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修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修炼培养高尚品质与道德智慧,以求取德性人格之充实完美的实践活动。

道德修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做人、成人,还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乃至不朽。

道德修养对社会也有重要意义,体现为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社会目的的实现。

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

现代理想道德人格应能体现和发挥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活力,并能在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适合形成这种理想道德人格的道德修养方法大致有外求博学、内省改过、自问反思、情绪调适、躬行践履和砥砺磨炼六种。

标签:道德修养;道德人格;道德实践
个人道德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道德评价、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

如果说道德评价是以言说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道德选择是以行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那么,道德修养则是一种既包括言说即道德评价,又包括行动即道德选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这是因为在道德修养中,个人是需要经常运用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来推进自己的道德修养的。

不仅如此,从实质性上说,道德修养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以完善人自身为目的的道德实践活动,而不是以外在善为目的的道德实践活动。

因此,道德修养属于伦理学的重大论题。

然而,国内伦理学界对道德修养做原理研究的甚少,绝大多数只是对先哲的道德修养思想进行解读。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道德修养做一本体性论述。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道德修养是修养的一种。

修养最初就是“修身”和“养性”的合称,后来则指个人自我修炼培养某种素质的活动。

这种活动因所修炼培养的素质有所不同而被分为政治修养、科学修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等不同种类。

依此而论,所谓道德修养,就是个人自觉修炼培养高尚品质、道德智慧,以求取德性人格之充实完美的实践活动。

这个活动,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其内在道德品质的过程。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关道德修养的思考及论述源远流长。

春秋时期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在道德修养上强调修仁德,他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有德性,关键在自己,《论语》里就有“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所担忧的是人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①。

孔子还指出,要想成为有道德的人,不仅应当“修己以敬”,而且应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②墨子虽与孔子的许多观点相左,但其《修身》《习染》等长篇也大谈道德修养。

战国时期孔学的继承人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同样强调“修身”“养气”“反省内求”,他认为人的善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③,并明确提出了“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④的道德修养目的。

荀子尽管反对孟子的性善说,但并不反对道德修养,他的《劝学》《修身》等篇,就是论述道德修养问题的,他还提出了一些用于道德修养的“治气养心之术”。

秦汉之际成书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