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教案序号11
课型必修课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
课题word中表格的制作
教学目的 1.掌握表格的绘制操作
2.掌握表格的格式化操作
3.掌握图表的插入操作
4.掌握表格的计算
教学重点 1.掌握表格的绘制操作
2.掌握表格的格式化操作
3.掌握表格的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表格的格式化操作、掌握图表的插入操作、掌握表格的计算
教学手段讲授+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WORD不但能编辑处理文字还有绘制表格,在表格中进行简单计算的功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格的绘制及计算的操作。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A、了解有关内容
一、表格的创建
1.用工具栏创建表格
2.用菜单创建表格
3.用“绘制表格”工具创建表格
二、表格的输入、编辑
1.输入和编辑单元格内容(选定单元格,若复制可用Ctrl+鼠标拖动、移
动可用鼠标拖动、删除按Del或退格键)
2.移动插入点(鼠标单击、按Tab光标移到下一单元格,Shift+Tab光标移到下一单元格)
3.选择单元格、行、列或表格
4.表格的修改
(1)表格中的插入操作。
(2)表格中的删除操作。
(3)表格中的移动、复制操作
(4)调整表格列宽
(5)调整表格行高
(6)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选定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选择合并或拆分)
(7)删除表格
(8)缩放表格
三、格式化表格
(1)控制表格的水平位置和文字环绕方式(选择“表格”菜单中的“表格属性”)
(2)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选择“表格”菜单的“边框和底纹”)
(3)表格内容的格式化。
1)设置单元格内容对齐格方式。
(“表格”菜单的“表格属性”和“工具栏”中的”对齐方式“按钮)
2)设置表格斜线(“表格”菜单中的“绘制斜线表头”)
3)自动套用格式(“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四、表格的计算和排序
1.表格的运算(“表格”菜单的“公式”)
(1)求和(SUM( ))、平均值(AVERAGE(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统计(COUNT( ))等
(2)其他计算(单元格的引用)
(3)表格计算中的公式。
(左LEFT、右RIGHT、上ABOVE)
2. 表格数据的排序
选择“表格”菜单的“排序”
B、由学生上机做好教师布置的相应实验
三、新课巩固及练习(有此内容的填写)
按教师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实验
一、试验目的:
1.掌握表格的创建
2.掌握表格的输入、编辑方法
3.掌握表格的计算
4.掌握表格的排序
5.了解图表的生成
二、试验内容:
1.建立如下所示的表格,将该表复制一份在其下方,然后对复制好的表格进行以下操作:
2.在表格右端插入一列,列标题为“平均分”
3.在表格下面增加一行,行标题为“各科最高分”
4.将表格第一行的行高调整为最小值0.8cm
5.将表格最后一列的列宽缩小为1.7cm
6.将表格及第一行及最后一行的文字格式设置为加粗、倾斜。
7.设置整个表格水平居中
8.将表格中的所有单元格设置为水平居中、垂直居中
9.计算个人平均分(保留一位小数)及各科最高分,并设置成加粗、倾斜、水平右对齐、垂直底端对齐
10.将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依据先是计算机成绩从高到低,然后是高等数学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11.设置表格外框线为2.25磅粗线,内框线为1磅的细线
12.设置表格第一行的下框线及第一列的右框线为1.5磅
13.设置表格第一行的底纹填充色为灰色25%,最后一行为宝石蓝
14.将第一行第一列单一格设置成斜线表头,行标题为“科目”,列标题为“姓名”,小五号字
15.在表格最上面增加一行,合并单元格,然后输入标题“学生成绩表”,格式为黑体、二号、居中,将底纹设置成图案为浅青绿色、浅色下斜线16.在表格右下方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格式为小四号字
17.根据表格中4个同学的“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成绩,在表格的下方生成二维直方图,并在文档最前方输入自己的班别、姓名、学号。
18.最后以“练习5.DOC”为文件名保存在当前文件夹中,操作结果见“实验五样文.doc”
四、归纳与总结
学会表格的制作及在表格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课外作业及学习指导(学法、参考书、资料收集等指导)
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及相关实验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教案序号12
课型必修课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
课题word文档的图文混版操作
教学目的 1.掌握插入图片及设置对象格式
2.掌握艺术字的使用
3.掌握文本框的使用
4.了解绘制图形的操作
5. 了解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插入图片及设置对象格式、艺术字的使用、绘制图形的操作、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绘制图形的操作、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教学手段讲授+上机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文档中使用插图往往可以增强文档的直观性和说服力同时又有美化文档的作用;我们在录有关化学或数学试卷时,常会输入化学分子式或特殊数学符号和公式、流程图,这些符号是如何录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文混排及公式等的输入。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A.了解并由教师演示相关内容
一.图文混排在文档中使用插图往往可以增强文档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Word中的插图大致可分为图片(如系统内置的剪贴画、以文件形式保存的图片等)、图形(如使用Word绘图工具栏制作的各种图形)以及艺术字等。
1.插入剪贴画
Word所附带的剪贴画库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图片都是经过专业设计的,画面精美、构思巧妙,并且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适合于制作文档所需要的各个方面,从地图到人物、从建筑到名胜风景,应有尽有。
在文档中插入剪贴画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光标置于要插入剪贴画的位置。
(2) 选择“插入”→“图片”命令,在“插入剪贴画”任务窗格中单击要插入的剪贴画。
2. 插入图片除了插入Word附带的剪贴画之外,用户还可以从磁盘的其他位置中选择要插入的图片文件。
这些图片文件可以是Windows的标准BMP位图,也可以是其他应用程序所创建的图片,如CorelDRAW的CDR格式矢量图片、JPEG 压缩格式的图片和TIFF格式的图片等。
从文件中获取图片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光标放置在需要插入图片的位置。
(2) 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插入图片所在的驱动器及目录位置,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插入的文件类型,在“文件名”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插入的文件。
单击“插入”按钮。
通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即可完成文档图片的插入过程。
在插入图片之后,用户还可以设置该图片插入方式、位置以及比例等。
3. 插入艺术字Word提供了一整套的艺术字格式,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输入、选择操作,就可以在当前文档窗口轻松地插入艺术字。
插入艺术字的操作如下:(1)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弹出“艺术字库”对话框(2) 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并单击“确定”按钮,将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在“文字”文本框内输入艺术字的内容。
从“字体”、“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艺术字的字体与字号。
单击“确定”按钮。
4.使用Word绘图工具栏制作的各种图形
单击图形工具中所需的图形,用鼠标拖放可绘制所需的图形
二.文本框的使用
(一)、文本框的添加
1.“插入”菜单-“文本框”
2.选择“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工具
(二)、文本框的边框与填充
选择文本框,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
三、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1、单击工具栏上的“公式编辑按钮”
2、选择“插入”菜单-“对象”-“公式”
三、新课巩固及练习(有此内容的填写)
按老师要求做好相关的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形的方法
2.了解图形格式的设置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打开“实验七原文.DOC”,按样文进行排版;将标题“人才看得见人才”设置为艺术字:
样式从艺术字库中选择第3行第5列,形状选择“正V型”,字体大小颜色自定。
2.在标题上方你认为合适的位置插入一个五角星,将其设为自己喜欢的颜色、大小。
3.正文字体设置为楷体4号,行间距1.5倍;在第一段之前以嵌入方式插入样文所示的图
片(剪贴库中的“工作人员”中)
4.在中文第八段末尾插入一副笑脸,将其填充色设置为“漫漫黄沙”斜向上,外线条设为
红色。
5.在正文第三段中插入一个浅紫色的十字星,将其设置为“村于文字下方”
6.在正文第十段中插入下图(可用复制或“插入”-“来自文件”选项)在该图前再插入
一个标注,在标注中输入文字“值得思考,嘿嘿!”如样文所示
7.在最后一段插入样文所示的图(剪贴库中的“工作人员”中)将其设为“紧密环绕”方
式。
8.将文件以“练习七.doc”为名存入自己的文件夹。
四、归纳与总结
初步学会图文混排操作和公式的输入。
五、课外作业及学习指导(学法、参考书、资料收集等指导)
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及相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