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基础演练
1.如图5-3-11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㊀㊀
)
图5-3-11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㊁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㊀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㊁缩小的虚像㊀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3.如图5-3-12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㊀㊀)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图5-3-12
㊀
㊀
图5-3-13
4.如图5-3-13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光屏㊁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㊀㊀)
A.d一定小于f
B.d一定大于2f
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5.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画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5-3-14(a)所示㊂把这个玻璃板放在透镜的左侧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5-3-14(b)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屏上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如图5-3-15所示中的
(㊀㊀)
第五章㊀透镜及其应用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㊀(a)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
图5-3-14
图5-3-15
6.某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
(㊀㊀)
实验序号
物距(u)像的性质
实虚大小正倒像距(v)1u>2f实像缩小倒立f<v<2f2f<u<2f
实像缩小正立v>2f
3u<f
虚像
放大倒立
|v|>u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
7.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某同学要探究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实验中,应使物距㊀㊀㊀㊀焦距(选填 小于 等于 或 大于 ),该实验至少应收集㊀㊀㊀㊀组数据㊂
8.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某同学先用甲凸透镜做实验,当蜡烛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成像的特点如图5-3-16所示,应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光学仪器是㊀㊀㊀㊀㊀;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把甲凸透镜换成乙,为了能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㊀㊀㊀㊀(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㊂
图5-3-16
序号直径焦距甲5cm15cm乙
4cm
20cm
拓展提升
9.在各种不同色光中,㊀㊀㊀㊀㊁绿㊁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㊁㊀㊀㊀㊀的实像(选填 放大 等于 或 缩小 ),像到透镜的
距离㊀㊀㊀㊀20厘米(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㊂10.小明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时
:
图5-3-17
(1)如图5-3-17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㊁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㊀㊀㊀㊀cm㊂(2)实验中应使烛焰㊁凸透镜㊁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㊀㊀㊀㊀㊀㊂
(3)实验过程中,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可能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㊀㊀㊀㊀10cm所致,应将蜡烛向㊀㊀㊀㊀(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透镜方向移动,光屏移动适当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㊂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㊀㊀㊀㊀(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㊂
发散思维
11.如图5-3-18所示,(a)㊁(b)分别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装置
㊂
图5-3-18
(1)在利用5-3-18(a)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㊀㊀㊀㊀(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便于确定㊀㊀㊀的位置;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㊀㊀㊀㊀㊂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1234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3)在利用5-3-18(b)装置做 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㊀㊀㊀cm,理由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接着他把凸透镜放在如图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㊀㊀㊀㊀㊀(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㊀㊀㊀㊀(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㊀㊀㊀㊀(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