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评审技术服务项目服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对项目需求理解 (2)
二、地方答辩室技术指标 (14)
三、地方答辩室建设情况调研评测工作方案 (49)
四、综合组织管理保障方案 (59)
五、项目团队 (70)
六、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73)
网络视频评审技术服务项目一、对项目需求理解
网络评审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内网视频系统和外网视频系统,内网视频系统依托国务院电子政务内网进行建设,主要满足互联互通的需要。
外网视频答辩室主要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建设。
涉及到多个部门、机构,在重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多个部门之间共同讨论、提供信息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网络视频评审的需求。
通过视频评审系统,与各个相关部门人员能够最快的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也有利于使用人员能够最快速、最准确、最直观的收集到所需的信息,以做出正确的
指挥和决策。
结合中心场地现有布线情况,完成所有评审室的综合布线工作。
布线之前要对原有线缆进行测试,提供每个点的测试报告。
综合布线包括中控室地面和墙壁的开槽、埋槽,铺设线缆,评审室及中控室棚顶穿洞或拆开走线等,原有的投影机支架需要拆除,安装新的投影机支架,棚顶安装投影幕布和音箱吊架等。
线缆铺设完毕后要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后地面、墙壁及棚顶全部恢复原貌。
所有地面插座、桌面插座、拉手麦克风、摄像头、投影机、投影幕布等所用网络线缆、RGB线缆、色差分量线缆、音箱线缆、音频线缆等穿线,要求所有线缆分类整理并在机柜预留位置,并且线缆
节点出现线路故障都要重新穿线,把原有不再使用的节点插座用白面板封装。
1、设备部署与系统集成要求
完成科技部生物中心网络视频评审场地个评审室和个中控室的设备部署及系统集成工作。
部署工作涉及设备系统包括视频终端系统、专家评审系统、录播系统、监控系统、音频及扩音系统、中控系统、投放系统、液晶升降系统、答辩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等。
(1)部署工作所涉及的设备详情
注:数量仅供参考,实际数量按最终设备部署为准。
(2)系统集成工作
完成所有评审室及中控室所涉及的视频终端系统、专家评审系统、录播系统、监控系统、音频及扩音系统、中控系统、投放系统、液晶升降系统、答辩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间连接,最终达到招标单位网络视频评审系统使用要求。
2、服务保障需求
所有建设工作完成初验之日起,提
供至少2人(参与本次系统集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期一年的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3、质量要求
(1)所有综合布线、设备部署以及集成工作服从招标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2)所布网线全部采用六类标准,其他线缆要全部采用国标线,强弱电分开,单独埋槽及桥架安装。
综合布线系统均符合国家规范。
所有线缆焊接指定接头或模块,全部线缆必须采用标准的线标进行标识。
石膏顶穿线后要预留检查口。
(3)完成所有机柜中电缆接头的焊接和与相应设备之间的连接并且要整齐
的捆扎在机柜中,强弱电要分开捆扎。
(4)评审室中答辩室视频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的电源线、控制线和视频线缆所使用的接头,所有地面插座模块的安装及模块与线缆必须焊接牢固。
所有线缆、地面插座、接头和模块要使用高质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合格品牌。
(5)所布线缆防雷措施要达到专业答辩室室设计标准;初验时现场测试。
(6)施工前及施工完毕,须进行场地声场测试等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
(7)投标单位必须到现场勘察,并根据实际要求提供完善的方案并出图。
完工后需要提供现场实际布线图及系统连接图。
(8)投标单位必须到现场勘察后设
计并报价,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由于中标单位遗漏造成项目的预算增加变更,招标单位概不负责。
四、进度要求
(1)中标单位须在中标后日内进行进场施工。
(2)年月日,完成所有评审室及中控室的综合布线工作。
(3)年月日,完成所有设备的部署和系统测试,所有线缆及设备均要测试无故障后出具所有测试报告;并按招标单位要求完成测试初验工作。
(4)初验工作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年的试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在试运行工作结束且系统运行正常情况下进行终验。
五、付款方式
合同签署:网上竞价中标公告发布后,中标单位须提供符合招标单位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再签署合同。
第一次支付:完成项目初验工作后,支付该项目服务费的。
第二次支付:初验工作结束后,并系统稳定运行六个月,支付该项目服务费的。
附件:科技部网络视频评审生物中心评审场地相关辅材表
二、地方答辩室技术指标
1.视频答辩室设备
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接入科技部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的所有视频答辩室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为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建设中使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各地方、各部门在视频答辩室室建设过程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ITU-T H.323-2000
用于提供分组交换数据网上的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225.0-1998
用于分组交换数据网上的可视电话系统的媒体流的打包与同
步
ITU-T Q.931-1998
用户网络基本呼叫的控制协议
ITU-T
H.245-1998
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议
ITU-T H.282-1999
多媒体通信远程设备控制协议
ITU-T H.261-1993
P*64kbit/s视听服务的视频编码
ITU-T
H.263-1998
低速率的视频编码
ITU-T H.264-2005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
ITU-T
G.711-1988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
ITU-T
G.722-1988
7kHz的64kbit/s音频编码
ITU-T G.728-1992 在16Kbit/s速率上采用线性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的语音编码
ITU-T G.722.1 50Hz-7KHz的音频信号压缩为24或32Kbps比特率的语音编码
ITU-T H系列多媒体终端的安全和加密
H.235-2000
ITU-T H.239
为H.323系列终端建立媒体连接后提供角色管理和辅助媒体通道
IETF RFC
3261
SIP: 会话初始协议GB50371-20
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定义和缩略语
定义
视频答辩室采用图像、语音压缩技术,利用远程通信系统,在两点或多点间实时传送活动图像、语音,应用数据等信息形式的通信业务。
视频终端视频答辩室系统中处于用户侧,用于完成用户音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和播放,并同时完成相应其它控制功能的设备。
缩略语
CA 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授权中心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IF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通用中间格式
CMO 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
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
HDM 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I/O Input/Output,输入/输出
IP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SD 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多点控制单元
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SDI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数字串行接口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VCR Video Cassette Recorder,盒式磁带录像机
VGA 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
系统概述
系统总体结构
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主要由综合管理控制中心系统与各视频答辩室室等组成,其中视频答辩室室分为视频评审答辩室室和视
频答辩答辩室室,如下
系统组成示意图
综合管理控制中心系统负责对所有答辩室进行控制与管理,对数字证书、VPN通信的服务端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视频答辩室的录像、点播等服务,并对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视频评审答辩室室与视频答辩答辩室室在综合管理控制中心系统的管理控制下,可以点对点或多方会话的方式进行远程视频与音频通信,评审专家与答
辩人分别位于视频评审答辩室室与视频答辩答辩室室。
视频答辩室室组成
视频答辩答辩室室
视频答辩答辩室室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视频答辩答辩室室组成
视频答辩答辩室室由音视频I/O设备、视频终端以及会场基础设施等组成。
音视频I/O设备主要包括麦克风、扩声系统、摄像设备、显示设备。
会场基础设施包括场地、答辩室桌、椅子、接入网络、电源等基础设施。
视频评审答辩室室
视频评审答辩室室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视频评审答辩室室组成
视频评审答辩室室除包含视频答辩答辩室室的全部设备外,还包括答辩室录制设备与专家评分系统。
答辩室录制设备对本视频评审答辩室室中召开的评审答辩室进行录制。
专家评分系统可以方便评审专家对正在评审的项目进行评分。
音视频I/O设备技术要求
麦克风
采用数字麦克风,应具备:
360度全向20KHz宽带立体声拾音;
具有静音等答辩室操作及防手机信号干扰功能;
可根据会场大小进行串接,支持多个麦克风的数字级联。
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必须达到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答辩室类扩声系统二级以上,建议达到一级指标。
答辩室类扩声系统二级主要指标如下:
最大声压级:额定通带内≥95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Hz 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传声增益:125~4000Hz内的平均值≥-12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1000Hz、4000Hz 时≤+10dB;
扩声系统总噪声:NR-25;
主观音质评价:清晰、音质良好、语音表现良好。
摄像设备
本系统使用高清摄像机,应具备:
12倍(包括)以上光学变焦;
CMOS或CCD传感器;
水平旋转不少于±100°,垂直旋转不少于±25°;
支持本地和远端位置图像预设功能。
显示设备
本系统的显示设备可选用以下设备之一:
1台或2台支持720p以上(建议1080P)的高清液晶或等离子显示器(集成扩声音箱);
高清晰投影仪和2m×2m以上的幕布。
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作为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视频终端必须是视频通信的主流产品,技术先进可靠,高度集成
化,采用分体式设计,支持动态双视频流功能,支持持续开机使用,支持视频答辩室标准协议,实现音视频协议、连接速率的自动协商及人工设定两种工作模式;支持远程固定电话及手机实时混音加入答辩室。
具体技术要求如下:协议要求
支持H.323、H.320、SIP标准协议,支持H.323 V4以上版本;
支持配置IP Precedence、Diffserv 等QoS机制,保障传输的服务质量;
支持地址转换协议(NAT),音视频流可穿透防火墙,实现公网与专网的互通。
视频要求
视频编解码
支持ITU-T H.261、H.263、H.263+、H.264标准。
终端速率
终端速率支持64Kbps-6Mbps:
在速率128Kbps时,视频分辨率达到4CIF(25帧/秒);
在速率为512Kbps时,视频分辨率达到720P( 25帧/秒);
在速率为1Mbps时,视频分辨率达到1080P(25帧/秒)。
分辨率
至少支持720P高清分辨率,并可升级至1080P高清分辨率。
支持更高的运动图像帧率,即在高清720P图像下实现50帧/秒。
双流
支持ITU-T H.239双流标准,辅路可传送PC图像,图像分辨率达到1024x768,同时还可传送PC的音频;
可选支持将PC演示内容与人物画面进行叠加合成为一路高清视频流进行传递共享。
视频源切换时间
视频源切换时,图像应能快速建立(<=1秒)。
音频要求
音频编解码支持ITU-T的G.711、G.722、G.728、G.722.1标准,并提供20KHz以上宽带音频;
信道同步时能自动恢复;
具有回音抵消、噪声抑制等功能。
语音终端接入
终端应支持通过手机、电话的方式接入评审答辩室中,进行语音的双向通讯。
同时,不影响现场评审答辩室的正常召开。
物理接口
视频I/O接口
3路以上视频输入接口。
至少2路高清视频输入,在不增加任何设备情况下可支持50米以上传输距离;1路S-video视频输入,支持DVD/VCR等播放设备的接入;
3路以上视频输出接口。
至少2路高清视频输出DVI(或VGA、SDI、HDMI、色差分量);1路S-video视频输出。
音频I/O接口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应支持标准立体
声。
网络接口
具备IP网络接口,支持E1/ISDN/V3.5网络接口或提供解决方案;
应提供2个以上的10M/100MBase-T 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并可提供灵活的接口配置选择,包括ISDN BRI、PRI等,以连接多种网络。
其他要求
终端支持良好的网络适应机制,能够保障在网络突发丢包情况下(5%以内)不影响评审答辩室的正常效果;
支持远程全级中文Web管理控制;
使用简便,可利用遥控器以及显示设备实现参数设定及设备调整。
答辩室录制设备技术要求
答辩室录制设备应当具备以下功能:
录制的视频包括本地评审答辩室室人物画面、远端答辩答辩室室人物画面以及远端答辩答辩室室PC图像三路视频,录制的视频分辨率及帧率应当与视频终端的显示输出一致;
录制的音频为本地评审答辩室室声音与远端答辩答辩室室声音的混音;
录像画面清晰流畅,声音音质良好,画面与声音同步;
一个评审答辩室的录像以单独的录像文件形式保存,并提供录像播放器,以便对录像文件进行回放,同时提供充足的磁盘空间(不少于1TB的存储容量)存放录像文件;
同一套答辩室录制设备应当支持同
时对多个评审答辩室进行录制;
支持在录像的同时,对答辩室现场进行直播。
专家评分系统技术要求
专家评分系统由专家评分服务器与专家评分终端设备组成。
系统应当为每个评审专家提供一台专家评分终端设备。
专家评分终端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终端形式为网络计算机(NC);
不提供任何磁盘驱动器与光盘驱动器;
不提供USB接口;
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连接。
网络要求
带宽要求
一个答辩室地点可建立多个视频答辩室室,每个视频答辩室室的上行与下行带宽要求分别不低于1024Kbps(独占带宽),该答辩室地点的总带宽为各个视频答辩室室的网络带宽之和。
地址要求
一个答辩室地点需要一个公网IP 地址。
网络传输质量
对音频数据包的传输延时应少于60ms,抖动少于20%;
对视频数据包的传输延时应少于200ms,抖动少于20%;
网络丢包率少于1%。
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应开放视频系统所要求
的端口,常连接时间设置足够长的时间甚至永久。
网络规划
视频终端应与其他应用应处在不同子网。
安全要求
一般安全要求
视频终端应具备较高的安全特性。
远程访问视频终端应可设定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升级对应不同版本软件、同型号每台视频终端设备应有不同密钥,不可使用通用升级密钥或开放式升级软件,防止恶意攻击;
IP线路可利用内带的加密功能H.235 V3实现在公网上传输的加密,无
需外加保密机,确保在利用公网传输时答辩室内容的保密性和网络建设的经济性;
支持64-128Bit加密。
数字证书认证
系统中使用数字证书对每个视频答辩室室中的视频终端进行注册、认证,如下图所示。
基于数字证书的视频终端认证
每个视频答辩室室必须获得并安装由控制管理中心签发的数字证书,视频终端需凭数字证书向认证服务器申请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接入系统。
VPN
视频答辩室室的视频终端通过VPN 网络与科技部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综合管理控制中心连接,视频终端统一使用VPN服务端为其分配的IP地址同MCU等设备进行通信。
VPN设备相关技术要求如下:
应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接收到的数据必须与发送时的一致,具有防篡改的能力;
提供加密手段,保证VPN通道的机密性,保护通道数据不被拦截破解;
提供动态密钥交换功能和集中安全管理服务;
支持IPSec协议;
支持NAT穿越;
支持动态域名解析(DDNS);
支持远程管理。
答辩室室布置要求
答辩室室的物理环境布置可参照一般视频答辩室室有关要求,并充分考虑本地项目答辩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答辩室环境
一、有关参考标准和规范
《评审答辩室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评审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97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JG-GYJ125
《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4959-9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评审答辩室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B/T16-92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UDC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环境要求
1、评审答辩室是召开网络视频评审的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是决定视频评审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视频评审室应尽量选择窗户数量少、采用双层玻璃的房间,所有窗户应安装不透光的窗帘,防止破坏室内的光平衡;视频评审室环境噪声标准要求低于40dB(A),地面、天花板、四周墙壁均应做吸音处理,四周
墙壁及门窗与外界应有良好的隔音,并远离强噪声源,以达到对内吸音、对外隔音、抑制回声的目的。
房间的内饰应尽量简朴,颜色最好选用中性为宜,建议墙壁四周、桌椅采用浅色色调;室内不宜悬挂镜子、艺术品等物。
2、评审答辩室是视频评审的操控中心。
要求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能够便于观察评审室的情况,掌握评审进程,应选择与评审室相邻的房间作为控制室,用房紧张的单位可以考虑在评审室划出一定区域作为控制室。
控制室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光线充足,照明条件良好;室内布局合理,设有机架(操作台)用于码放、操作各类设备;在评审室内设立控制室的单位还要做好隔音处理,避免
控制室内设备噪音影响评审效果。
二、评审室、控制室面积要求
评审室的大小与视频评审设备、参会人员数量有关。
建议在扣除主席台和第一排座位到前端显示器的距离外,按每人2~ 2.5m2的占用空间来考虑。
控制室的面积要求不得少于9M\以便技术人员操控评审设备。
三、温湿度要求
评审室、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应适宜视频设备的良好运行。
一般考虑为15~25°C的室温、60% ~80%湿度较合理。
为保证室内的合适温度、合适湿度,可安装低噪声的空调系统,以实现加热、加湿、制冷、去湿、换气的功能。
有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室安装二台空调,互
为备份。
四、评审室照明要求
照明光源应采用R. G.B三基色灯冷光源,色温在2700 - 3500K 之间,不宜采用混光照明,一般不选用卤钙灯、白炽灯作照明光源。
防止刺眼、温度过高和影响室内气氛。
主席台平均照度不应低于8001ux;台下区域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1ux o会场显示设备周围的照度应在50~ 80Lux 之间,显示区域照度不大于700Lux。
五、评审室内的布局
1、背景墙
视频评审室主席背景颜色应优先考虑中性蓝。
在与会人员不遮挡的高度位置设置明显单位名称。
少数民族地区可
在汉字下方添加用本民族文字书写的单位名称。
字体、字号可自行掌握。
2、会场视频设备
(1)摄像头的位置及取景角度
摄像头的布置应正对主要人员并保障其余被拍摄人物都能收入视角范围之内。
并宜从几个方位摄取画面,方便地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除安装在地面的摄像机外,一般摄像头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1. 8M。
(2)图像显示方式
对设有主席台的会场建议设置两台显示设备放置与会主要领导两侧的对称位置各设置一台,一台用于显示本端图像,另一台用于显示远端的图像。
另外还应在台下摆放1~ 2台显示设备, 用
于主席台上领导观看本、远端会场图像。
显示设备屏幕的大小应根据视频评审室实际条件、参会人数、评审室大小等几方面因素而定。
不设置主席台的主会场、圆桌评审室,主摄像设备、用于领导观看图像的显示设备应设置在主要领导座位前方正中的位置。
辅助摄像设备的位置,显示设备位置、屏幕大小可根据参加人员、评审室的面积等因素决定。
六、会场音响
1、关于麦克风的要求
要求采用的麦克风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优良的音质和极小的反馈。
具有手动开启/关闭的功能。
麦克风的数量不宜过多,麦克风的布置必须置于各扬声
器的辐射角之外,避免出现回音。
2、调音设备
调音设备主要是调音台,有条件的省级院可根据需要安装压限器、均衡器、反馈抵制器、自动哑音器等调音设备,要求与视频评审系统内其它相关音、视频设备间的连接安全、可靠,便于维护。
调音台应具有多路独立的输入和输出端口,通过操作可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分组控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输出方式以供选择。
每通道有静音与预监听开关。
3、扬声器的位置
可放置在评审室的四角,离墙壁距离至少保持1M。
釆用吸顶圆型扬声器的会场,可根据会场顶部合理设置。
要
求注意与麦克风的位置关系,避免“回馈”、“自激”等问题的发生。
七、电源要求
1、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范围和不间断电源应符合用电设备要求。
2、供电系统总容量应大于实际容量的1 ~1.5倍。
3、视频评审控制室供电应独立,专门配置不间断电源保证控制室内设备安全工作时间不低于半小时。
4、如果是单独设置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设置单独接地体有困难时,也可与其它接地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 3Q O
八、施工要求
1、建造或改建房屋时,应事先埋设管道,安装桥架,预留地槽和孔洞,安装防静电地板等,以便穿线。
任何缆线与设备釆用插件连接时,必须使插件免受外力影响,保持良好接触。
2、控制室与评审室分开的情况下,室与室的设备之间的连线应采用暗敷的方式布放缆线,长度不能大于20M o
3、在布置设备时应考虑与四周保持一定间距,便于进行维护。
九、规范文件要求
1、视频评审室必须具有明确的视频评审室管理办法、设备
操作规程和责任人。
2、必须具有视频评审内所有设备的联接拓扑图,可分类绘制,并
详细注明各设备的型号、端口类型、联接方式等内容。
三、地方答辩室建设情况调研评测工作方案
1.工作目标
1)所有综合布线、设备部署以及集成工作必须服从招标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2)所布网线全部采用六类标准,其他线缆要全部采用国标线,强弱电分开,单独埋槽及桥架安装。
综合布线系统均符合国家规范。
所有线缆焊接指定接头或模块,全部线缆必须采用标准的线标进行标识。
石膏顶穿线后要预留检查口。
(3)完成所有机柜中电缆接头的焊接和与相应设备之间的连接并且要整齐的捆扎在机柜中,强弱电要分开捆扎。
(4)评审室中答辩室视频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的电源线、控制线和视频线缆所使用的接头,所有地面插座模块的安装及模块与线缆必须焊接牢固。
所有线缆、地面插座、接头和模块要使用高质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合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