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一中11-12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一中11-12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
(注: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完卷时只要上交第Ⅱ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
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 )。
A.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4.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组织 B.环境恶化
C.经济差异 D.投亲靠友
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
要流向图”,完成5~7题。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
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6.下列关于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
的是()
A.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B.增加了人口出生率
C.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D.调整了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7.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
A.频率越来越小 B.范围越来越小
C.规模越来越大 D.距离越来越近
读右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小城市数量最少
9.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和热量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②是高级住宅区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福建省沿海平原许多城市的郊区采用搭建塑料大棚栽种返季的瓜果、蔬菜,挖地(田)成塘发展养鱼业。
回答12~13题。
12.采用塑料大棚栽种农作物,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A. 生物循环的原理
B. 大气的温室效应原理
C. 大气的热力环流原理
D. 水循环的原理
13. 挖地(田)成塘,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常用措施之一,其重要的意义在于()
①降低地下水位,减轻水土流失②增加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④保护水资源,减轻水源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右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14~16题。
14.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1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16.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其中符号★的多少代表区域在该方面的优越程度)。
据此回答17~18题。
17.最适宜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若要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最有可能选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19~20题。
19.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0.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下图纵坐标①~⑤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四项指标的比较,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
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受地形地势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
A.① B.② C.⑤ D.③
22.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甲: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乙: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丙: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丁: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甲、乙 B.丙、丁 C.丙、丁 D.乙、丁下图是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24.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综合题(6题,共52分)
25.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底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8分)
材料一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l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l00.00);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上右图(单位:%)。
材料三2010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10万人为单位)
(1)上述人口普查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分)(2)材料一中的人口数量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得益于;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
(3分) (3)从上述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有哪些? (3分)
26.读下图中的各幅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8分)
(1)甲图中三条租金支付能力变化曲线所表示的土地利用,a表示,b表示,c表示。
(3分)
(2)从甲图三条曲线的变化情况看,三类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的相同点是
,但区受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的影响最大,其原因是。
(3分)(3)甲图所表示的付租能力的变化情况是理想状态下出现的,而在乙图接近真实的城市环境中,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应该更接近丙图的(填字母)线,这说明除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外,也是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2分)
27.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城区的有利条件是。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因素的影响。
(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2分)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
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6分)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28.下图是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分)
(1)甲、乙两图阴影部分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和。
(2分)
(2)比较:甲和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
(3分)
(3)a区域对应的是下图中的 (填字母)气候类型。
(1分)
(4)结合a和b区域气候的共同特点,分析发展水利设施的必要性。
(2分)
29.右图为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群分布图。
继日本三大汽车企
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埔、番禺、花都区后,近
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成
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根据图示和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7分)
(1)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广州地区投资设厂,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2)分析以广州为中心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的主要优点。
(3分)
30.下图是某工业城市示意图,该市拟在适当的位置新建化工厂、自来水厂、钢铁厂、水泥厂,请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对环境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区位,布局相关企业。
(11分)
(1)化工厂宜布局在处(填图中的字母,下同),理由是。
(2)自来水厂宜布局在处,理由是。
(3)钢铁厂宜布局在处,理由是。
(4)水泥厂宜布局在处,理由是。
泉州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48分)
二、综合题(52分)
25.(8分)
(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3分)
(3)一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二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三是人口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会给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3分)
26.(8分)
⑴商业(1分)住宅(1分)工业(1分)
⑵随与市中心的距离的递增而递减(1分)商业(1分)商业离市中心越近,就能越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效益越好(1分)(3)A(1分)交通的通达度(1分)27.(10分)
(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1分)交通(1分)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分)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1分)
(3)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2分)②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2分)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城市,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2分)
30.(11分)
(1)B(1分) B处有化工厂所需要的原料海盐、石油,且该处离市区较远并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易污染居民区的空气(2分)
(2)D(1分) D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1分)
(3)A(1分) A处附近有煤矿,且与铁矿之间有铁路相连,交通方便,可将不远的铁矿石运到这里来炼钢,且这里离市区较远,不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在这里布局钢铁厂不易对居民区产生污染(2分)
(4)E (1分)因为水泥厂有大气污染,E处离市区较远,且不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粉
尘不易影响居民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