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切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溶于水所得澄清液体无丁达尔现象
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中国瓷器闻名世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
D.人体内的酶通常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对应反应速率
D[鸡蛋清溶于水所得澄清液体为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A项错误;棉、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丝、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中还含有N和S等,完全燃烧不可能只生成CO2和H2O,故B项错误;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错误;人体内的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D项正确。

]
2.依据下列背景材料
①浙大研制的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又名碳海绵)入选2013年度世界最轻固体材料
②2014年11月上旬北京APEC峰会期间,政府重拳整治雾霾,使蓝天重现
③中科大最近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Li0.8Fe0.2)OHFeSe(Se呈-2价)
④瑞典研究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人工光合作用的高效分子催化剂
判断下列对应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B.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C.新的铁基超导材料中Fe呈+2、+3价
D.人工光合作用的分子催化剂可将一次能源直接转化成二次能源
C[石墨烯弹性气凝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因此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A项正确;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B项正确;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Li0.8Fe0.2)OHFeSe中
Fe呈+1、+2价,C项错误;人工光合作用的分子催化剂能将太阳能(一次能源)直接转化为氢气(二次能源),D项正确。

]
3.日本科学家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自噬是细胞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过程,细胞借此分解无用蛋白,实现细胞自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含碳、氢、氧、氮等元素
C.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遇盐溶液均会发生变性
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溶液发生变性,而遇铵盐、钠盐等盐溶液不会发生变性。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A[A项,植物油分子中含,与H2发生加成反应;B项,淀粉与纤维素的通式相同,但通式中的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 项,环己烷与苯和酸性KMnO4溶液均不反应;D项,溴苯和苯均不溶于水。

] 5.关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族且化学性质相似
B[铵盐中全部是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A错误;第三周期的元素都有最高正价,B正确;Li+是2个电子,H+没有电子,C错误;氦和铍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不属于同一个族,且化学性质不相似,D错误。

]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A[A项,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

B项,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材料。

C项,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溴乙烷难溶于水。

D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7.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X
C.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氧化等反应
D.在催化剂的作用下,1 mol X最多能与5 mol H2加成
D[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X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羟基、碳碳双键,A项正确;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X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X,B项正确;X 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酯基,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氧化等反应,C项正确;1个X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1 mol X 最多能与4 mol H2加成,D项错误。

]
8.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同主族,Y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 W>r Z>r Y>r X
B.Z的简单氢化物比X的简单氢化物稳定
C.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2种
D.W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C[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推出X为O,Y为Na,Z为S,W为Cl。

原子
半径:Na>S>Cl>O,A项错误;非金属性:S<O,故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2O,B项错误;O、Na、S形成的化合物有Na2SO3、Na2SO4、Na2S2O3等,C项正确;HClO为Cl的一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4为S的一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弱,故D项错误。

] 9.有机物X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乙酸大42,则X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A.9种B.8种
C.7种D.6种
A[由X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知其组成通式为C n H2n O2,由相对分子质量数据可得14n+32=60+42,n=5,故X可表示为C5H10O2。

甲酸丁酯有4种、乙酸丙酯有2种、丙酸乙酯有1种、丁酸甲酯有2种,故符合题设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
10.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 s B.2.5 s C.10 s D.5 s
D[根据题意,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则O2的浓度减少了0.2 mol·L
-1,v(O2)=Δc(O2)
Δt,Δt=
Δc(O2)
v(O2)=
0.2 mol·L-1
0.04 mol·L-1·s-1
=5 s。

]
1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N 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①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H2的生成速率与NH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2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⑤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⑥密闭容器中n(N2)∶n(H2)∶n(NH3)=1∶3∶2
A.①④⑥B.②③⑤
C.①③⑤D.②④⑥
C[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变小的反应,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①正确;H2的生成速率和NH3的消耗速率都表示v

,②错误;反应中混合气体的总
质量不变,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已达平衡,
③正确;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体积均无变化,故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④错误;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⑤正确;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⑥错误。

]
12.已知:2H2(g)+O2(g)===2H2O(g)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

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A.463.4 kJ·mol-1B.926.8 kJ·mol-1
C.221.6 kJ·mol-1D.413 kJ·mol-1
A[设水分子中O—H键键能为x kJ·mol-1,则反应放出的热量ΔQ=Q(放)-Q(吸)=2×2x-(436×2+498)=483.6,则x=463.4。

]
13.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

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产物污染也少。

下列有关燃料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用KOH溶液时,其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e-+4OH-===4H2O
B.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除纯氧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作氧化剂
C[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用KOH溶液时,在负极H2失电子生成H+能与OH-继续反应,故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e-+4OH-===4H2O,A正确;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正确;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燃料电池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可以是纯氧,也可以是空气中的氧气,D正确。

]
14.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成分相同
B.葡萄糖、淀粉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淀粉、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石油的裂解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A项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石油的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反应,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

] 15.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2.24 L Cl2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要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A项,过程①的提纯涉及离子沉淀,涉及化学过程;B项,由信息可知MgCl2·6H2O灼烧不能得到无水MgCl2;C项,2.24 L未指明标况条件。

] 16.如表为几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
A.元素④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⑦的原子序数
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
C.上述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⑤
D.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C[③⑥都是+1价,所以③为Li元素,⑥为Na元素。

②化合价+2,半径比③大,所以只能是Mg元素,⑧为+3价,与元素②半径相差较大,所以⑧为硼元素,⑦半径过小为氮元素,⑤为卤族元素且半径比⑦大,只能是氯元素,①半径略小于⑦,为氧元素,④与⑦同族为磷元素。

A项,④⑦同族,④的半径大,即在下一周期,原子序数大,错误;B项,根据原子半径大小,②③不在同
一周期,错误;C项,⑤为氯元素,高氯酸是最强酸,正确;D项,⑧为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错误。

]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2分)
17.(12分)为了清理路面积雪,人们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解析】(1)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中含54 mol电子,则每摩尔X、Y的离子含18 mol e-,可推出其化学式应为CaCl2,即X为Ca,Y为Cl。

(2)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其为He或C或S或Kr,又因D与Y相邻,则D为S,He、Kr与D不能形成分子,则E为C,C与S形成的分子为CS2。

(3)W是与硫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W是氧;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Na。

Na在O2中反应不加热时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Na2O2中Na+与O2-2间形成离子键,O2-2内部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1)CaCl2离子键
(2)极性共价键
(3)Na2O离子键Na2O2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8.(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解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难推出X为硅元素,Y为氧元素,Z为氯元素。

(3)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2H2S===2S↓+2H2O,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O2的氧化性大于S,故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a项正确;氧化性的强弱与氧化剂得电子的多少无关,而与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b项错误;H2O比H2S的热分解温度高,说明H2O比H2S的稳定性强,从而可知O元素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项正确。

【答案】(1)第三周期ⅦA族
(2)Si(3)ac
19.(10分)( Ⅰ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1)该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负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将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 2HI(g)(正反应放热),反应经过5 min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5 mol·L-1,碘蒸气的浓度为0.25 mol·L-1。

请填写以下空白:
(1)v(HI)=________;v(H2)=________;氢气的起始浓度=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则平衡浓度c(HI)、c(I2)、c(H2)的关系是________(填“相等”“2∶1∶1”或“均为恒量”)。

【解析】( Ⅰ)金属锂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所以正极反应是2H++2e-===H2↑,正极产生无色气体。

( Ⅱ )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得v(HI)=0.1 mol·L-1·min-1;v(H2)=0.05 mol·L -1·min-1。

氢气的起始浓度为0.5 mol·L-1。

【答案】( Ⅰ )(1)锂Li-e-===Li+
(2)有无色气体产生
( Ⅱ )(1)0.1 mol·L-1·min-1
0.05 mol·L-1·min-10.5 mol·L-1(2)均为恒量
20.(10分)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
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
装有B 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重复操作2~3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 、D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管1中装入药品后加热。

图中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A 的用途可知A 为乙烯,根据D 能与NaHCO 3反应, 说明D 为羧酸,再结合其分子式为C 2H 4O 2可知D 为乙酸,且B 、C 分子中碳原子数也为2。

根据F 有香味,推出F 为酯,故B 为醇,且为乙醇,则C 为乙醛,F 为乙酸乙酯。

乙烯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中反应为2Cu +O 2=====△2CuO ,CH 3CH 2OH +CuO ――→
△CH 3CHO +Cu +H 2O ,总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O 2――→Cu △
2CH 3CHO +2H 2O 。

在制取乙酸乙酯实验中,用饱和Na 2CO 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其作用是溶解乙醇,反应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答案】 (1) 羧基
(2)加成反应
(3)2CH 3CH 2OH +O 2――→Cu △
2CH 3CHO +2H 2O (4)CH 3COOH +HCO -3===CH 3COO -+CO 2↑+H 2O
(5)Na 2CO 3 溶解乙醇,反应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CH 3COOH +HO —CH 2CH 3 CH 3COOCH 2CH 3+H 2O
21.(8分)工业上海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该工艺流程中先后制得Br 2、CaSO 4和Mg(OH)2,能否按Br 2、Mg(OH)2、CaSO 4的顺序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大得多,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但在上述工艺中却不用四氯化碳,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②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aSO 4和Mg(OH)2的制备顺序与加入的试剂顺序有关,要求每次加入试剂后只能得到一种物质,如果先沉淀Mg(OH)2,则沉淀中会夹杂有CaSO 4和Ca(OH)2沉淀,产品不纯。

(2)属于对试剂使用的评价问题,四氯化碳与水相比,无论是从价格上还是环境污染问题上,都超过水。

【答案】(1)不能若先沉淀Mg(OH)2,则沉淀中会夹杂有CaSO4和Ca(OH)2沉淀,使产品不纯
(2)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
(3)①Cl2+2Br-===Br2+2Cl-
②Ca2++SO2-4===CaSO4↓
③Mg2++2OH-===Mg(OH)2↓
2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工业原料气(含SO2、N2、O2)中SO2的含量(已知碘能氧化H2SO3,生成H2SO4)。

①若原料气从左向右流时,上述装置连接的顺序是:原料气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碘-淀粉溶液的是__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B.NaOH溶液
C.溴水D.氨水
④若碘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1,体积为20 mL,收集到的N2与O2的体积为297.6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那么,SO2的含量是否超标?
________。

【解析】因废气中的SO2能与I2发生化学反应:SO2+I2+2H2O===H2SO4+2HI,当B中蓝色恰好变成无色时,说明S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掉I2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SO2的体积,剩余气体N2和O2可用排水法(短管进,长管出)而测出二者的体积即可求出SO2的体积分数,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原料气→c,
d→b,a→e。

SO2也能被酸性KMnO4氧化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溴水也能与SO2反应,但Br2易挥发,会产生实验误差,NaOH溶液、氨水也能消耗SO2,但无明显实验现象。

由条件知n(SO2)=n(I2)=0.05 mol·L-1×0.02 L=0.001 mol,即其
体积为22.4 mL,所以工业原料气总体积为297.6 mL+22.4 mL=320 mL,其中
SO2的质量为0.001 mol×64 g·mol-1=0.064 g,故SO2的含量为64 mg
0.32 L=200 mg·L -1>0.02 mg·L-1,所以SO2含量超标。

【答案】①c,d→b,a→e
②I2+SO2+2H2O===2I-+SO2-4+4H+③A④超标
模块综合测评(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的原理和家用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都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B.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于包装食品
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B[明矾净水的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明矾没有消毒杀菌作用,A项错误;碳纤维不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焦炭不能还原氧化铝,D项错误。

]
2.化学可以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沟油”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制生物柴油
B.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随便使用
C.三聚氰胺是工业合成树脂的原料,它是一种有机物
D.利用CO2制造全降解塑料代替聚氯乙烯塑料,可缓解白色污染
B[“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回收利用,A项正确;亚
硝酸钠易致癌,不可以随便使用,B项错误;三聚氰胺为有机物,可以作合成树脂的原料,C项正确;利用CO2制造全降解塑料代替聚氯乙烯塑料,可以缓解白色污染,D项正确。

]
3.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B[A项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

B项中,化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CO2、SO2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

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烃,燃油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原子数目较多的烃,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

D项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 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弱
C.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CO2,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得失电子,所以不能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

]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A[某些阳离子(如Na+)的核外电子层数不等于该元素(如Na)所在周期数(Na为3周期。

)]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B.乙酸的结构式:C2H4O2
C.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D.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56137Ba
A[C2H4O2为乙酸的分子式,故B错误;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故C错误;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钡原子的质子数为56,该原子正确表示方法为:13756Ba,故D错误。

]
7.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原子半径:r(Z)<r(R)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B[由题意推断,X、Y、Z、W、R分别是H、C、Mg、S和Cl。

A项,C 与H可以形成CH4、C2H4等多种有机物,错误;B项,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所以HCl比H2S稳定,正确;C项,半径:r(Mg)>r(Cl),错误;D项,酸性:H2SO4>H2CO3,错误。

]
8.Cu-Zn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装置,当导线中有0.5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
①锌极反应:Zn-2e-===Zn2+,锌片上产生0.25 mol的H2
②铜极反应:2H++2e-===H2↑,锌片溶解16.25 g
③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
④溶液中SO2-4移向铜极
A.①④B.③④
C.②③D.①③
C[①锌极反应为:Zn-2e-===Zn2+,锌片上不生成H2,错误;②铜极为正极,发生反应:2H++2e-===H2↑,锌片溶解0.25 mol,质量为16.25 g,正确;
③电流由原电池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所以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正确;
④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溶液中SO 2-4移向锌极,错误,故C 项
正确。

]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H 2在Cl 2中燃烧、H 2与Cl 2的混合气体光照发生爆炸,都放出热量
B .H 2在O 2中燃烧生成H 2O 放出能量,H 2O 分解为H 2和O 2吸收能量
C .氙和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发生反应:
Xe +2F 2===XeF 4,该反应过程中Xe 和F 2都有化学键断裂
D .在CaO +H 2O===Ca(OH)2的过程中CaO 和H 2O 的总能量高于Ca(OH)2的总能量
C [已知H 2+Cl 2=====点燃2HCl 放出热量,即H 2和Cl 2的总能量高于HCl 的总
能量,同样,H 2+Cl 2=====光照2HCl 的能量变化是放出热量,A 项正确。

根据能量
守恒定律,B 项正确。

总的来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
又有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但Xe 中不存在化学键,则C 项错误。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aO +H 2O===Ca(OH)2是放热反应,则D 项正确。

]
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
1 mol X 和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经过60 s 达到化学平衡,生成0.3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s)
B .反应经过60 s 时一定能达到化学平衡
C .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用于提高反应速率
D .反应达到平衡时,n (X)∶n (Y)=1∶1
C [根据v =Δc ÷Δt ,
v (Z)=0.3 mol÷10 L÷60 s =0.0005 mol/(L·s),v (X)=2v (Z)=2×0.0005 mol/(L·
s)=0.001 mol/(L·s),A 项不正确。

反应进行的条件不一定,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能达到化学平衡,则B 项不正确。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可利用能源,加热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则C 项正确。

在反应开始时n (X)∶n (Y)=1∶1,而在反应过程中X 、Y 按n (X)∶n (Y)=2∶1的关系消耗,则反应达到平衡时,n (X)∶n (Y)<1∶1,D 项不正确。

]
11.如图所示是425℃时,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图②中的可逆反应为H 2(g)+I2(g)2HI(g)
D.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图①中t0时,H2、I2、HI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未保持不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

]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A[A.乙酸有酸性,能和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2),乙酸乙酯没有酸性,加入Na2CO3溶液中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可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氯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
13.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