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六个层级,你处在哪一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的六个层级,你处在哪一层?
有这样一个故事,工地上有三个人在搬砖,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说,你没看见吗,我们在搬砖啊。

第二个人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说,我们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还在工地搬砖,第二个人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成了那两个人的老板。

在我们工作生活、情感成长等各方面,我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而每个人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或看法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所以,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在1976年,美国的两位学者班德勒和格林德创造了一门心理行为科学,叫做神经语言程序学。

按照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分成了六个等级,这六个等级成为评价一个人认知水平的标尺。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呈现,层级低的人可能会认为无法解决,而层级高的人会认为很简单或者根本就不是问题。

思维层级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身份、使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层级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第一层,环境
这类人处在思维模式的最底层,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处事方式就是抱怨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你是一位销售员,却一直没有完成业绩。

处于环境层的人就会把原因归结为领导不行、产品太贵、运气不好等等。

而他们的解决办法通常就是换个环境,换家公司,但往往同样的问题还会再次发生,因为他们不具备解决分析问题和自我审视的能力,只是一味的选择逃避。

第二层,行为
处在这一层次的人不会对环境妥协,凡事都会从自身找原因。

他们往往是我们眼中的实干家,行动派,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是他们的信念。

面对无法完成的销售业绩,你会想是不是我不够努力,我应该要加强专业学习,增加工作时间,以前拜访十个客户,以后要拜访二十个,总之,只要我努力行动起来就能完成业绩。

可现实是,虽然你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但往往业绩还是一般般的那个人。

显然,不是所有的事单靠努力就能解决的。

你需要走上一个更高的思维层次。

第三层,能力
这一层次的人会主动跳出舒适区,开始审视自身的能力,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

他们一般具有非常高效的学习能力,懂得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比如销售业绩不好,就调整销售方法,改变销售模式,改善销售话术。

但是,思维处在这一层的人也会存在不足,他们很可能会沉迷于寻找方法,而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重要的事上,或者成为那种什么都懂却不做的人。

第四层,价值
处于这一层的人开始明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并且懂得思考和优化自己的选择,他们对每件事都会有个价值衡量,当问题来临时,他们不会像能力层的人什么都一把抓,而是会思考什么更重要,什么是核心。

比如面对销售业绩差,你会总结出都有哪些原因并找出其中最核心的几个,然后逐个突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五层,身份
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这一层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

这个身份并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他们不仅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且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你就会围绕这一点构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层,并作出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成为一个真正的觉醒者。

当你是个销售员,那你就会想未来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业务员,还是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亦或者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你把自己定义成什么身份,你面对问题时的选择就会截然不同。

第六层,使命
当你开始思考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在为人民服务或者改变世界的层面上时,你就处在了人类最高级的追求上了。

比如国家领导、伟人、发明家,他们为了追求使命感而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有了这把思维标尺,你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处于什么状态,而不会被现有的思维所困住,遇到问题时你就会放弃原有的情绪化,转而变为找方法,做选择,明价值。

当然,这六个层级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否则就变的不切实际。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维层级就需要抬头看路,低头做事,在思维上要由上而下统揽全局,行动上要自下而上脚踏实地。

我们往往知道容易,做起来难,只要有意识的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你的人生一定会实现一个大跨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