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园林景观工程造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控制园林景观工程造价
第一篇:如何控制园林景观工程造价
如何控制园林景观工程造价
在园林景观工程领域,目前存在严重的造价“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

本文针对工程建设的各阶段,论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几个方面。

一、工程造价失控因素分析
1.招标投标是实行工程项目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它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打破行业、地区切割和垄断,提高有序竞争,从而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但同时存在着,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不合理的竞争,少数手握实权的人士,将工程建设项目以不公正、不正当的手段进行交易,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是工程造价超额的隐患。

2.少数建设单位为了本地区、部门的利益,力求向国家财政多要钱,虚报征地数量及增加赔偿金额,任意改变设计方案,超额预算。

承建方客观存在的问题:钻空子,在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方法,调换材料品牌、提高单价,要求设计单位按照其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变更,提高设计标准,不顾如何控制工程造价,一味寻求他们的小利益,在施工中间随意修改原设计,增加、扩大工程项目,从而使工程造价一高再高。

3.在正常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问题。

施工阶段工期长、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多,不可预见因素多,在较长的施工期内,外界情况和市场的瞬息变化,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

4.工程计量与实际不符,工程计量是在工程项目完成后,工程数量经施工、监理的实际测量复核,由监理签证计量报送项目部批准,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工程量计量和记录。

而往往在实际施工中,工程的项目部代表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但是,有少数项目部的一些人员违反了原则,侵害了国家的利益,使国家的经济蒙受损失,工程造价严重超额,使工程造价失去控制,使一项工程建设活
动失去了真实的反映和记载。

5.管理机构众多使得在工程造价的确定与设计、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等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各单位对工程造价的高低反映也不一样,对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二、怎样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通过合理的招投标体系,合理安排项目计划,控制工程造价比较有利。

加强监管公平竞争的招投标体系,通过公平竞争后,使承建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

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而对一些不利的招投标因素实行限制,真正地体现在经济市场实行公平竞争,把真正有技术力量、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质比较好并且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施工单位招标进来,是控制好园林景观工程的一个良好基础。

工程实行招投标后,中标单位在施工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单价、控制变更,承担项目风险。

2.完善造价管理措施。

力求准确进行造价管理是一门新生事物,同时也是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在实施工程造价管理中,
还在进一步的探索新的方法和政策,对于当前在造价管理方面的缺陷,必须进行修补完善,在实施中,总结一套具有科学性的造价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政策,把工程造价管理推向一个先进水平,适合于国情的发展趋向。

①现阶段人工单价的确定。

以各省市自治区的调整为依据。

现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正处于改革过渡阶段,各种改制及管理体制尚未同步进行配套,对于“人工单价”的确定,统得过死不行,一下推向市场也不行,所以必需采取“积极稳妥”的过渡方法较为合适。

人工单价是计算人工费的重要依据,人工费是工程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工单价的确立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②信息指导价的确定。

如何确定工程苗木单价。

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工程苗木费用是当家材料,在整个预算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苗木的名称、品种、规格、数量是依据施工设计图确定的,与其名称、品种、规格相对应的苗木指导价取定。

随着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园艺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国内外园林植物的引进,以及当地杂交新品种
的产生,造成了绿化种植过程中新品种的不断增加,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作为工程苗木市场价格资料收集单位而言,尚不能及时发布,这需要一个系统的整合和收集,并及时调整适合市场需要的信息发布。

3.施工组织设计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其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

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的分析、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还有经济分析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其中,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确定更为重要,如:施工机械的选择、水平运输方法的选择、土方的施工方法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等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预算价格的变化。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政府主管部门已有了一系列文件规定,相应制定了有利于规范园林建设的文件和指令,建设有关各方应积极促进公益事业的正常发展,不断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施工工艺,节约国家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使工程造价处于合理控制之中。

第二篇: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
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
【摘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在房地产建设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园林景观,特别是绿化部分,如果说设计规划的比较合理,会把整个小区品质提高很多,且树木做为软性景观,随着时间推移,一般会越来越茂盛,给庭院及整个小区带来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感觉。

庭院及整个小区的水景、亭台楼阁与园路、假山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

做为一个房地产企业,外部环境的良好给销售带来更大的动力。

所以现在的高端别墅群体,园林景观工程所占整个造价比例往往高于建筑安装工程。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造价;要点;分析
1 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概述
(1)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因为目前园林景观工程占整个工程造价比重逐渐增大因此很有必要对其造价加强控制,要明确控制目标便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

(2)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多变性。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园林景
观工程因基本不受质量安全约束,而且主要考核指标为观感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基本上没有不变更调整的,造价的控制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较多,很有可能失控。

(3)达到控制目的的方法主要还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2 分阶段控制的要点
(1)投资估算阶段:投资估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一般采用指标控制方法,园林景观工程的面积来估算造价。

估算指标应合理,如果有相同或相似的工程可以参考的话尽量参考,如果没有就应根据整体投资规划来进行分解。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一般来说设计任务委托书应要求设计公司限额设计,并要求设计公司提供设计概算,如果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出现重大偏差,不能一概否认设计方案,应合理分析,采用功费比的方式来对设计进行优化调整。

(3)招标投标阶段:涉及到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清标及开标,授于合同等。

造价控制工作主要是对招标文件的工作范围及与其它专业工作交界面一定要划分清楚,避免以后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互相扯皮推逶的现象。

清标工作必不可少,对报价的分析要客观公正,特别是清单报价中不平衡的现象,还得通过澄清,质疑的工作,避免投标人对设计方案等出现重大误解。

(4)工程施工阶段:控制好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对于设计变更前已完成的工作须拆除的,必须与现场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施工方等四方现场计量及签证。

对于工期及质量问题影响造价方面的,也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客观公正的进行判定。

(5)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依据合同及相关规范及时进行结算,要对现场进行查看,点数计量。

因为园林景观工程不比建筑安装工程,有些设计上的施工内容,现场不管有意无意,都是有可能遗漏,而不会影响到质量安全,因此必须到现场复核。

3 成本归集及分析
(1)与投资估算的对比分析,园林景观工程实施完成,结算定案
后应及时更新成本,并与原投资估算进行对比,分析超出或节约成本的原因。

(2)总结及项目后评估报告,针对对比分析的结果出总结或评估报告,对原因更深一步的探究,归类为建设规划原因、设计原因、现场管理原因、成本预算原因等。

判断沉没成本,总结先进经验。

(3)出各种指标,为后续工作作出指导意见。

对已实施完成且分析完成任务的园林景观工程更新指标,为后期工程投资估算做准备。

4 与各部门在控制阶段的沟通协作,分工与责任
(1)造价控制部门与设计部门:对设计提出限额要求,采用功费对比方式提出设计的优化要求。

严格审核设计变更。

(2)造价控制部门与工程部门:参与或抽查对现场材料及苗木规格树径的检验,参与隐蔽工程验收,参与整体工程竣工验收。

5 总结
(1)图纸会审制度:图纸在发放编标前必须进行会审,确定工作范围及工作交界面的划分,特别是不同设计公司的专业交叉设计及范围划分要注意,以免造成后期造价的失控。

(2)设计交底制度,设计公司与施工及业主及时沟通,将设计意图准确传达,避免造成各方理解偏差,影响造价。

(3)交叉施工中注意的问题:与市政工程、建筑工程交叉施工应由监理及总包、建设单位加强沟通协调,相互影响的工序应分别设立节点目标,对于相互破坏对方产品引起的造价方面索赔要避免,最好在合同方面签订关于互相损害方面的责任归属。

6 具体案例
(1)某工程在结算时发生因招标清单名称不清引起的纠纷:施工单位提出,其中有个清单按玻璃幕墙立项,计算单位为平方米,实际为一个玻璃叠加的园林小品一个构筑物,特征为具体照某版图纸。

投标时施工单位按幕墙及平方单位来考虑,比实际施工成本低40余万元,要求甲方调整造价并补偿此部分费用。

建设方认为,虽说清单立项有偏差,但清单特征按节点图纸,图纸未发生变更,因此此部分属于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失误,应不予以考虑调整造价。

经双方协调未果申请
造价仲裁。

经造价工程师分析:1)该园林景观工程为招标投标项目,清单由建设单位提供,清单立项明显偏颇,且该按立方米计量的却按外面一圈平方米计量,造成投标单位报价偏差,主要责任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清标、质标应由建设单位来组织实施,明显低于成本价格的居然没有发现,也是建设单位的一个失误。

3)且经调查,所以投标单位的此部分价格都是按幕墙来组价的,因此所造成的后果是普遍的。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判定此部分增加的造价由建设单位承担。

教育意义: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工程量清单立项要严谨,计量单位要严格。

清标工作要严肃、严密。

(2)某小区景观绿化工程,工程结束后进入工程结算审计,造价工程师对绿化色带部分现场查勘发现,苗木种的比较稀疏,对此表示疑问,施工单位解释,小苗长大后就感觉不到了,且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标注的密度进行种植。

经现场反复丈量和测算,发现问题主要在进行大范围种植时公共边应存在一定的折减系数,施工单位在报价时未考虑此部分折减数,因此造成小苗单位造价较高。

经造价工程师计算分析,施工单位同意按实际量来调整单价。

教育意义: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结算时应该到现场实际丈量,特别是一些种植密度,应该按最终单位种植数来调整。

(3)清单描述不清引起的索赔:某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在乔木的清单特征描述为d=15。

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认为d代表地径,因此现场所进的乔木都是是按地径规格来进货,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认为乔木主要指标为胸径,图纸中也明确为胸径清单中d=15表示胸径为15CM的乔木,现场所进苗木均不合格,偏小2~3CM,要求更换。

经现场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设计师讨论后判定:施工单位施工就按图纸进行施工而不是按清单进行施工所以现场所进苗应退场,所发生的费用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

清单描述与图纸不一致应由建设单位补偿苗木树径规格的差异部分价格。

教育意义:乔木各种数字符号代表意思不同,台如D为土球直径,d为地径,Φ为胸径,P为蓬径等,最好用汉字来表述,避免结算和实际施工时引起争议。

(4)现场太湖石计量引起的争议:某高档别墅小区,设计师为了提升品质,在别墅主要区域设计了大量的太湖石假山。

太湖石假山的绘制设计采用手绘方式来进行,只是一个最终一个效果的设计。

编制清单时根据效果图及经验数值确定了一个工程量。

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进了大批量的太湖石把假山堆砌得高高大大。

设计师现场察看,发现影响整体景观效果,也与本身效果图纸有差异,要求消减。

最终结算时,施工单位单此部分造价申报了近1000万元。

建设单位现场查勘并对其资料进行审核发现,施工单位按原先施工好的照片进行计量所以价格大大高出原价,引起争议。

经调解达不成一致意见进行造价鉴定。

经造价工程师分析认定:1)关于假山吨数,根据现有的计价规范明确做为预算时可以按照图示最大投影尺寸乘以高度及密度各扣减系数来计算,而结算时明确必须过磅单来计量结算,以进货数减去出货数来计量,这个在计价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因此工程量应由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过磅单来计量。

2)返工的工程量应不予以计量,虽然假山只有效果图纸,但是太湖石的本质是要求体现“皱、漏、瘦、透”的感观之美,施工单位不管是恶意的也好,还是无意为之的也好,都是是违反园林景观造景的基本原则,如果是有意为之则是想扩大工程量,结算多算点,动机本身就不纯,如果无意为之,本身体现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及景观造景的技术水平,所以责任在于施工单位。

最终的结算金额为300万元。

教育意义: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不仅需要熟悉各种清单计价规范,而且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景观设计有时不会很精准,需要现场丈量和与设计、施工沟通,明确设计意图,来判别造价的纠纷。

第三篇:如何进行园林工程造价控制
如何进行园林工程造价控制
关键词: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企业管理
摘要: 从把握材料价格关、掌握好竣工决算、实行招投标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等几方面入手,论述了如何进行园林工程造价控制。

正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完善,建筑在风景中、城市在园林中,两者融为一体,这样更需要加强园林管理。

在园林建设的同时,又离不开园林工程造价的管理。

关于造价控制的理论已经谈论了许多年,关键是若干年来有关管理的经历多数放在了建设工程上,不论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标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至于预算定额和工程造价等皆已形成一套基本上统一的制度和管理方法。

如何控制园林工程造价?
本人从事园林建设十几年来,从工程预结算的角度总结出几点看法:
一、把握好材料价格关在园林项目工程投资中,工程材料费一般占总投资的60%以上,因此工程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大小。

目前工程材料价格已基本形成市场调节的格局,因此必须按市场变化规律,对材料价格实行动态管理。

疏通材料信息渠道,向主要材料生产基地、材料市场聘请信息员,由材料管理员收集资料及时参阅新闻媒介,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近期材料价格等,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

推广材料报价制度,由施工单位(施工队)将工程各个时期的主要材料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管理单位进行通报。

由双方共同制定材料进货计划,有利于加强相互监督,增强核标意识,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交易。

园林土建工程常使用大量新型材料,如:卡布隆、白色拉膜、70沙、美国砂等可根据上述方法,掌握大量材料价格信息,选择最佳途径,有效控制材料价格。

二、掌握好竣工决算
1、建立施工报表
制竣工决算时,应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总额往往不等于施工图预算所确定的造价。

规范施工单位队伍,定期编制报表,对报表中设计变更、工程追加、修改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材料代换等进行分析,才能有效的防止工程造价不必要的扯皮现象。

2、科学准确地计算工程量
根据竣工图做到图纸尺寸看准,计算公式、单位要用准,计算手册要造准,材料类型要套准。

因园林材料超越定额子目非常多如: 70沙替换石米,美国沙替换石米,从普通卵石到雨花石,各式各样的造型地面等。


严格执行国家园林工程造价的有关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的同时,换算好定额,控制好造价。

三、实行招标投标制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力保证
工程招标投标可以有效地控制设计、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坚持和完善园林施工招标投标制度
首先建设单位应对各投标单位一视同仁,而投标单位应以资质的能力、良好的信誉、优良的质量、先进的施工方案、高的管理水平、适当的工期、合理的报价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由于园林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配套,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使园林施工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漏洞。

(1)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2)对于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以低报价,甚至把报价降到成本以下来达到中标为目的的,需取消其投标资格。

施工企业面对低价甚亏本的中标,为了生存偷工减料、走“歪路”等,扰乱了市场,脱离了招标投标的目的。

(3)设制标底。

因标底的作用①建设单位明确自己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财务义务;②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投资规模的依据;③作为衡量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的准绳,也是评标的主要尺度之一。

(4)施工企业需编制本企业的定额以达到控制成本的利益。

施工图预算是成本计划和控制的基础资料,企业的施工定额是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预算及成本计划的依据,又是衡量人工、材料、机械消耗的标准。

实行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对比所带来的节约来估算计划成本额的高低,这样便于投标报价和内部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定额的编制方式,现阶段可指导企业在国家基础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的生产力情况进行调整。

(5)完善法制环境,规范业主行为。

近来,园林市场上出现“僧多粥少”是典型的“买方市场”,发包方不给预付款、工程施工中不给进度款、竣工后不给结算款等,拖欠款的不合理现象。

完善法制环境,实行严格的履约担保制,既要使违约的承包商受到及时的处罚,又要使任意拖欠工程款的发包方得到处罚。

2、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
我们不尽把目光盯在施工阶段的价格管理上,更应注意工程前期的
方案确定和设计阶段的优化组合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生成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和设计质量的高低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的影响。

根据设计编制概预算确定园林工程造价,并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价,分析此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当前的设计管理工作仍比较薄弱,投资超不超与设计不挂钩,使不合理的设计日益突出。

因园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又正在演化、发展中的复合性的学科,所包含的项目有:水景、绿化、假山、亭台、楼阁、园林给排水、园林供电照明等工程,设计出现“错”、“漏”、“补”、“丢三落四”的现象常有发生,给施工带来很多障碍和困难,造成大量设计变更等,这样造成了资金的浪费,提高了工程造价,为此,必须对工程设计进行改革。

(1)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工程设计招标投标。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在积极推选限额设计,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同时,开展设计招标,实行按中标价设计的新机制,把工程设计推向市场,以便通过多方案的技术比较,经济效益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从而增强对投资的有效控制。

(2)改变设计费用只反映设计的难易度而不考虑工程造价合理的作法。

实行在现有收费办法的基础上,加入节约投资按比例提成新机制,这样就可以把设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工程造价有机的结合一起,从根本上扭转设计人员不注重投资、技术经济相脱节的问题。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工程经济人员从专业素质和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要以适应实际工作要求出发,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是工程造价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应根据工程经济特点,建立健全必要的教育标准,加强持证人员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年审制度,在培训和考核中突出实际的技能训练,提高整体素质,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加强项目管理把好工程造价关项目管理的终目标是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的工程,加强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

项目经理从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现场施工管理、工程验收签证到竣工结算是一条龙责任管理,从而提高施工队素质,把好工程造价关,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