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诗五首》学案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
2、常建,生卒年不详。长安人。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绝大部分是描写日月风光、山林逸趣的。作品有《常建集》。
长亭:送别之意。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也有比喻邪恶势力的,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一课一得:王安石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变法的失败,但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他的《登飞来峰》更是千古传唱。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
同桌互议,讨论探究。
学生
自评小组Biblioteka 评价教师评价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它的鸣声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了,一番秋雨之后,它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逢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教师教法
课上交流助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讨论。
一、教师范读、领读、齐读三首诗。
二、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疏通诗意。
三、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试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运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已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四、学习《登飞来峰》思考:如何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
《诗五首》
序号
日期
执笔
七年语文组
审核
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题目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
课题
《诗五首》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了解有关常建的文学常识;能熟练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2、学习诗歌对景物的典型化描写;品味诗作中对自然景物的无限赞美和向往之情。
讨论、探究。
五、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如何理解成语“曲径通幽”和“万籁俱寂”?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曲径通幽”用作成语,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僻隐的处所。语出本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有的本子作“竹径”。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成语“万籁俱寂”,正出自常建本诗“万籁此都寂”之句。
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默读、思考。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2
其他
项目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法:合作、探究。
教师教法
课前预习导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预习。
一、学生自由诵读诗歌。
二 、了解作者:
1、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当堂达标促学
学生学法
一、学习《登飞来峰》思考: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象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困难。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睛前的困难吓倒。
二、附:诗歌知识收藏匣 常见意象集释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