穿整个实
践过程,全程化考评,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实用性。

教研组可组成以小组为单位
的评价团体,通过合理公平的评价对学生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及过程完成质量
进行考评,形成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优良教学评价体系。

3.4 建立技能竞赛制度
中职院校培养人才以实践操作性为重点,具有激励性的技能竞赛是提高学生
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技能竞赛制度和
项目,将其运用在教学方式和专业建设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改革具有
良好的促进作用。

院校需从人员、经费、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广,
教研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技能竞赛制度保障,并对竞赛优胜者给予物质和表扬等
鼓励,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结束语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对中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
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为企业单位培养出专业性强、实践能力强的实
用性人才。

同时,对推动中职院校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具有良好的积极
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春光,耿俊梅.职业教育“五位一体”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探讨. 职业时空,2015。

[2] 屈潇潇.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与定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3] 江晓瑜.浅谈中职院校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职业,2019。

[4] 杨肖娜.中职院校技能型课程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中职学校“五位一体”新型专业教研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