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中考化学复习练习: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20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20张)

(如:氢氧化钙)
10
硼酸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20页 )-PPT 执教课 件【推 荐】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20页 )-PPT 执教课 件【推 荐】
知识回顾
将等质量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从90℃降低至10℃,会出现什么现象?
(2)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 升温 选填
“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3) t3℃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 A>B>C 。
5.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t_1 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的是_ B 。
知识回顾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解 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20页 )-PPT 执教课 件【推 荐】
纵 坐 标 表 示 溶 解 度
专题复习------
溶解度曲线
复习目标
1.能够通过溶解度曲线获得一些相关信息 如:查阅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比较不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具体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 转化方法 3.能准确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后, 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 能够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物质的结晶方法

【化学】2018中考化学专题汇编:溶解度曲线

【化学】2018中考化学专题汇编:溶解度曲线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解度曲线1(绵阳市)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B.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2.(张家界)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D.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30℃降至10℃,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3.(山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将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4.(孝感市)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Z>丙5.(聊城市)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l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6.(枣庄市)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7.(黄石市)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决胜2018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中考题,无答案)

决胜2018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 专题05 溶解度曲线(中考题,无答案)

专题05溶解度曲线一、选择题1.【2017年广西省桂林市】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物质为易溶物质 B.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温度升高,c物质溶解度减小 D.5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2.【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降为3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a B.b C.c D.a和b3.【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高氯酸钾( KClO4 )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其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20℃时, 将 2g 高氯酸钾溶于 98g 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 C.60℃时, 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肯定有晶体析出4.【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3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B.将30℃的熟石灰饱和溶液升温至75℃(溶剂的量不变),溶液中会出现浑浊C.5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熟石灰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将熟石灰饱和溶液从80℃降温至20℃,一定没有氢氧化钙析出5.【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4:5 6.【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7.【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宮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卷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一、单选题1.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加入KNO3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30℃时30gNaCl与100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答案】C2.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答案】C3.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不变时,t1℃ 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B.溶剂不变时,分别将t1℃ 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B4.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5.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2℃时,分别将50 g的M、N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搅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N固体不能完全溶解B.t2℃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M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于ND.分别将上述t2℃时 M、N的溶液降温到t1℃,得到M、N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答案】B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B.将40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答案】D7.已知t℃时,盐M(不含结晶水,式量═126)的溶解度为S g.在一定量的M的水溶液中加入ag M后,恰好为t℃时的饱和溶液.若用M•7H2O代替M,欲使原溶液在t℃时恰好饱和,则需加入M•7H2O的质量(g)为()A.2a B.(2+)a C. D.(2+)a【答案】C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练习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练习

滚动小专题(一)__溶解度曲线类型1 一条曲线1.[2017·泸州]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G1-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G1-1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B.40℃时溴酸银易溶于水C.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2.[2017·广州]图G1-2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点a、b在溶解度曲线上。

图G1-2(1)a点对应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2 两条曲线3.[2017·福建]图G1-3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G1-3A.t1℃时,25 g甲充分溶解于100 g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可析出晶体4.[2017·临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1-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1-4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5.[2017·长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1-5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 (2018•江苏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2℃时,甲、乙溶解度均大于30g,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故选D。

2. (2018•四川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故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正确。

故选C。

3. (2018•江苏扬州)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答案】D【解析】A、没有确定的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错误;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没有晶体析出,错误;C、A点所表示的KCl的溶解度是29g,所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2.5%,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正确。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与练习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与练习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本专题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1、溶解度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2、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二、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五、判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1、在ti e 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 ;当温度升至t2 C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1、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2、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略升);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 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时,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3、时,A 、B 、C 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为A > B > C ;4、引申:① B >A >C ②B >C >A ③C >B >A ④ B >A , B >C三、解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问题:1、分别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物质;2、分别通过加入溶剂、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物质;3、对于A 物质来说,配制t2 C 时的饱和溶液,若升温至t3 e ,它是__不饱和”),若降温至t1 C ,它是 _____________ 溶液(同上)溶液(填 “饱和 ”、四、确定物质结晶的方法:1、从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 A,—般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析出B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从C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从 B 物质的饱和溶液C ,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2、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通过_ 通过—的方法提纯A ;当 的方法提纯 B ;B 中含有少量 A 时,可2、在t2 C 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 ;当温度降至ti e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六、解决简单的配制溶液问题:在t1 C 时,能不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的A 溶液?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9.1 %的A 溶液,那么配制时的温度为多少?溶解度曲线综合题例析,综合性强,常涉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 度、溶质质量分数等知识,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专题分类: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2018深圳)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答案:D解析:固体物质溶解度一定要注意其四要素,A没有指定温度,故错误;甲的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t1℃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0g乙物质即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130=3:13,故C错;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故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溶质甲,其降温到t1℃,此时甲的溶解度降到30g,故有20g固体甲析出,故D正确。

2.(2018恩施)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A>B>C错误;故选项错误;B、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选项正确;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错误,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

3.(2018宜昌)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D.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用降温结晶法,所以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正确;B.将A点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丙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甲=乙,所以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正确;D.A点是不饱和溶液,B点是饱和溶液,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

2018年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018年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D.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第1题图第2题图2.(·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 g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3.(·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15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65 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第3题图第4题图4.(·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 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5.(·呼和浩特)20 ℃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 ℃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 ℃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二、填空及简答题6.(·黔西南)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同步测试: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同步测试: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时间:35分钟分值:3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 (2017河源)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温度℃0 20 40 60 80 100KCl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56.7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A. 20 ℃时,50 g水中量多可溶解氯化钾18 gB. 60 ℃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4.38%C. 100 ℃时,173 g KNO3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50 gD. 0 ℃~100 ℃范围,KCl和KNO3的溶解度不可能相等(导学号09624122)2. (2017福建)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 t1℃时,25 g甲充分溶解于100 g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D.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可析出晶体第2题图第3题图3. (2017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 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 t3℃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导学号09624123)4. (2017重庆A)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 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 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 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 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导学号09624124)5. (2017烟台)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 t℃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 g a的饱和溶液B. 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 将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第5题图第6题图6. (2017六盘水)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 t1℃时,a、b、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 P点表示:t2℃时,a、b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C. 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D. 70 g 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15 g7. (2017遵义)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 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B. 30 ℃时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 80 ℃时7 g NaCl和20 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D. 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8. 如图为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点P的含义为_75_℃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54.1_g__。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卷(无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卷(无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卷1.右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P 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 3℃时甲的饱和溶液B .可用t 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C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 .分别将t 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质量相等2.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沮度升高而增大B .10℃时,27.7g 硫酸镁和72.3g 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C .50℃时,100g 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D .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分别降温到t 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B .t 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 2℃时将40g 甲溶于100g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D .将M 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 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氣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温度/℃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27.739.349.054.151.1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5、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9.6 20.2 40.8 48.4 47.5 47.0A.甲为NH4ClB.t2℃应介于30℃~50℃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6. MgSO4和Na2C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 30 40 50 60 70 80溶解度S/g MgSO425.1 28.230.832.934.3 35.0 34.9 Na2CO321.5 39.7 49.0 48.546.0 45.2 43.9A.甲为Na2CO3B.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4,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乙>甲D.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7.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的方法提纯X。

2018年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卷

2018年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卷

溶解度曲线练习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B.a比b的溶解度大C.a中含有少量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答案】D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C.t℃时,将40克乙置于100克水中充分溶解,乙溶液达到饱和2D.将t℃时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溶质乙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 1【答案】D3.MgSO和Na CO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 2 3温度/℃溶解度S/g MgSO4Na CO2 32025.121.53028.239.74030.849.05032.948.56034.346.07035.045.28034.943.9A.物质甲是Na CO2 3B.a点对应的温度t在20℃~30℃之间1C.b点、c点对应的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从t降温到t,析出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3 1【答案】D4.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1B.t℃时,10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溶质2C.分别将a和c的饱和溶液从t℃升温至t℃,质量分数:a增大,c减小1 2D.将100g a的饱和溶液从t℃降至t℃,析出a的质量为20g2 1【答案】D5.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20℃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取乙的方法的蒸发结晶。

D.4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33.3%【答案】D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50℃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答案】C7.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18年中考复习溶液专题-溶解度曲线训练

2018年中考复习溶液专题-溶解度曲线训练

溶解度曲线题专项训练【自主学习,露问题】1.(2019南通)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B. t i C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C. t2 C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D.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2. 根据如图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能得到不饱和溶液B. t i C时,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C. t2C 185 g甲溶液降温至t i C时,能析出49 g晶体D. 将26%的甲溶液从t2C降温到t1 C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3.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 40 C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 将20 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 )大(忽略水分蒸发)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0 C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B. 20 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 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配成30 C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溶解度/? 40甲>乙D.将20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C,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0 C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B.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20 C时,可以配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D. 50 C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2() 305O22I506.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i C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 甲属于易溶物质D. t2 C时,30 g甲能溶解于50 g水中形成80 g溶液7. 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云南省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要题加练3 溶解度曲线

云南省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要题加练3 溶解度曲线

要题加练3 溶解度曲线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类型一一条曲线1.(2018·江西)t2℃时,向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加入13 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 gB.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甲的溶解度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2.(2018·雅安)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 ℃时,ZnSO4的溶解度41 g3.(2018·重庆A)将80 g M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3)在40 ℃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两条曲线4.(2018·祥城镇一中三模)如图为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15 g 甲充分溶于水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2018·玉林)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类型三三条曲线6.(2018·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五溶解度曲线练习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五溶解度曲线练习

专项突破(五) 溶解度曲线1.图Z5-1是氯化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Z5-1A .t 1 ℃时,向18 g NaCl 固体中加入50 g 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全部溶解B .0 ℃时,NH 4Cl 和NaCl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升温至t 1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 2 ℃时,将NH 4Cl 溶液降温到t 1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 .NH 4Cl 中含有少量NaCl ,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H 4Cl2.氯化铵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某同学向100 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氯化铵)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5 ℃100 g 水――→加入 A 37.2 g ①――→加入 A 4.2 g ②――→升温至60 ℃③――→加入 A 9 g ④――→降温至50 ℃⑤试回答:(1)氯化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2)上述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上述溶液①~⑤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3.[2015·燕山一模]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图Z5-2(1)如图Z5-2所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Z5-3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Z5-4所示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图Z5-3 图Z5-4属于饱和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将盛有溶液⑤的小烧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内加入足量的NaOH 固体,小烧杯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Z5-5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Z5-5(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曲线专题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曲线专题习题(无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1、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2、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20℃时,甲、乙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当甲中混有乙时,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D.20℃时,分别在50g水中加入20g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溶液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B.t1℃时,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N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只能采用蒸发结晶法D.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5、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五溶解度曲线练习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五溶解度曲线练习

专项突破(五) 溶解度曲线1.图Z5-1是氯化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Z5-1A .t 1 ℃时,向18 g NaCl 固体中加入50 g 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全部溶解B .0 ℃时,NH 4Cl 和NaCl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升温至t 1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 2 ℃时,将NH 4Cl 溶液降温到t 1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 .NH 4Cl 中含有少量NaCl ,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H 4Cl2.氯化铵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某同学向100 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氯化铵)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5 ℃100 g 水――→加入 A 37.2 g ①――→加入 A 4.2 g ②――→升温至60 ℃③――→加入 A 9 g ④――→降温至50 ℃⑤试回答:(1)氯化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2)上述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上述溶液①~⑤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3.[2015·燕山一模]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图Z5-2(1)如图Z5-2所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Z5-3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Z5-4所示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图Z5-3 图Z5-4属于饱和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将盛有溶液⑤的小烧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向大烧杯内加入足量的NaOH 固体,小烧杯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Z5-5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
1、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
B.70 ℃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70 ℃时,B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A、C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2.下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只有在t1℃时,M和N的溶解度才相等
C.把N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
D.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4.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D.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5.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下图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

升温到80 ℃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上图中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填“a”、“b”或“c”,下同),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温度________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将t
℃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8、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3)t2℃时,A的溶解度为25 g,在t2℃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
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4)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9.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

他们取出该溶液51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