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抗结剂谣言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盐抗结剂谣言再起
作者:暂无
来源:《民生周刊》 2018年第17期
近日,《中国卖盐的是畜生》一文在网上广为传播,文章以某教授的名义,指出食盐里面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对人体肝脏肾脏造成伤害。
文章的传播引起一些人的恐慌,毕竟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
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
钾是否安全?
就此,《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卫计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机构及专家。
安全,多国在用
“亚铁氰化钾是一种常见的抗结剂,添加到食盐中是经过安全性评估的,很多国家都在用,没有问题。
”对于亚铁氰化钾的安全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李宁表示。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 B2760-2014)的规定,亚铁氰化钾在食盐中的最大添加量是0. 0 1克/千克。
“只要在这个限值内使用都是安全的。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室副研究员王华丽表示,目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没有收到过相关风险报告。
《民生周刊》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到,临床方面未发现因亚铁氰化钾中毒的聚集病历。
“ 亚铁氰化钾是食品添加剂,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标准量值源于毒理学实验,严格按照标准添加应该是安全的。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人员表示。
其实,亚铁氰化钾在国外也主要用作抗结剂,防止食盐结块。
欧盟可以用亚铁氰化钾/钠/钙,限量为20毫克/每公斤。
美国可以用亚铁氰化钠,限量和
中国差不多。
日本可用亚铁氰化钾/钠/钙,限量值是中国的两倍。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允许使用,批准的是亚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钠。
是否使用亚铁氰化钾和产品性质有关,比如大颗粒的海盐可以不用添加。
进口食盐、出口
食盐均有添加亚铁氰化钾的,“外国人不用”纯属捏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亚铁氰化钾的终生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
0.025毫克。
也就是说,对于60公斤重的人,每天摄入1.5毫克亚铁氰化钾完全没问题。
那么,食盐遇高温会使亚铁氰化钾分解成氰化钾吗?
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氰化钾确实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它和
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完全不同。
亚铁氰化钾稳定性很高,只有在高于400℃才可能分解产生氰
化钾。
“ 平时我们做饭,到2 0 0 ℃的时候,菜可能就要烧焦了。
即使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在
高温状态下真的分解出了氰化钾,要达到让一个成年人中毒的剂量,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几十公
斤的盐才行。
” 钟凯说。
消费者可自主选择
对于用不用使用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消费者其实可以自主选择。
王华丽表示,按照相关规定,食盐生产商要进行标识,表明添加了哪种添加剂。
消费者识别也很容易,看配料表即可。
食盐加入亚铁氰化钾是为了防止食盐结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有的食盐容易吸潮、结块,如果不加抗结剂,使用起来不方便,有的盐甚至很难砸碎,可能需要事先碾碎。
据钟凯介绍,食盐的抗结剂不止亚铁氰化钾一种,还可以添加柠檬酸铁铵、碳酸镁、二氧
化硅、硅铝酸钠等。
目前,市场上的食盐有一些已经改用这些抗结剂,也有一些食盐直接去掉
了抗结剂。
而选择亚铁氰化钾或亚铁氰化钠作为抗结剂,是因其效果好,价格也便宜。
事实上,在市场上除了井矿盐等容易结块的盐添加了亚铁氰化钾,多数盐品都未添加亚铁
氰化钾作为抗结剂,如湖盐、冰晶盐等,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很大。
记者从中国盐业协会了解到,根据《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供给侧改革要求,以
及有关支持跨区域批发销售食盐的文件,消费者在本地食盐零售商没有买到需要的食盐产品,
可以通过食盐电商平台购买,也可以要求经常购买食盐的零售商直接从生产需要食盐品种的食
盐定点生产企业进货。
警惕谣言背后的概念炒作范志红表示,其实类似的谣言已经出现过多次,反复传播是此类
谣言的特性。
据记者了解,去年6月就出现过《食盐里面添加亚铁氰化钾!这是要灭种的节奏吗?》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
范志红认为,谣言背后可能涉及商业操作,是概念炒作,消费者要小心“被营销”。
比如,宣传普通盐、国产盐不能吃,要吃高端盐、进口盐。
加了抗结剂的盐不能吃,那么不加抗结剂
的盐就可能要涨价。
范志红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不要轻信谣言。
普通的加了抗结剂的盐,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不会有问题。
事实上,相关政府部门、中国盐业协会及一些媒体都曾针对亚铁氰化钾的谣言进行辟谣,
但谣言却在一段时间后再次传播。
谣言散布者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心理,一再吸引眼球,谣言成了食品领域的顽疾。
8月27日,在媒体及腾讯《全民较真》的辟谣下,《中国卖盐的是畜生》这篇文章在微信
平台上被第三方评估为不实信息,无法阅读。
但《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在这之前,这篇文章已经有1 0万以上阅读量,这意味着,
很多人已经被谣言祸及。
编辑:赵慧美编:陈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