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事件最终结论如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清时事件最终结论如何
朱清时,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深圳南方科大第一任校长,国内第一所民办高校的创始人之一。

作为量子物理的研究者、中科院的院士,朱清时在退休后开始投入“量子佛学”的论证和推广工作中。

他不断地和佛学人士接触,最终形成了他的理论体系。

朱清时院士认为:意识是一种量子物理现象,意识不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也可能存在于宇宙之中。

由此可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自然科学与佛学最终将殊途同归。

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他还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现代物理学步入禅境》,文中他举了一个例子:要得到一颗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

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颗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

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

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颗苹果树,结出苹果来。

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

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文中他还提到:缘是许多的配合条件。

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缘。

因此即使是同样
的种子,结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

比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

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

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作为科学界的权威,他的“量子佛学”在民间影响很大,很多民众都是他的拥趸。

他用量子力学的理论试图去证明佛学的正确性,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正是在他的这些观点引导之下,有些社
会人士选择了皈依佛门,曾有一名清华毕业的学生就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前往北京龙泉寺出家。

除此以外,很多信徒对他也是极度的崇拜和景仰,认为他才是真正懂得科学和佛学的跨界大咖,高僧大德。

然而,也有许多人质疑:科学归科学,凯撒归凯撒,用宗教研究科学合适吗?以后会不会有“量子道学”、“量子儒学”?
科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科学往前进一步,宗教往后退一步,科学再进一步,神学又往后退一步。

”事实上在科学界,反对朱清时的科学家也有不少,比如有“量子之父”之称的潘建伟,就对朱清时拿量子力学证明佛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表示不认可朱清时“科学的尽头是佛学”这样的话。

更有许
多科学界人士认为:朱清时这是用自己的身份为“伪科学”站台、为封建迷信粉饰。

与之相反的是,许多信徒则对于他的“量子佛学”推崇备至,认为他触碰到了科学无法解释的许多空白,比如平行宇宙、比如意识改变物质、比如因果轮回,这些空白是否可以用他的理论去解释、去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