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善恶好坏的中国民间童话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善恶好坏的中国民间童话故事
民间童话故事经过多次反复和种种纠葛,好人和坏人最终得到相反的结局,表现了人们对善良、正直、勤劳等品德的热情歌颂和对贪婪、自私、残暴等丑恶行为的尖锐批判。
所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两篇关于民间童话的故事吧。
牧童和仙女(朝鲜族)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长白山下有个英俊的小伙子,已经十六岁了。
他从小就死了阿爸基和阿妈妮,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靠给富人两班两班:即官府里的文武两班官员。
在旧社会朝鲜族分两班和贱民两个阶层,两班泛指封建贵族阶层。
家放牧为生,所以,大伙儿都管他叫牧童。
这牧童心地善良,尊老爱幼,肯帮别人排解难处,还吹得一手好洞箫。
夏天的夜晚,男女老少都爱坐在月亮底下听他吹洞箫。
有这么一天,牧童赶着牛羊进了山。
牛羊拣着翠绿的青草吃,牧童就坐在石砬子上吹着洞箫。
牧童吹呀,吹呀,吹得正起劲儿呢,突然听见耳边“突噜噜”一阵响,牧童一瞅,一只美丽的小鹿从砬子上滚了下来。
小鹿看见牧童,连忙跪下去哀求说:“善良的小伙子呀,快救救我吧!后边有一个猎人正在追赶我。
”说着它“扑搭”“扑搭”地流下了眼泪。
善良的牧童二话没说,撂下洞箫,急忙打开身旁的柴禾捆,把小鹿盖了个严严实实,接着他又吹起洞箫来。
不一会儿工夫,响起了一阵“哒哒哒”的马蹄声,接着“咴咴咴”的马叫声,传来了猎人一阵粗声粗气的吆喝声:
“喂,小伙子,看到一只小鹿没有?”
牧童像没有听见似的,还是吹着他的洞箫。
“喂,小崽子,你耳朵里楔木橛子啦?没听见问话呀?”
牧童还是没答话,照样吹他的洞箫。
猎人急了,“扑腾”跳下马,一把拽过牧童的洞箫,揪着他的耳朵问:“小崽子,你别给我装聋!我问你,看见一只小鹿没有?”
牧童挣脱了猎人,一把夺过洞箫,用鼻子哼了一声说:“我哪儿知道哇?我又没给你看着!”
猎人没办法,只好气咻咻地骑上马,又朝树林里追去。
等猎人走远了,小鹿从柴禾堆里钻了出来,跪下来就给牧童叩头。
牧童扶起小鹿问它:“你家住哪儿?你不跟着阿爸基、阿妈妮,自个儿跑了出来,这有多危险呐?”
小鹿告诉牧童说:“我是天上仙女的玩物,是奉了我们国王的命令,每逢王宫里的仙女们下凡到长白山天池洗澡时,专门去服侍她们,供她们玩耍的。
今儿个没加小心,碰上了狠心的猎人,多亏你这个善良的人搭救,不知该怎么报答你才好!”
小鹿说完又问起了牧童的身世。
牧童就把自己怎么从小死了阿爸基、阿妈妮,又怎么给富人家当长工的遭遇全告诉了小鹿。
听了小伙子的诉说,小鹿对牧童说:“天上有七个美丽的仙女,她们每逢金日金日:朝鲜族计算日子用月、火、水、木、金、土、日,金日即星期五。
,踏着五彩的母基改母基改:彩虹。
,下到长白山天池来洗澡。
在这七个仙女中,要数那七仙女最贤慧漂亮。
等她们再下来洗澡的时候,你就偷偷地把七仙女的衣裳藏起来,她就可以成为你的媳妇,你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
牧童一听,心里乐得像盛开的金达莱花。
末了,小鹿又对牧童说:“不过你得千万记住。
等你娶了仙女,那套衣裳可不能还给她;就是要还,也得等她生了第三个儿子以后。
”
牧童听了,连连点头,说记住了。
小鹿还告诉牧童说:“往后你要碰到什么难事儿,就到这里叫我三声。
”说完小鹿很快地跑进了长白山密林里。
自打那天起,牧童就掐着指头数呀数呀,好容易盼到了金日,他早早地来到了长白山天池边上。
初夏的长白山,天气格外晴朗,太陽也格外温暖。
牧童又吹起了他的洞箫。
美妙动听的箫声,顿时散布开去,传遍了四方。
牧童吹着吹着,忽然眼前一亮,湛蓝湛蓝的空中,冷丁架起了美丽的母基改,身穿彩衣彩裙,金翅金鳞的七个仙女,飘飘悠悠地落到了天池边上。
这时候,牧童早就藏到一棵大柳树后边去了。
仙女们一边脱衣裳,一边嘁嘁喳喳地议论开了。
老大说:“那洞箫可真吹得好听!”
老三说:“我明明看见有个小伙儿,在这儿吹洞箫来着,一眨眼的工夫咋没了呢?”
老七说:“他吹的洞箫比天宫里的乐器班子吹得还好呢!”
七个仙女脱了衣裳,往柳树枝上一挂,“扑通”“扑通”都下水了。
天宫里虽好,可是呆长了也使人腻歪,七个仙女在天宫里憋屈了一冬了,这会儿钻进了凉哇哇的天池里,你泼我,我泼你,辟咚扑咚,嘻嘻哈哈,玩得那个痛快劲儿就不用说了。
趁七个仙女在天池里玩得正痛快的时候,牧童悄悄地把她们的衣袋一把搂了过来,又把七仙女的衣裳揣进了怀里。
花开得再好看也有谢的时候,仙女们玩得再痛快也得上天呐!七个仙女玩够了,一齐上岸穿衣裳。
可是到大柳树上一看,可傻眼啦!衣裳全没了,只剩下一条纱巾。
仙女们正忙三跌四地找衣裳,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洞箫响了起来。
七个仙女抬头一望,在大柳树边上有个英俊的小伙子。
这好听的洞箫就是他吹的。
七个仙女嘁嘁喳喳地说:“咱们的衣裳十有八九是叫这小伙儿给藏起来了,咱们向他要去!”可是七个大姑娘,浑身光溜溜的,咋能到小伙子跟前去呀?大的让二的去,二的推三的去……一个推一个,最后推到这老七身上。
没法儿再往下推了,七仙女说声“我去”,把纱巾往下半身一围,走上前去,老远对牧童开了腔:
“请问吹箫的小伙儿,您看见了我们的衣裙吗?”
牧童这才停住了吹箫,抬头一瞅,只觉眼前一亮,就像升起了一轮十五的明月。
多好看的姑娘,这不就是七仙女嘛!牧童红着脸儿低下了头,说:“你们的衣裳是我藏起来的,可是要让我还给你们,得答应我一件事儿。
”
七仙女忙问:“啥事儿啊?”
牧童摆弄着洞箫,不好意思地说:“你得嫁给我做媳妇。
”
七仙女瞅了一眼牧童,微笑着点了点头,就跑回去告诉了姐姐们。
姐姐们虽然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妹妹,但没有衣裳又回不了天宫,只好答应让七妹子嫁给牧童。
牧童这才把衣裳还给了六个仙女,六个仙女告别了七妹子和牧童,踏着母基改,缓缓地飞上了天宫。
金达莱花只有承受陽光雨露才能开放,这人间的生活有了爱情才显得更加美好。
牧童和仙女成了亲,生活便充满了欢乐,他们搭了三间草房,牧童放牧,仙女织布,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说起七仙女的贤慧劲儿,真是天下无双。
丈夫要去放牧,她把丈夫送出门口;丈夫放牧回来,她端上雪白的米饭和清香的凉拌山菜。
七仙女不但心好,手也巧。
织出布来,像是长白山的瀑布在流;绣出花来,能散出香气;绣出鸟来,会拍搭翅膀。
一转眼,牧童和仙女成亲整整三年零三个月了,七仙女生下了两个又白又俊的胖小子。
说来也奇,这两个胖小子生下一个月就会叫阿爸基、阿妈妮,两个月就会在地上乱跑。
这可把小两口稀罕得没法,他们成天逗得孩子笑呀闹呀,就这样过了三年零三个月。
地上过了三年零三个月,天上才仨月零十天。
打从七仙女留在人间嫁给了牧童,六个姐姐一直在阿爸基和阿妈妮面前瞒了仨月零十天。
阿爸基和阿妈妮问起来,她们不是说七妹子织布,就是说七妹子绣花。
可是到了这三个月零十天头上,再也瞒不过去了。
仙女的阿爸基——天帝过生日,这一天非要七个女儿轮流斟酒不可。
等女儿们到齐了,阿爸基一数,咋少了一个呢,当时就吼了起来:“七丫头哪去啦?”六个女儿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说不出话来。
话说这当儿,七仙女正在人间织布呢,忽听响晴的天上轰隆隆地打起了旱雷。
凡人是不知道咋回事儿啊,可是仙女一听,知道是她阿爸基发火了。
她想,这下可坏事了!她要是不马上回天宫去,阿爸基就会派天兵天将来捉拿她的。
到了那时候,夫妻难舍又难分。
仙女不愿意让自己的丈夫难受,就央求丈夫说:
“吆啵吆啵:朝鲜族夫妻之间的称谓。
!咱们成亲三年零三个月了,
都有了两个孩子,我就是想走也是舍不得你们呀!我只是想穿穿我那套衣裳,求求您还是把衣裳还给我吧!”
牧童听媳妇说的实心实意,也就把衣裳还给了她。
话说这时候牧童干活累了一头晌,躺在炕上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七仙女趁这工夫,一个夹肢窝挟起一个孩子。
想到自己要撇下心爱的郎君,不觉泪如雨淋。
她望了望丈夫,又朝丈夫鞠了鞠躬,两脚一蹿,缓缓地飞上了天宫。
牧童醒过来一看,媳妇不见了,两个孩子也没影了。
看看织布机上,没有她;瞧瞧厨房里,没人影儿;瞧瞧院子里,空荡荡的。
他猜想十有八九七仙女是回天宫了。
顿时,响晴的天空布满了乌云,温暖的家变得冷冰冰的。
牧童丢了媳妇又丢了孩子,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不该把衣服还给媳妇。
还是鸡飞蛋也打了,没法儿,只好去找小鹿。
牧童到了早先救小鹿的地方,一连气儿喊了三声“小鹿小鹿你快来!”他话音儿还没落呢,眼瞧着那只小鹿从密林里跑了出来。
牧童见了小鹿,话没说出口,眼泪先掉下来了。
小鹿说:“你不用说我也知道了。
事情已到了这地步,你也别伤心了。
等到了水日,你再上趟天池。
每当水日,天宫里都要放下一只水桶来天池提水,你只要坐进这只水桶里,就会被提到天上去的,你就可以和媳妇孩子团圆了。
”小鹿说完便一蹿一蹿地跑进了密林里。
牧童焦急地等啊,等啊,等到了水日,他一大早就来到了天池。
牧童仰脸朝天等啊,等啊,等得眼睛发直,等得脖子发酸,过了老半天,好歹算等到了。
就听“突噜噜噜”一阵响,一只很大很大的水桶从天空里放了下来。
牧童抓住水桶往里面一坐,不大不小,正好盛下他一个人。
呆了有半袋烟工夫,水桶又开始往上升了,只听见“噌噌噌”地响着,两耳一溜风的,身上冷嗖嗖的,经过好一阵工夫,突然咯噔一下,嘿,天宫到了。
牧童刚钻出水桶,就听见“阿爸基”“阿爸基”的叫声,他回头一瞅,两个儿子一溜烟儿扑进了他的怀里。
牧童贴着两个儿子的脸蛋,亲了又亲,又让他们领着去找阿妈妮。
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到阿妈妮的住房里,高兴地喊着:“阿妈妮,阿妈妮,阿爸基来了!”
正在织布的仙女们,忽啦一下就把牧童给围上了。
七仙女见了丈夫,又惊又喜,夫妻俩抱头痛哭,边哭边说着别后的情形。
牧童与七仙女相会,天宫上下没有一个不高兴的,惟有天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闷闷不乐。
天帝不能无缘无故撵牧童,于是就给牧童出了个难题。
说牧童若能解了这个难题,就让他们夫妻团圆;若是解不了这难题,就要把牧童一个人撵回人间。
啥难题呀?天帝要牧童到耗子国去索取人皮一百张、人睾丸三斗。
传说天宫里不但有仙人仙女,还有各种成精的动物,有什么耗子国呀,牛、马、猪、狗国呀。
这耗子国里的耗子,个儿大得像猫,可厉害啦!它们把守着天宫的大门,专吃人间来的凡人,不管是谁,见了人就抓,抓了人就扒皮,扒了皮就吃肉。
幸亏牧童是坐水桶上来的,要不早就成耗子食了。
天上的岳丈发话了,牧童哪敢不去呀!他告别了媳妇和孩子,一直朝耗子国走啊,走啊,不知踏过了多少块云彩,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子,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耗子国。
大门口有两个大耗子,手持长槍把着门。
牧童上前就问:“请问,这儿是耗子国吗?”
两个大耗子抽搭着鼻子闻了闻,闻出了凡人的气味,上来就把牧童给抓住了:“好一个凡人,你是怎么跑到这天宫上来的呀?走!先去见我们的大王,一会儿我们就要扒你的皮,吃你的肉!”
不一会工夫,牧童就被带进了耗子国。
牧童吓得哆哆嗦嗦,一边往里走,一边左右撒目,嗬!好大的耗子国呀!耗子国里耗子多得成群成堆,什么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公的母的、黑的白的,简直说不清。
牧童寻思,这下可完了!别说是取人皮、睾丸呐,恐怕连自己的人皮和睾丸也得撂这儿!
不一会工夫,他来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宫殿里。
牧童心想,这一定是耗子国的王宫了。
来到了耗子王跟前,牧童抬头一瞧,吓瘫了!你猜怎么着,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大个儿的耗子呢!那耗子王大得像头大黄牛,青面獠牙,大耳朵,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直放青光。
两只耗子跪下来说:“启禀大王,我们刚刚捉到一个人间上来的凡人,要不要扒皮吃肉?”
耗子王瞧了瞧牧童,当时就“哎哟”了一声。
你猜怎么着,耗子王认得牧童。
他当时就走下了王座,来到牧童的跟前问:“善良的主人呐,你还认不认得我呀?”
牧童仔细一瞧,越看越觉着面熟,连声说:“认得!认得!”
为啥耗子王管牧童叫主人?牧童又咋认得这耗子王?这里面还有段故事哩。
说起来那还是牧童和仙女成亲之前的事了。
牧童从小就那么穷,可是有只大耗子不嫌弃他,时常出来和他作伴。
小牧童也很稀罕它,有啥好东西,不忘给耗子吃,也不忘给耗子喝。
一来二去的,耗子越长越大;天长日久,牧童和耗子结下了友情。
早晨牧童去放牧,耗子远远地去送他;晚上牧童回家来,耗子又早早地去迎他。
他们一天不见都想得慌。
可是打从牧童和仙女成了亲,耗子见牧童有了伴儿,自个儿也成精了,就悄悄地离开了牧童,来到耗子国当上了国王。
他们原先有这么深的交情,见了面咋能不高兴呢?!
把门的两只耗子一看,自知没趣,一溜烟儿蹽了。
耗子王同牧童寒暄了一阵子,问牧童:“你不在人间过安生日子,跑到耗子国来干什么呀?”
这一问,把牧童的眼泪给问出来了。
他把媳妇怎么带着儿子上天,他怎么坐着水桶上天找媳妇,岳丈天帝怎么出难题,一古脑儿都告诉了耗子王。
耗子王一听,乐了!捋着胡子对牧童说:“这好办!这两件事都撂我身上了!”
接着耗子王往大王的宝座上一坐,大喊一声:
“小崽子们,给我来呀!”
“有!”一大帮小耗子应声而来。
“去那大库里,给我取一百张人皮、三斗人睾丸出来!”
“是!”一大帮小耗子又应声而去。
过了一袋烟的工夫,只听见“叽叽喳喳”一阵响,一百只耗子扛来了一百张人皮,三十只耗子抬来了三斗人睾丸。
耗子王又下令说:“小崽子们,给我听着!他是我从前的主人,你们跟着他,把这些东西给我送到天帝府去!”
“是!”小耗子们又齐声应道。
牧童告别了耗子王,领着这一大帮小耗子,直奔天帝府走去。
牧童和耗子们走着,走着,走到约摸一半路程的时候,冷丁从云彩里钻出三匹高头大马,马上坐着天帝的三个儿子。
他们立马横刀,厉声喝道:“快把这些东西都给我撂下!”
这耗子国本来就归天帝府管辖,天帝的儿子发号施令了,众小耗子不敢不从命,撂下了东西,“忽喇”一下,撒腿儿就,只撇下个牧童。
天帝的三个儿子哈哈大笑了一阵之后对牧童说:“哼!想得倒挺美,一个人间的凡夫俗子,居然想和天仙过一辈子,作梦!”
这时候,只听见“呜——”的一声,刮起了一阵旋风,把人皮和睾丸搅豁起来,又“呜——”的一声刮跑了。
天帝的儿子赶忙骑着马去追。
牧童一看,什么人皮呀,睾丸呀,全都落空了,咋回去交差呀?这回算一切都完了!牧童越想越伤心,一屁股瘫坐在那儿呜呜地哭开了。
牧童哭着哭着,忽听“扑噜噜”一阵响,他抹干眼泪一看,从天边忽忽悠悠地飘来一张纸条。
牧童接过来一看,只见纸条上写着:吆啵:别哭了,东西都叫我拿到手了,刚才那阵旋风就是我变的,您赶快回到我身边来吧!
牧童这才变哭为笑,攥起拳头赶快往回蹽。
到了天帝府,牧童按照岳丈的要求,按时交齐了一百张人皮和三斗人睾丸。
岳丈天帝惊得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俗话说得好哇,米儿撒了能扫起,话儿出口难追回!天帝一看没难
住牧童,只好打发他们两口子回到人间去生活。
那是一个响晴响晴的天,七仙女朝人间撇下一条五色彩绸,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母基改。
牧童和七仙女一人抱着一个儿子,告别了天宫,踏着母基改,忽忽悠悠地落到了长白山天池边上。
这时候,那只鹿早就恭候在那里了,小鹿驮着他们一家人,走下了长白山。
从此,这只鹿再也不离开牧童了。
据说,养鹿的习惯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长白山的朝鲜族人都长得聪明、漂亮而又勤劳,传说那也是因为他们是牧童和仙女的子孙的缘故。
直到现在,朝鲜族人还是那么热爱长白山,喜欢长白山的天池。
茉莉仙子
在白云缭绕的太行山深处,一条山谷,涧水滔滔,两旁古松参天。
在一棵古柏下躺着一男孩,衣衫褴褛,遍体鳞伤。
他太累了,太悲痛了。
他刚闭上眼睛,似睡非睡,朦朦胧胧,忽见一个身着青衣的姑娘走过来。
那姑娘十四、五岁,杏脸桃腮,满脸泪痕,见了男孩倒身下拜,哭道:“好心的大哥,快救救我吧,我快活不成了!”
男孩见了一惊,急忙坐起,忙道:“你是谁,有什么难处啊?”
那姑娘道:“我姓莫,名丽。
家居海州,偶来此地,花光了路费。
如今,已三天没吃东西了,心中冒火,口干舌燥,请给我一口水喝吧!”
听姑娘要水喝,自己也觉得渴起来,于是挣扎着站起来,想去找水,可挣了几挣也没站起来,却惊醒了,原是一梦,也没往心里去,又想睡。
他刚一闭眼,那姑娘又来了,哭道:“好心的哥哥,快救救我吧。
我会报答你的!”他见那姑娘抹抹眼泪,用手指指身后,男孩回头一看,身后是棵干巴树,什么也没有,正要问姑娘,又醒了。
他睁眼一看,又是在做梦,心里觉着奇怪,暗道:莫非神仙给自己托梦,让自己救人,可眼前什么也没有啊。
他揉揉眼睛想站起来,可刚一挺身便觉得眼前一黑,栽倒了,鼻子碰到树上,昏了过去。
过了好一阵儿,男孩终于醒来了,睁眼一看,有个年轻姑娘正为自己饮水,定睛细看,正是梦中之人。
再看身后的大树,早已绿茵如盖,满树开满小花,花香浓烈,沁人心脾。
男孩闻了花香,顿觉神清气爽,于是一骨碌爬起来。
诧异地道:“你到底是什么人,因何救我?”
那姑娘笑笑道:“我确实叫莫丽,家居海州,父母早丧,我独自一人生活。
只因今春家遭天火,把家业烧个净光,我没法生活,这才来此投亲。
不料,亲戚早搬了。
我又花光了路费,只好靠乞讨生活。
谁知天不佑人,我又得了重病。
躺倒在前边沙地里,已经三天没吃没喝了。
幸亏昨夜神仙托梦,说是只有你才能救我。
所以,我一早便起了来,见你倒在树下,鼻子流血不止,急忙解救。
不知是何原因,我的手一碰到你的鼻子,便觉神清气爽,病也好了。
但不知大哥姓甚名谁,家居何处,因何这般模样?”
男孩见姑娘长相忠厚,言语诚恳,就忍不住地倾诉了他的悲惨遭遇,他说:“我姓刘名玉,跟父亲进山采药,采到一只世人少见的灵芝草。
父亲捧在手里细看,这时山上来了一男一女,非说灵芝是他们栽的,并不容分说夺过灵芝就走。
父亲不答应,那男人竟把父亲推下山涧,把我打成这个样子。
我四处寻找父亲的尸体,还没找到,就昏倒在这了。
”
姑娘听了道:“原来,大哥也是个命苦之人。
自古道:同病相怜,还望大哥慈悲则个,留下小女子跟你做个伴吧!”
刘玉一听涨红了脸急道:“不成,不成,自己都养活不了,怎能再连累你呢?”
姑娘听了呜呜地哭起来,半晌方道:“如今我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如果大哥不肯与我同行,我只好死了!”
刘玉听了叹气道:“难道你在这里就没什么亲戚了吗?”
姑娘道:“没有!”
“家乡还有何人?”
“父母都死了,我又没兄弟姐妹,族兄族弟倒是有几个,可多是奸猾之人。
小女子怎能指望他们照顾!”
“可我身无分文,又没什么本事,没法养活你啊!”
“这个,你放心,小女子虽然命苦,但有一手泡制茶叶的本事。
你看这株大树,就是千年茉莉,已干枯多年,今日复活,也是天助我们。
我们就在这儿开个茶店,摆个茶摊,不愁钱的!”
刘玉听了暗道:反正自己已无家可归了,不如在此先住下来,以
后再想辙。
想到这里,他只好道:“好吧,如此就难为你了!”
当晚,二人搓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了白首之盟。
第二天,他们又压了间棚子,买来锅碗瓢盆一应家俱。
当天,他们便采叶摘花,蒸制茶叶。
莫丽的手真巧,她制出的茶叶又香又甜又可口,不仅解渴、去暑、消病,而且又喝了不饿,三天两头不用吃东西。
不仅过路人爱喝,小商小贩爱喝,连城里的阔人都跑来品尝茶的滋味了。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刘玉、莫丽靠摆茶摊卖茶叶赚了不少钱,日子越过越富裕。
但是,好景不长,恶运终于来到了。
这天,傍黑收摊后,刘玉回到后屋正要跟妻子报账,忽然发现她坐在炕上正发愁,心中不解,急忙走过去道:“娘子,这几天,我见你愁眉不展,人也瘦了,是身子不爽吗?”
莫丽道:“不,我很好。
”
“那你为何一个人坐着发呆,有什么事儿不可以跟我说说吗!”
“唉,刘郎,你哪里知道……我有一事拜托,还望你认真对待。
”
“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这两天,我泡制了两坛茶水,一坛黑茶,一坛红茶,都是上等补品,放在后屋里存着。
明日午时会来一位老太婆喝茶,你要给她黑茶喝,千万记住!”
“这是为何?”
“你别问了,以后会知道的!”
“好,我记住就是了!”
说罢,二人铺床展被,睡下了。
当夜无话,第二天午时,果然来了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
她手拄拐杖,蹀蹀躞躞,进门就嚷:“渴死了,渴死了,小伙子,快来一杯热茶!”
刘玉舀了一碗红茶,正要送出去,忽然想起妻子的话,急忙换上黑茶,给老太太送去。
老太太喝了一口,哇地一口吐在地上,埋怨道:“小伙子,都说你们这儿茶好喝,我特意跑来品尝,谁知,你却拿这个来哄人!”
刘玉听了,急忙跑过来,端起老太太的茶碗尝了一口,果然又苦
又涩,不由心中暗道:莫丽怎么干这种事,好茶不卖,专卖这个,长此下去,不是要坏了买卖吗?想到这里,他早把妻子的嘱咐忘了,连忙向老太太道歉,又去后屋舀了一碗红茶来。
老太太喝了一口,大喜,赞道:“好茶,好茶,果然名不虚传。
小伙子,家里几口啊?”
“两口。
”
“都什么人啊?”
“我,还有个妻子。
”
“你媳妇一定长得很漂亮吧,她怎么不出来帮帮忙啊?”
“她进城买香料去了。
”
“啊,原来如此。
”
老太太喝过茶水,满意地走了。
老太太刚走,莫丽便从屋里走出来,埋怨道:“刘郎啊,我不是让你给她黑茶喝吗?你为何偏给她红茶啊?眼下要大祸临头了!”
刘玉道:“我见她年岁大了,又怕坏了咱们小店的名声!”
莫丽道:“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好心不一定好报。
你赶快把咱们晒茶的筛子拿来!”
“要那个何用?”
“什么也别问,没时间了!”
说罢,莫丽急忙去赶客人。
客人都走了,刘玉也把筛子拿来了。
莫丽把筛子扣在丈夫身上,叮嘱他不要动。
刘玉蹲在筛子里正自纳闷,忽然听见一阵嗡嗡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接着天便黑了。
他透过筛子缝往外一看,只见屋上、树上落满了蝗虫。
蝗虫见什么吃什么。
转眼,庄稼没了叶子,大树变成了秃树,连鸡鸭都难逃恶运。
刘玉见状吓了一跳,暗道:哪里来的这么多蝗虫,既然它们连鸡鸭都吃,莫丽会不会遇到危险,我得出去瞧瞧,他刚想到这里,忽然耳边响起了妻子的声音:“别动,你一出去便没命了!”
听了妻子的话,他知道她没事儿,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往外张望。
又过了一会儿,蝗虫飞走了。
莫丽从屋中走出来,掀开筛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