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提问 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第35期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它的精妙对于教学完美打造是功不可没的,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学习的。

因为它是诸多因素的交织体,会引发课堂教学的改革,其中课堂提问就是一个最有效的窗口,也是一个最得力的切入点。

故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提问上多下些功夫,以期让问题更符合教学的节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他们的心理期望值;也更有利于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建构认知,让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不断攀升,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增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是学生较难以学习好的一门功课。

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依托学生生活实际来构建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体味到物理学习像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建立在生活之上,不是洪水猛兽,使得他们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

如此下去,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助力他们思考的开展,让学生在生活味浓郁的情境中快乐探究,快乐学习物理。

如,在“探究水的沸腾”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可以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看屏幕上的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发生的现象。

于是,学生会在直观的形象中联想到生活中烧开水的场景,发现当水烧开后继续烧下去,就会在水壶嘴的上方冒出持续的白烟。

此时,教师就得趁机提出问题:这个白烟和烟筒中冒出的白烟是一样的吗?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

这样学生就会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形成经验分享出来。

有学生提出:当然不是一样,烟筒中冒出的烟是灰尘的一种,而水壶嘴中冒出的白烟是水烧开后生成的水汽,水汽在天冷的时候就会出现的。

面对着学生的思考,和生活化的经验解读,教师还得进行追问:那为什么水烧开了会出现这种现象?而平时的水壶中的水就没有这种现象呢?再次,引导学生争论,探究其中规律。

学生就围绕白烟现象展开实验与讨论,最终形成实验报告,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沸腾是水的汽化一种形式,当水达到沸点以后,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就会形成所谓的白烟现象。

可见,关注提问的生活化思考,一定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促进他们对新的学习的关注,也有大他们把更多的学习经历投放到课堂问题的探究之中,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更具主动性,也更显得活力满满。

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生活化问题提出的度,切不可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让问题丢弃了物理学科的本质,那样的教学提问就是缘木求鱼了。

二、关注趣味性,促进学习思考深入
物理在生活中是比比皆是的,但是物理知识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或领悟的。

因为物理知识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也是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很多时候也是极其抽象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这些方面的不利因素,积极地探寻把握物理教学趣味化的方法与路径,同时结合情境以及学习的发展需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如此情景下进行问题探究。

这样的活动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考积极性的提升,让他们物理学习具有浓厚理想因素。

如,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得围绕学生较为熟悉的深厚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现象。

视频中呈现的是小华同学坐在飞速行驶的高铁上,拿着手机拍摄着窗外的景象,只见树木、大楼,还有河流、田野都在向后飞奔而去。

当他把手机对准车厢中的乘客时,发现镜头里都是静静的、固定不动的人。

于是,他很纳闷,这是为什么?与此同时,教师也巧妙利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相应的学习思考。

其次,引导学习讨论,探究上述视频中的现象。

经过
关注课堂提问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黄碧秀
(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福建漳浦363200)
【摘要】在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提问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努力让每一个提问都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于此,教师就得重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提增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需要高度关注课堂提问的理性与趣味性的整合,使得问题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充满情趣,促进学生学习思考的深入。

同时,更要关注课堂提问的启发性,以此助力学习研究的深入,让提问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理解深入、学习创新生成的催化剂,成为他们学业成绩不断提升的力量之源。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学业水平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106-02
教改·教研
106
··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35期
相应的谈论与质疑互动,学生终于明白,在车厢中小明与每一个乘客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是静止的;而窗外的物体本身也是静止不动,但是高铁车是运动的,快速行驶的,这样在车厢中的小明就会形成树木等物体在向后移动的现象。

经过系列的探究,以及相应的实验活动,学生终于明白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所在。

由此能够看出,有效的教学组织是需要趣味性来构建,更需要趣味性提问来做脊梁的,这样才能建起学生有效实验、深入实验、深刻思考物理学习的大厦,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建构更具思维的理性,也更加牢不可破。

三、关注启发性,助力学习研究深入
问题不是只有启发思维的功能,改善课堂状态的作用,它还有刺激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学习深入思考的作用。

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精于问题设计,而且还得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来刺激学生积极向上的挑战神经,诱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力,让他们切实成为一个知识形成探究者,从而让课堂教学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得用趣味性的导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探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之初,教师就播放一则《加菲猫》小视频,花园中的加菲猫遇见王子,以为是自己的影子,很高兴地做着很多奇奇怪怪的动作……可是,它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了。

此时教师顺势切入,这个加菲猫怎么了?其次,引导学生解读现象,回应问题。

他们会在同伴的思维碰撞中初步建立“像”表象。

紧接着,组织开展活动,设计系列问题。

比如,观察桌面的镜子,看看它的表面是怎样的?从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面对着司空见惯的镜子,刚开始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但是伴随着同伴的互动,以及学习思考的跟进,他们会提出:加菲猫为什么会以为王子是镜子中的自己?那么镜子中的成像与什么有关系?有着怎样的成像规律?学生的疑问,也正是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的内容。

这些问题也会诱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学习之中,让他们的探究活力得到最好的释放。

由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提问务必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开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他们学习研究的跟进,使得学习思考变得更理性,也更具活力。

故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得紧紧抓实问题启发性的思考,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课堂问题,来构建有活力的探究教学,促进智慧物理学习的缔造,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思维支持。

四、关注探究性,促进学习建构有效
创新是学生保持强劲学习动力的核心元素,是他们走向未来的奠基之石。

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就是诱发学习创新,促进有效学习建构的重要举措。

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得围绕创新问题设计来思考教学,打造有活力的探究性物理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生,让学习创新成为学习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也让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旋律。

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尝试实验,让他们用实验小车在不同的材料
(毛巾、表面粗糙的木板、表面较为光滑的木板)上进行滑行实验。

当学生把小车放在同样的高度上来进行实验时,相应的物理现象也就出现。

有的几乎不动,像在毛巾上的小车;有的稍微动一下,像在粗糙木板的小车;还有滑行比较远的,像在光滑的木板、不锈钢板上的小车。

此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实验体会。

于是,学习疑问也就显露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的规律是什么?”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物理学上最经典的两种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学习。

课件显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而伽利略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面对课件上两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交锋,也就诱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个性化思考活力的迸发。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解读。

于是学生就会在思维碰撞中提出个人的思考,并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形成一些共识——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是静止的,永远都是静止的;是运动的一定保持着原先的运动状态的。

这样的智慧交互,也就让他们的研究越来越接近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常规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因为教学所面临的对象是变化的,教学支持技术也是变化发展的,宏观层面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也是在不断变革的。

笔者以为,关注课堂提问,就是在践行新课改思想,落实新课标精神,更是打造理想教学的灵魂所在。

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盯紧课堂提问的策划,善于用先进的经验、方法、思想来武装自己,让课堂提问真正有助于理想教学的建构,有利于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喜爱与投入,从而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国飞.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8.
[2]朱小青.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物理教师,2015(1):3.
[3]徐圣祥.如何有效课堂提问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2021(23):32-33.
[4]雷霞.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教改·教研
10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