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中国史学的起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字与历法的史学意义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语言的 载体,有了文字的历史才是真正的 历史;历法是有着均匀刻度的记时 系统,以年月日为单位,有了历法 的历史才是确切的历史。
• 文字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递知识、交流思想。南朝梁代的 庾肩吾《书品》:“开篇玩古,则 千载共明;削简传今,则万里对 面。” • 1、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及兽 骨上的文字。 • “上古结绳而记事,后世易之以书 契。” (《易· 系辞下》)
五、史学的萌芽——以《尚书》为考察对象
• 《尚书》比卜辞和金文的记载,有着更鲜 明的官文书性质。《尚书》可以看作是早 期的史学形态 。
• 1、《尚书》简介
• 名称: • 时限:《尚书》所涉及的记事年代从唐尧 虞舜到春秋时期,长达1300多年。 • 文体:典、谟、训、诰、誓、命。
• 2、《尚书》简史
• 3、先秦史官的职能: • 通过对三代史官的大量研究,我们得 知三代史官至少有五种职能: • 一是起草公文; • 二是宣读文件; • 三是记录时事; • 四是保管文书; • 五是在宗教活动中担任一些职务。
四、早期的历史意识及其史学意义
• 在远古的传说中,就有了历史意识,图腾 崇拜、祖先崇拜就是先民的历史意识。在 卜辞金文中,有对时事的记载和对历史的 追溯。卜辞中有关记载祭祀祖先的记载, 包含有追寻历史的意识;金文中“子子孙 孙永宝用”的观念是历史意识,在《大盂 鼎》铭文中甚至总结了殷因酒亡国的历史 教训。这早期的历史意识对后世的历史观 念及历史思想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大盂鼎 铭.doc
• 2、先秦史官的概况:
• 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夏商周三代 均有史官。《吕氏春秋· 先识》: “夏桀荒 淫,太史令终古谏不听,奔商”;甲骨文 中有多处“史”字,另外还有“尹”、 “作册”等等,据考证都是当时的史官; 周代史官分工很细,有大史、小史、内史、 外史、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亦有史官。后 世还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
• 3、历法:中国在很早的时候起,先
民就注重观象制历,据说在夏代就有 了历法,称“夏小正”,今在《大戴 礼记》中有保存,孔子也说过“行夏 之时”。
三、史官的设臵及其史学意义
• 1、“史”字形义:
•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史者,记事者 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 吴大澂、王国维、徐复观等对“史”字都 有探究。
• 2、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比甲骨文更成熟。卜辞记事记时还不 太清楚,未成规范,金文则记年月日 的多了,一般在100字上下,甚至长达 500字,反映了文字记载的由简到繁。 金文的内容大多是祭祀祖先、追叙祖 先业绩的记载,更接近与成熟的历史, 与后世《尚书》的许多篇章相似。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 家村五位农民发现西周窖藏青 铜器27件,全部刻有铭文,共 3 000余字,震动学术界,为 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材料。
• • • • • • • 《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伪古文尚书》 《尚书古文疏证》 3、《尚书》对史学的推进 (1)记言记事顾及首尾,前后基本一致。 (2)记载内容逐渐向王朝之大事要言归 整 。 • (3)是在较为明确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 的支配下记载的。
• 《尚书· 酒诰》中写武王告诫康叔,要接受 殷纣王饮酒亡国的教训,并引用了古人的 话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 《尚书· 召诰》反复讲到夏商兴亡的历史, 指出:“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 于有殷”; • 《诗经· 大雅· 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 世。” • 说明有了明确的历史鉴戒意识。
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史学
第一讲 中国史学的起源
• 一、远古传说的史学意义
• 史学起源一般以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四大要素同时具备为标准,这样, 我们就可以将中国史学的起源追溯到 远古的传说。
• 1、远古传说主要有两类:
• 一类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斗争在生产上 取得胜利的;一类是氏族的由来及氏 族部落间战争的。
结绳记事
仓颉造字。 •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 自 文字至文章》中说:“要之文 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 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 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 圣,亦凭臆之说也。”
• 甲骨卜辞虽然主要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卜的记录, 但具备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四大要素 。 • 与甲骨卜辞并行的应该还有竹简木 简上写字的书籍。“惟殷先人,有 册有典的”(《尚书· 多士》)
• 附:清华简
• 2008年清华大学的校友从美国文物市场上 买到一批竹简,送给了清华大学,于是清 华大学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出土 文献研究中心,来整理研究这一批简,据 李学勤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的介绍,“这一次挖出来的是一部《尚 书》……”
【课后思考】
• 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 • 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 能。 • 3、结合本讲内容分析中国史学的起源。
• 2、远古传说的两大特点:
• 一是与生产与生活密切相连;二是远 古的英雄都披上了神的外衣。
•
• 3、远古传说的史学意义:
• 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 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 • 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 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 重要资料。 • 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 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 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