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
一、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开始。
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探讨。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方式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不能夸大或缩小实验结果,不能随意改变实验条件。
2.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评价方式必须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不能带有主观色彩,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改变评价标准。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方式应该涵盖实验操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既要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要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质量。
三、评价方式
1.观察法
观察法是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温度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控制、安全操作等方面。
观察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但是观察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观察到学生的操作过程,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
2.实验报告法
实验报告法是评价学生实验报告质量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方面的情况。
实
验报告法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无法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3.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法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法是指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反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水平,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
4.教师评价法
教师评价法是最为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实验报告质量,但是也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受到教师个人经验、知识水平、评价标准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准确。
四、结语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应该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激励性的原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创新精神。
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和科学素养。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